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古人牙掉怎麼辦?且看古人如何清潔口腔衛生

古人牙掉怎麼辦?且看古人如何清潔口腔衛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也是很注重口腔衛生的。咱們的祖先老早就用右手中指當牙刷用了。再後來,印度人發明的“楊枝牙刷”由僧人傳入中國,又名“木齒”。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將楊枝一頭咬軟,蘸了藥物刷牙,便可以令牙齒光潔。更簡單的方法是用“嚼”的,跟長頸鹿似的嚼嫩樹枝,也可達到類似效果。現代人哪天“野外生存”時,忘記帶牙刷,不妨迴歸一下古法。

古人牙掉怎麼辦?且看古人如何清潔口腔衛生

資料圖

說到牙齒,那古人要是牙掉了怎麼辦?有假牙嗎?這還真有。早在漢代,張仲景就發明了汞合金填充齲洞法。宋朝還出現了鑲假牙的專業醫生。古代的假牙材質很多,除了象牙、牛骨,還有堅硬的檀香。假牙除了能解決實際的用牙問題,還有裝飾和賣弄的功用。“牙橋”,就是用軟金鐵線綁住牙齒,再綁入口內,沒有咀嚼功能,純裝飾使用。

古人的鬧鐘應該都是靠公雞,這是我們今人普遍的看法。那麼,如果那隻當鬧鐘的公雞被宰了,怎麼辦?古人當然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除了漏壺和日晷外,古人還發明瞭香鍾。就是以特製的模子製成盤香,盤香粗細均勻,燃燒時間才能準確。再從燃燒後剩餘的盤香上的刻度來推測時間。後來,古人對香鍾進行了改良,在香火燒到固定刻度時,上面掛的重物就會落下,撞擊盤香下的金屬器皿,達到鬧鐘的效果。

古代無論男女都留長髮,而且是越長越好,這若是不注意個人衛生,後果不堪設想。好在,古人比我們想象中講衛生多了。早在先秦時期,古人便“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到了漢代,還出現了“休沐”,就是說官員們上了5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來洗澡。更有人因爲喜歡洗澡而著書立說,這就是南朝的梁簡文帝蕭綱和他的《沐浴經》。古人洗頭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潔劑“無患子”來洗頭。

古人牙掉怎麼辦?且看古人如何清潔口腔衛生 第2張

資料圖

古代人如何刷牙我國最早的“牙刷”是楊柳枝,古醫書《外臺祕要》說,將楊柳枝咬軟,蘸藥物擦牙,可以使牙香而好看。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來源。沒有牙膏的時代,大家不僅能找到潔齒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來潔齒,看來比“刷”更爲方便,實用。那麼,咀嚼嫩樹枝用以潔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認爲確有良效。李時珍也說,用嫩柳枝“削爲牙枝,滌齒甚妙”。

我國最早的“牙刷”是楊柳枝,古醫書《外臺祕要》說,將楊柳枝咬軟,蘸藥物擦牙,可以使牙香而好看。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來源。沒有牙膏的時代,大家不僅能找到潔齒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來潔齒,看來比“刷”更爲方便,實用。那麼,咀嚼嫩樹枝用以潔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認爲確有良效。李時珍也說,用嫩柳枝“削爲牙枝,滌齒甚妙”。

在先秦至兩漢時期,關於口腔、牙齒之清潔、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爲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爲齪,排列不正者稱爲齜,不平整者爲齲,均視之爲病態。爲了保持口腔衛生和預防牙齒疾病,除強調飯後漱口等外,此時已有剔除齒縫間食物殘渣的習慣。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其中有一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爲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小楊枝是龍的尾部,圓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證認爲此係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掃用具,此小楊枝也就是今之牙籤的雛形。

古人牙掉怎麼辦?且看古人如何清潔口腔衛生 第3張

資料圖

到了宋代,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牙刷已多了起來。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諸色雜貨”一節,在“挑擔賣……”之後所列的名目中,就有“刷牙子”一項。“鋪席”一節羅列臨安的著名店鋪,則有“凌家刷牙鋪”和“傅官人刷牙鋪”。宋代趙令疇的《侯鯖錄》中記載:蘇軾自創了一套濃茶固齒法:把普通的茶泡得濃濃的,在飯後用來漱口,既去了膩味,又不傷脾胃。殘留在齒縫裏的肉屑便會“不覺脫去”,不需要再剔牙,而“齒性便若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已。”這種護齒方法得到現代中醫的認可,認爲用茶漱口有其道理:因吃飯時要分泌大量帶酸性的唾液。茶中含咖啡鹼和茶鹼,帶鹼性,飯後用茶水漱口,使酸鹼中和,能令口腔清潔,殘留口中的酸鹼麻辣諸味一掃而光,味覺神經疲勞得以恢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