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獨孤信因爲長的好看疏忽之舉不被批評還稱讚

獨孤信因爲長的好看疏忽之舉不被批評還稱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獨孤信是西魏和北周的名將,在《周書》這本描述北周歷史的正史中,有專門爲獨孤信所寫的傳記,也就是《獨孤信傳》。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正史是如何描寫獨孤信的。  

獨孤信因爲長的好看疏忽之舉不被批評還稱讚

獨孤信是雲中人,他的本名是獨孤如願,少年時期就充滿豪爽有義氣。獨孤信長相俊美,尤善騎射。他因與賀拔度一起殺了衛可孤而被世人所知。

後來,獨孤信入朝爲官,孝武帝十分信任他。在孝武帝投奔宇文泰的時候,獨孤信拋妻棄子跟隨在孝武帝的身邊。

之後,獨孤信就在秦州上任。秦州之前的長官都十分昏庸,百姓們有冤情也無處申訴。在獨孤信就職後,各種積壓已久的事物才得以處理,百姓的冤情才得以申訴。除此之外,他積極宣揚禮教,發展生產,在短短的幾年間,秦州的百姓就變得富足起來,周邊生活貧困的百姓也紛紛到秦州來定居。太祖聽聞他的威信遠近有名,於是就賜名他爲信。

獨孤信也深得士民的看重,他的聲威可以震動鄰國。當初他在秦州時,曾因打獵而晚歸,騎馬進城時,因顛簸而使帽子微微傾斜。哪知,隔天一早,無論是官吏還是普通百姓,凡是戴帽子的,都是微微傾斜的。

後來,因不滿宇文護的專權,獨孤信就打算與趙貴一起將宇文護剷除,但不知爲何獨孤信後來放棄了這個計劃。可是,宇文護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在將趙貴誅殺後,就逼死了獨孤信。

就這樣,獨孤信被宇文護逼死於家中,年僅五十五歲。

  側帽風流獨孤信

側帽風流這個成語形容的是由於一個人長得好看,他的疏忽之舉不但沒有收到衆人的批評反而受到稱讚。而側帽風流這個成語就與獨孤信有關。  

獨孤信因爲長的好看疏忽之舉不被批評還稱讚 第2張

獨孤信不僅戰功赫赫,他治理地方的政績也十分突出。當年他出任秦州的刺史,在短短几年內,就使當地的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他的威名因此而遠播,他的威名甚至可以震懾鄰國,所以獨孤信受到了當時的各個階層的重視。

獨孤信不僅能征善戰,他本身就長得十分俊美,這樣一來,他就更加會受到人們的模仿了。有一天,他與友人相約,一起出城去打獵,由於太過盡興,在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很晚了。在當時,還在實行宵禁的政策,禁止一切的夜間活動。獨孤信爲了能在宵禁之前回到家中去,就策馬狂奔。由於他的馬騎得太快了,路上又十分地顛簸,一不小心,他差點跌下馬去。在有驚無險之後,難免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和狼狽,他的帽子也在之前的顛簸中,被風吹得十分凌亂,歪斜在頭上,但是爲了快馬趕路,獨孤信也沒空去糾正帽子的位置了。

哪知道,獨孤信側帽的狀況正好被守城門的小兵看到。第二天清晨之時,滿城的百姓,甚至是普通的小官都側帽走在路上。並且在之後的很長得一段時間裏,側帽而行似乎成爲了一種時尚。

側帽風流這個詞也就由此而來,獨孤信側帽風流的故事,其實也正說明了當時獨孤信是多麼受人重視。

  獨孤信墓

獨孤信是西魏、北周的名將,也是八柱國之一,身份高貴而德高望重。然而他最終卻被逼死於家中,在他死後被草草安葬,其墓誌也十分簡單,不免讓人感到唏噓。  

獨孤信因爲長的好看疏忽之舉不被批評還稱讚 第3張

1953年之時,在陝西的咸陽市出土了獨孤信的墓誌,可惜的是墓誌的蓋已經不知所蹤。這塊墓誌長、寬皆爲41釐米,厚度爲7.4釐米。在墓誌之上詳細地記敘了獨孤信的姓名、家譜、籍貫、生卒年、下葬日期、下葬地點、夫人的名字以及三個兒子的名字,志文共有220個字、十六行之多。雕刻地十分精緻的捲雲與神獸等經常被裝飾於志蓋與志石的側面。

那麼何爲墓誌呢?墓誌是指放在墓中的記錄了死者事蹟的石刻。而墓誌共有上下各兩層,分別成爲蓋和底。在蓋上有標題,在底上有墓誌銘,墓誌就成了確定墓葬年代的重要依據。墓誌始於東漢,在盛行於魏晉,而在北魏的時候方形的墓誌變成了定製。

獨孤信出身於貴族之家,之後又跟隨宇文泰南征北戰,建立了赫赫功勳,是八大國柱之一。但是他的下場卻是十分悽慘的,不僅被宇文護逼死在家中,就連死後安葬也十分潦草,墓誌也顯得十分簡單。唯一能令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的後人,特別是他的女兒爲獨孤一門掙得了無上的榮耀。七個女兒中,有三個都成爲了一國之後,而獨孤信也成爲了三個朝代的國丈。

獨孤信活着的時候,身份無比尊貴,死後卻又稍顯淒涼。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