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8.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歡迎閲讀哦~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匈奴人雖武力強大,但生活質量卻似乎是不咋滴,《史記》曾記載世居北方蠻夷之地的匈奴人是“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自君王以下,鹹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他們是居無定所,別説城池,就連固定居所都沒有,完全是隨着畜牧活動而遷移,哪裏水草茂盛就遷移到哪裏,自君王以下,吃的是牲畜之肉,穿的是用動物皮毛製做而成的皮衣,披的是帶毛的皮襖。

的確,對於中原王朝來説,匈奴人過的真的就是“鄉巴佬”的生活,是既沒庭宇樓閣,也沒有瓊漿玉液,更沒有錦衣玉食,可謂是寒酸不已。但是,如若不跟中原王朝相比的話,匈奴人的生活質量其實並不差,依靠着其所控制着的西域,匈奴得以是“賦税諸國,取富給焉”,擁有着非常可觀的財富,而藉助着這些財富,匈奴在與漢廷的商品貿易中,得以是獲得了諸多的物資,這裏面就包括吃穿出行等一切用度。同時,隨着西漢與匈奴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深入,匈奴也得以是獲得了許多先進的製造技術,如青銅器、鐵器、金銀器、陶器等等製造技術。

因此,可以説匈奴人過的生活遠沒有多數人所想的那樣的苦寒,其吃穿住行等一切用度,相對而言都是要優於除西漢外的其他亞洲國家的。

首先是“吃”。在吃上,匈奴人主要是以肉食為主,而對於肉食的獲取,其主要是依靠“畜牧”和“狩獵”。先是“畜牧”,作為遊牧民族,匈奴人除了打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放牧,據《史記·匈奴列傳》所載:“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扆、驢騾、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遷徙”,匈奴人所牧養的牲畜多以馬、牛、羊為主,同時也會牧養一些諸如駱駝、驢、騾等較為稀奇的動物。當時,匈奴人的畜牧業是十分發達的,這點從在西漢與匈奴的戰爭中,西漢俘獲的牛羊動輒就是以百萬計(如衞青出雲中以西,敗匈奴,就得“牛羊百餘萬”)就可看出。而在當時,匈奴人日常的肉食多數都是來自於畜牧。

再是“狩獵”。對於匈奴人而言,狩獵就是他們除“遊牧”外能獲得肉食的一項最為重要的來源。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除了打戰厲害,狩獵更是厲害,《史記》曾載:“(匈奴)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匈奴人幼兒時,就會騎着羊去打鳥、老鼠,少年時,就能打狐狸、兔子,成年後,更是可以直接騎着馬去彎弓射大雕。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因此,對於匈奴人而言,狩獵就是家常便飯,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適時的狩獵,不但可以藉此訓練匈奴人的軍事能力,從而提升匈奴人的戰鬥力,更為主要的是還可補充其肉食來源,以此來避免大量屠殺所牧養的牲畜,畢竟當時適合狩獵的季節就只有那麼幾個月,如此一旦不能再進行狩獵時,匈奴人要想獲得肉食,那就只能靠自己所牧養的牲畜,因此多留點牲畜,也就能多點活命的機會。

不過,需注意的是,匈奴人雖作為遊牧民族,但其主要狩獵地區卻並不在蒙古高原,當時蒙古高原乾旱少雨,植被稀疏,且野生動物種類極度匱乏,最多的野生動物就是沙鼠、跳鼠之類的齧齒類動物,而這種野生動物顯然是沒有啥食用價值的,頂多就是給匈奴人打打牙祭,卻不能作為主要的肉食來源。

事實上,當時,匈奴人的狩獵地是在陰山地區,就是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一帶。當時,陰山山脈氣候濕潤,草木茂盛,又有大片茂盛的森林資源,因此在這裏是棲息着眾多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包括狐狸、狼、虎、豹、黑熊、野馬、野驢、巖羊、盤羊、北山羊、羚羊、藏羊、黃羊、梅花鹿、馬鹿、麋鹿、馴鹿、狍、野豬、駱駝等40餘種,野生動物資源可謂是豐富無比,匈奴人正是依靠着陰山地區數量龐大的野生動物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肉食。

而後,在獲得肉食後,匈奴人也並不是像多數人所想的那樣,是“茹毛飲血”,相反,在食物的處理上,匈奴人已與當時的中原王朝相差無幾,據從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匈奴墓葬內所出土的銅鼎(用來煮肉或盛肉的青銅容器)、銅釜(可直接安置在類似於爐灶的支撐物上,下支火就可進行煮、燉、煎、炒等)等青銅器炊具可看出,那時匈奴人就已經知道利用烤、烘、煮、燉、煎、炒等方式來處理生肉,或製作成醬肉,或曬乾製成肉乾。

當然,匈奴人的主食雖是肉食,但也並非就沒有其他的食物,比如在飲品上,他們會將畜乳製作成奶酒;在甜品上,他們會將畜乳製作成奶酪、奶油;在小吃上,他們會將畜乳製作成奶皮、奶酥等等。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2張

此外,匈奴人雖以畜牧業為主要生計來源,但是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匈奴人也會進行一些農業生產活動,如《漢書·匈奴列傳》載:“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單于恐,為貳師立祠室”,從“谷稼不熟”就可看出,當時匈奴確是在進行着糧食種植行動。此外,再根據《漢書·西域列傳》所載:“昭帝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意思就是昭帝時期,匈奴曾派四千騎兵前往車師國從事糧食耕種),可知,當時卻有部分匈奴人從事糧食耕種。

由此可知,當時匈奴人雖依靠肉食為主,但也開始食用糧食,並且擁有了一定的糧食自足能力。總之一句話,在吃這方面,匈奴人的食物其實並不匱乏,而是很豐富的。

其次是“穿”。匈奴的服飾多為皮毛加工品,他們會將所獵殺的動物的皮毛加工成皮革,然後做成皮衣、皮褲、皮靴子等,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將動物的毛髮捻成毛線,然後將其製作成各種毛織衣物。用皮毛製作成的衣服,雖沒有中原用絲綢做成的衣服來得奢華,但卻是很實用,是既堅固耐用,又保暖耐寒,其十分適應北漠寒冷的自然環境,可很好地抵禦蒙古高原嚴寒的天氣。

此外,一些匈奴貴族還會將狐、貂等野生動物的皮毛鑲制在衣領、袖口等處,或者是製成坎肩、披風,藉此用以保暖。當時,這類用狐、貂等所製作成的保暖製品可謂是十分名貴,多被匈奴用於交聘禮或朝貢品,被各國視為珍品,如漢朝在收到這類物品時,是“鼲鼦狐貉,採旃文罽,充於內府”,將其珍藏在皇家內庫中。

同時,因匈奴在服飾上講求堅固耐用,所以他們服裝的樣式並沒有中原那般有着諸如袍、襜褕、襦、裙等繁多的種類。其服裝的樣式一般就是“上褶下袴”,上衣為“褶”,有別於中原上衣多以衣襟別至右腋下繫帶,匈奴的上衣是“左祍”,即衣服開襟向左,有圓領、交領兩種樣式,同時,其上衣袖口也比中原的要更窄,且少有紋飾和圖案;下衣為“袴”,有與足套和襪子連在一起的褶褲,也有上面肥大,下面窄下束口的燈籠褲。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3張

大體上,因匈奴所居之地多是寒冷,多風沙、蚊蟲,所以這種上下束緊,是既保暖又實用的穿衣風格為大多數匈奴人所接受。但是,在西漢時期,隨着匈奴與中原王朝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漢朝又開“關市”,允許兩族人民交易,由此,一些匈奴人的服裝開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這其中尤以匈奴貴族最甚。

而隨着中原絲綢所制的衣服經由貿易等形勢傳入匈奴,那些匈奴貴族就對這種薄而華麗的服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謂“單于好漢繒絮食物”,他們逐漸拋棄了匈奴傳統服飾,改穿絲綢所制的漢服。這點從諾彥烏拉M6號匈奴貴族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絲制用品,就可看出。當時,匈奴貴族是紛紛以穿絲衣,用絲物為榮,相互之間也多進行絲製衣服精美與否的攀比。

當然,絲製衣服其實並不適合匈奴所生活的那種“戎馬生涯”的環境,所謂“其得漢絮繒,以馳草棘中,衣褲皆裂弊,以視不如旃裘堅善也”,絲製衣服雖然華美,但卻不實用,對於以遊牧、狩獵為生的匈奴人來説,它就是華而不實的東西,稍微活動下,就是“裂弊”的下場。因此,就憑藉着這等質量,它就註定無法在匈奴社會全面流動,只能是被少數匈奴貴族所使用。

再是“住”。一般匈奴牧民都居住在名曰“穹廬”的房屋內,也就是現在蒙古人所住的蒙古包,其用木材、氈子製作而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狀似天,故名穹廬。《黑韃事略》載:“穹廬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穹廬主體為木製結構,牆架、天窗、椽子、門皆為木製,其頂為拱形,以氈為帳幕。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4張

穹廬咋看起來很小,但其實內部使用面積非常大,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活區、休息區等等是一應俱全。同時,因穹廬獨特的造型,其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也非常好,更是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且易搭易拆,便於攜帶。因此,穹廬是十分適合“隨畜牧而轉移”的匈奴人所使用。

同時,需注意的是,匈奴雖是遊牧民族,習慣是“隨畜牧而轉移”,但是,秦漢時期,隨着匈奴與中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匈奴開始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也逐漸學起了中原那套以城為居的做法,開始建造城邑或宮殿。當然匈奴人所建造之城邑或宮殿,多數不是為了自己居住,而是另有他用。

有為安置和親或投降而來的漢族上層人物而建造的宮殿,如20世紀40年代,在哈卡斯自治省所發現阿巴坎漢式宮殿遺址,它就是用於安置和親的漢家公主的陪媵所建(也有學者認為它是為安置漢降將李陵而建);有為安置投降而來的漢軍、漢百姓,亦或是虜獲而來的漢軍、漢百姓而建的農業、手工業和軍事防禦為一體的城邑,如20世紀90年代,在烏蘭烏德市西南16公里處所發現的伊沃爾加古城;有為“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而臨時建造的軍事堡壘;有為祭祀而建造的類似於廟宇的城池,如“龍城”。

當然,無論這些城邑是否是匈奴人出於何種目的建的,從這些城邑的出現,我們就可以看出,匈奴人已經掌握了城邑的建造技術。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從現如今發掘的諸如高瓦道布、特列勒金·多爾布勒金、布爾黑·多爾布勒金,巴隆多爾奧等城址,其所採用建築材料的紋飾、製法與秦漢中原建築常見的式樣如出一轍來看,匈奴確是已經掌握了城邑的建造。

之後是“行”。作為“逐水草遷徙”的民族,匈奴一年到頭免不了要進行幾次大規模的遷徙,而這一遷徙,動輒就是百里之路,若是純粹靠走路,這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匈奴的出行自然是少不了代步工具的幫助的,而與中原一樣,匈奴也用車輛來作為代步工具,用於乘坐與運輸。雖不明確匈奴人使用車輛最早是在什麼時候,但至少西漢在使用車輛時,匈奴也在同步使用。

匈奴車輛的用途十分廣泛,或坐人,或運輸,或圍欄畜羣,或圍獵野獸,同時其種類也很多樣,主要有運輸車、戰車、篷車等類型,其中篷車是匈奴使用的最為頻繁的車輛,有雙馬單轅車輛、雙馬雙轅中輿車輛、單轅雙輪多輻圓輿車輛、雙轅雙輪多輻篷車等造型,它是一種帶有車廂的車輛,當時匈奴人會在車廂的上部用木棍和氈帳搭出帳篷,或方便人乘坐,或充當遷徙時的臨時住所。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5張

西漢時期,匈奴車輛的產量十分龐大,桑弘羊就曾以“胡車相隨而鳴”來形容車輛在匈奴境內的盛行。同時,在有關西漢與匈奴戰爭的記載中,我們也經常看見西漢繳獲了大量匈奴車輛的記載,如109年,漢軍擊敗南單于,繳獲車輛數千;134年,車師戰役,漢軍繳獲北匈奴車千餘輛。從這些記載我們就可看出,車輛在匈奴境內的普及,是絲毫不比中原差。

最後是“物質生活”。西漢時期,隨着與中原的交流越發的深入,匈奴人在解決温飽的同時,也開始追求“精緻”的生活,而在中原技術的支持下,其上層階級也的確做到了與中原地主豪強一般無二的生活。首先,在日常防寒上,匈奴人除了知道用動物的皮毛來製作保暖的衣服外,他們還會用羊或駝的皮毛來製作氈帳、氈席、氈毯等防寒物品。而為了保證這些物品的實用性,匈奴是採用了一套十分複雜的製造工藝,經過濕、熱、擠壓等多個步驟才能製出一件氈,而經過如此複雜的步驟才製成的氈,其卻是十分的實用的,它具有良好的回彈、吸濕、吸震和保暖性。

同時,匈奴人所製作的氈,其不但實用,也十分的精美,他們會在氈上繪製出各種精美的圖案,或繪製條紋、渦旋紋這樣簡單的圖案,或繪製雙頭的怪物、鷹攻擊鹿、牛和獅子搏鬥等較為複雜的圖案。而據在諾彥烏拉匈奴貴族墓葬中所出土的一批彩色的帷幔式的氈毯可知,當時的匈奴人還知道用顏料來繪製出更為精美的圖案,且從這件氈毯的圖案縫製工藝來看,此時匈奴人已經是掌握了染色、提花、刺繡、植物色素提取等手工技術,已經是能繡出與中原相差無幾的精美繡品。

其次,在日常所需要的生活器具中,匈奴人盛行用銅所鑄造出的青銅器,時中原百姓日常所使用的爐、炊具、鏡、鈴、壺、三足香爐、三腳燭台、鍾、爐、勺、銅鼎、銅釜等青銅生活器具,在匈奴境內普通的牧民家中都能找尋到其蹤影。而且,更為主要的是,這些青銅生活器具多不是從中原而來的,而是匈奴人自行鑄造的,如在林西縣大井古銅礦遺址(為匈奴時期遺址)中,就發現有采礦用的工具和冶煉設備,由此可知,當時匈奴人已是掌握了銅的冶煉,及青銅器的製造。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6張

此外,作為陶器這種古代中原百姓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物品,匈奴也是在廣泛的使用着。匈奴一般將陶器用於盛器和炊具,早期匈奴所使用的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因多為純手工製作,所以較為粗糙,品種、顏色都很單一,但是到了西漢時期,隨着中原技術的流入,匈奴人學會了快輪工藝技術,由此匈奴陶器的品種、顏色也開始變得豐富了起來。此時,陶罐、陶碗、陶鬲、陶瓶、陶壺、陶缸、陶碗、陶盤等陶器相繼出現,其顏色也由單一的灰陶,增加了褐色陶、紅陶和黑陶等顏色的陶器。

同時,當時匈奴的青銅器製造技術,已與中原無異,絕不是粗製濫造的。時考古學者就在發掘的匈奴青銅器中發現了匈奴人採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表面鍍錫技術,在其表面鍍上純錫、鉛錫合金,從而防止青銅器生鏽的技術。由此可見,從其採用的技術來看,匈奴人所製造的青銅器絕對與中原無異。

再是,對於中原富貴人家所使用的金銀器物,匈奴亦有之。匈奴人所使用的金銀器物多以項飾、耳飾、腰飾為主,其中項飾有方形金屬珠、鑲金邊蚌飾等;耳飾有耳墜、耳環、串珠等;腰帶飾有飾牌、飾釦等。而因匈奴人崇尚動物,所以這些金銀器物多以馬、羊、虎、狼、鷹等動物為造型,如鷹形金冠飾、虎牛咬斗紋帶扣、羚羊形金飾件、狼鹿紋銀綴飾、虎銜羊紋銀項圈、虎鳥紋飾牌等等。

因匈奴與西漢交流的加深,匈奴的金銀器製造技術也是十分高超,在西漢技術的“支持”下,匈奴已是能熟練的掌握鑄造金銀器時所用的包金、鍍金、壓片、錘揲、鑿孔、抽絲、焊接等一系列先進的技術。而在這些技術的支撐下,匈奴自行製造的金銀器是越來越多精美,種類也是越來越多樣,可以説此時中原有的金銀器,在匈奴也都能找尋到其蹤影。

探索漢朝時期匈奴人的生活!真的是因為太窮才侵擾漢朝的嗎? 第7張

綜上所述,其實在當時,匈奴人的生活條件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差,雖説,此時他們的生活質量與中原王朝不能相比,但相對於周邊其他國家來説,如西域諸國、西南夷諸國,匈奴已屬“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已很是優越。

當然,匈奴生活質量雖不差,但相對於中原王朝來説,還是有些距離的,作為當時全世界最為頂尖的國家,中原王朝真的是富得流油,而且是地大物博,要啥有啥。因此,作為與中原臨近的匈奴,他又豈能不覬覦呢?誰都想自己的生活也過得更好些,況且當時的匈奴也有足夠的實力去硬抗中原王朝,由此匈奴不可避免的就與中原王朝進行着曠日持久的漢匈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