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清時期的舉人與秀才在地位上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裏?

明清時期的舉人與秀才在地位上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以明清時期為例。舉人,是科舉制度成熟定型後最基礎的士大夫集團成員。需在各省鄉試通過。 舉人享有不納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權,中舉後就是老爺,附近的小農小商會拖家帶口依附,獻上財產將自己降低到佃户與幫工,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盤剝與敲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清時期的舉人與秀才在地位上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裏?

同時,舉人可與地方官員平等交往,因為有座師同年這一票人脈資源。因此可被推薦為基層有品小官,通常是九品巡檢、司庫、税目、主薄一類的小官。條件好,或者老師説話硬,資源多的舉人有可能當上八品的縣教喻,類似於縣教育局長。也具有資格開辦學校,或者為高級官員當幕僚,為今後的從政發展做出預備與人脈積累。

明清時期的舉人與秀才在地位上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裏? 第2張

所以,舉人相當於中級公務員考試合格,是有正式品級的預備官員。當然,舉人的升遷是很慢,到老能幹到六品都算幸運。而如左宗棠那樣最終出將入相者,畢竟絕少,而且還是因為重大軍功的原因。秀才,是科舉制度下最基礎的功名。

明清時期的舉人與秀才在地位上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裏? 第3張

明清制度,經過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合格的童生為秀才,也稱生員,俗稱讀書人。優秀者可以入縣學府學讀書,就是進學。國家政權給予一定錢糧,以支持秀才繼續學習。中了秀才,見縣官不跪,口稱學生。一般案件不受刑。民間稱為相公,可出任官員幕僚,或者當私塾先生,或者給大户人家做管家、掌櫃之類的客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