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在位36年,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也不立太子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至無窮

秦始皇被譽千古一帝,也被罵為暴君,他開創封建大一統的先河,立下不世功勛,妄想後世子孫一直統治萬民,卻萬萬想不到,親手打造的大秦帝國,在他去世僅僅3年就土崩瓦解,他的身上有太多祕密。

不少人認為秦始皇最大的失誤是選錯了繼承人,應即位的是長子扶蘇,而不是幼子胡亥,傳位詔書被趙高李斯篡改,胡亥兇狠殘暴,上台後胡作非為直接導致帝國覆滅,讓人不禁惋惜,秦始皇聰明絕頂,為什麼不立太子?

更奇怪的是,秦始皇沒立皇后,他是2000年封建王朝,500多位皇帝中,唯一一位不設立皇后的,但史書明確記載他子女眾多,扶蘇、胡亥、公子將閭大名鼎鼎,説明他妻子眾多,這些女人為他生兒育女,但身份卻被秦始皇故意抹殺掉,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兩個祕密關乎到整個秦王朝的命運,如果秦始皇立下皇后、立下太子,皇權順利過渡,民眾休養生息,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趙正書》為何否定矯詔一事,難道胡亥本就是秦始皇心儀的帝國接班人?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大秦崛起

六王畢,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39歲,戰爭打了10年這才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秦國36位國君,歷時549年,終於從西垂蠻夷到天下霸主,他深知這一切多不容易,曾經的弱小、動亂絕不能再重演。

紛亂500多年的華夏大地,直到戰國晚期依然戰火不斷,戰爭和動亂的根源是分封制。分封顧名思義,就是把權利下放,土地連帶土地上的人民都分給王室、貴族、功臣等,所封之人叫諸侯,所封之地是諸侯國。

受封的諸侯要服從天子的命令,要鎮守疆土、繳納貢賦,接受調兵遣將,他們有土地和人民,也擁有軍隊,這種制度從商代開始,在周朝達到頂峯,簡單好操作,目的是拉攏各方勢力,保住王位。

周天子把土地分給諸侯,諸侯在自己國內再進行分封,諸侯分封的卿大夫也是自己親信和功臣,卿大夫得到土地後再賜給士,士就是官員,官員之下才是平民百姓,周王朝金字塔狀的權利結構,層層分封的制度,看似異常牢固,其實有很大隱患。

分封無休無止,諸侯國越來越多,隨着時間推移,到春秋戰國時,竟有170多個,這種不斷分封的制度,到最後就是無地可分,周天子並沒有實權,他只是天下共主,連分封的權利都失去時,他在諸侯國眼中,什麼也不是。

幾百個諸侯國密密麻麻,很多地方,一座城就是一個國,它們面積有大有小,實力有弱有強,但都是一個國家,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弱的想變強,強的想更強,各國間征戰不斷,周天子非但不能主持公道,反倒要向大諸侯國求援。

幾百年混戰後,華夏大地依然有幾十個諸侯國,最強的七個被稱作戰國七雄,它們誰也無法單獨消滅對方,又衍生出合縱連橫的策略,秦國實力偏弱,為擺脱危機,秦孝公鋭意改革,改革需要人才,本國沒有,它國的也不錯

商鞅是衞國國君後代,年輕有為,早年投奔魏國,一直未得重用,得知秦國招賢納士,就奔赴秦國,秦孝公頂住重重壓力,強力推行變法。商鞅變法的核心是強君弱民,廢分封,建立郡縣制,把分封的權利收回中央,加強中央集權,各地事務由中央統一調配,地方縣令掌管日常運行。

然後,商鞅對土地進行再分配,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匹多的,可免除勞役和賦税,這樣能搞活經濟,強制推行小家庭,能擴大國家賦税,推行軍功制,頒佈二十等爵制,以軍事貢獻授予土地和財富。

變法後的秦國,只有兩件事:經濟、軍事,商鞅把秦國一步步變為戰爭機器,而秦國真的從衰敗中走出,秦國正是在郡縣制和中央集權的推動下,打下堅實的基礎,奮六世之餘烈,最終滅掉六國

楚系勢力

周王朝建立後,天子稱為王,正妻稱為後,並且寫進史書,就連諸侯國的正妻也被稱為“後”,嬴政身為一國之君,沒理由不設立王后,但他在統一中國前,沒設立王后,成為皇帝后,也沒設立皇后。

會不會是嬴政忘了?當然不可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種建章立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車軌……當然有後宮的各種稱呼,漢朝開始沿用2000多年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是秦始皇設立的。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2張

《漢書》記載: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嫡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名份是秦始皇定下的,但他本人的嫡妻、妾室,卻沒留下一個字。他有23個兒子,10個女兒,要知道,古代嬰兒存活率低,説明他至少有幾十個妻子,卻沒設立王后、皇后,其中必有隱情,查遍史料發現,和秦國的楚國外戚有關。

秦國是西方一霸,楚國是南方大國,在戰國時間,兩國經常打仗,跨度長達百年,打仗不划算時就聯姻休戰,和戰爭相呼應的是兩國18代300多年的聯姻。

公元前650年,秦穆公迎娶楚國夫人做王后,隨着時間推移,楚國王后在秦國勢力越來越大,秦惠文王的妾室羋八子,因兒子昭襄王即位,成為宣太后,昭襄王年幼,她參與國政,她執政41年,和弟弟魏冉牢牢把握秦國軍政大權,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

自此,楚系外戚在秦國政壇有巨大影響力,加上王太后有權為秦王指親,制定的必然是一位楚國夫人,多半是自己家族的人,昭襄王的夫人是楚國公主葉陽後,葉陽後的兒子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未來是秦國的王,安國君的王后華陽夫人也是楚國人,而華陽夫人的能量可以左右秦國繼承人的廢立。

秦趙激戰一番後,昭襄王決定講和,選安國君的一個兒子去當人質,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嬴異人母子都不受寵愛,就選中了他。作為人質,尤其是秦國常打勝仗,嬴異人經常被凌辱,呂不韋的出現讓一切有了轉機。

呂不韋天資聰穎,極有商業頭腦,是趙國的大富豪,他錢財不缺,可也有煩心事,商人地位低賤,沒有政治地位,那鉅額財富就沒保障,他一直想找個政治靠山,嬴異人再不濟,也是秦國太子的兒子,只要能返回秦國,他的財富地位從此有了保障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3張

呂不韋親自登門,發現嬴異人吃穿都缺,就資助一大筆錢,還把美貌的趙姬送出去,自然獲得嬴異人的好感,兩人建立深厚友情後,呂不韋又留下一大筆錢,讓嬴異人在趙國博個好名聲,打響口碑,他回到秦國遊説。

安國君是太子,他極為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最頭疼的是沒子嗣,一旦失寵,財富地位都將煙消雲散,呂不韋洞察到這個機會,他先給華陽夫人姐姐送去鉅額禮品,再認識了陽泉君,提議讓華陽夫人認公子異人為養子,日後肯定感激涕零。

這個計劃很多人只看到呂不韋的敢想敢做,但核心其實是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先誇嬴異人賢德孝順,一位被遺忘的質子就得到王太子的好感,為老有所依,收嬴異人為養子,安國君竟答應她的要求,不受寵的,遠在異國的質子就成了秦國的嫡長子。

呂不韋賄賂看管的守衞,加上華陽夫人的營救,嬴異人終於結束8年的人質生涯,回到秦國,沒幾年,秦昭襄王病故,安國君當了3天國君,嬴異人就成了秦王,不久,把妻子趙姬和兒子嬴政接回來,3年後,嬴政即位成為秦王

可以説,沒有華陽夫人的干預,嬴異人很難回國,更成不了秦王,多半成為戰爭的炮灰,自然沒有嬴政的即位,千古一帝的故事根本不會開始。

太后弄權

嬴政即位時僅13歲,秦國大權實際掌握在三股政治勢力手中,一是以華陽夫人為首的楚國外戚,這股勢力在秦國根植了幾百年,根深蒂固,嬴政上台仰賴於這個集團,另一股是呂不韋為代表的官僚集團,呂不韋是丞相,加封文信侯,門客三千,為嬴異人即位立下汗馬功勞,自然會得到重用,形成自己的勢力。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4張

這時,還有一個人也在蠢蠢欲動,她就是帝太后趙姬,母憑子貴成為秦王的代言人,趙姬浪漫放蕩,嬴異人死後不甘寂寞,先和呂不韋舊情復燃,後和嫪毐成雙成對,還偷偷生下兩個兒子,嫪毐有趙姬支持,被封為文信侯,漸漸成為秦國一支強大的勢力。

要知道,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法治嚴格,獎罰分明,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庶民百姓,都按法令行事,秦國20級軍功爵位制,每一級的爵位都要用軍功去換,等級越高,所需的軍事貢獻越大,嫪毐既沒軍事才能,也不帶兵打仗,卻被封為最高等級的徹候。

史書記載,秦國上百年曆史,僅有7人被封侯,其中有商鞅、呂不韋、魏冉、范雎、大將王翦和其子王賁,每一個都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影響秦帝國的命運走向,嫪毐不過是個男寵,何德何能,和這些人相提並論,也成為徹候?

很多人覺得是趙姬從中作梗,趁嬴政年幼不懂事,查詢史料才知道,封侯這種事一定要秦王同意,不管趙姬如何鼓動,最終都要嬴政點頭才行,而嫪毐被封徹候那年是公元前239年,嬴政已滿20歲,即位8年,早已不是小孩子,而是在政治旋渦冷眼旁觀多年的高手

20歲的嬴政即將親政,但大權掌握在楚系外戚華陽夫人和當朝權臣呂不韋手中,他在趙國8年,多次死裏逃生,心智遠比常人成熟,又當了8年秦王,在權利鬥爭中浸淫多年,他明白,要真正掌權,就要把拔掉外戚和權臣的勢力,可那時嬴政,沒有足夠的實力

嫪毐封侯的前因後果史書沒有記載,但可以大膽推論下,當趙姬向嬴政提議封嫪毐為徹候時,突然讓嬴政覺得,這是個絕佳翻盤的機會,嫪毐小人得志,肯定飛揚跋扈,得罪不少人,但有趙姬支持,必定是一股強大的勢力,能壓制外戚和權臣,所以破例封嫪毐為長信候。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5張

長信侯嫪毐得到山陽封地,盡情享受宮殿、車馬、名苑,童僕上千人,門客也上千人,他的勢力不斷壯大,後來乾脆把河西的太原郡更名為嫪毐國,囂張跋扈可見一斑。

嫪毐一朝得勢,權傾朝野,根本想不到自己是嬴政手中的一枚棋子,更不知道,和趙姬的淫亂,嬴政一清二楚,之所以視而不見,因為有大事要辦,出手的時機並未成熟。

果然,嫪毐封侯1年後,被朝臣當堂高告,嫪毐不僅和趙太后私通,兩人還有兩個私生子,並在私下密謀,等嬴政死去,就讓他們的兒子即位,此事一出,嬴政就有了公開處置嫪毐的理由,他親自到蘄年宮調查。

私通、謀反,每一項都是死罪,嫪毐就開始和黨羽密謀造反,他盜取太后玉璽,調動軍隊發動政變,嬴政早有準備,派遣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三人前去鎮壓,呂不韋是丞相,昌平君、昌文君是楚國勢力的中間力量。

嫪毐兵敗,被五馬分屍,株連九族,黨羽被清算,和趙姬生的兩個兒子被活活摔死,趙姬被幽禁在甘泉宮養老等死,再不得干涉秦國政治,因為嫪毐是呂不韋進獻的,嫪毐犯罪,呂不韋當然被株連。

嬴政本可以藉此殺掉呂不韋,念其助新王即位有功,加上耕耘多年,很多人為他説情,最終免除丞相職務,遣出咸陽,前往河南封地養老,但他的門客蠢蠢欲動,讓嬴政感到巨大壓力,一年多後,一紙詔書下達,呂不韋飲毒酒身亡。

呂不韋勢力覆滅後,嬴政專心對付楚國勢力,昌平君、昌文君先後被幹掉,楚國外戚大大削弱,為避免重蹈覆轍,嬴政決定不冊立皇后。

秦國百年通婚,華陽夫人常年把持秦國大權,可以得知,嬴政的正妻,極有可能是一位楚國公主,多半是華陽夫人的親屬,嬴政認為,正是王后一脈把持大權,才有宣太后、華陽夫人、趙姬“亂政”,才讓秦王的權利大大削弱,加上生母淫亂,讓嬴政決定不冊立王后,稱皇帝后,也不冊立皇后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6張

這是嬴政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後來的秦二世也沒冊立皇后,胡亥樣樣仿照秦始皇,這項後宮制度也繼承了去。

要知道,楚國外戚在秦國耕耘了300多年,勢力盤根錯節,華陽夫人不是嬴政的親祖母,但至死都對他有巨大影響,正是因為,嬴政廢除秦國百年王后干政的傳統,才能把大權收於一身,把王權推到極致,才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誰是繼承人

《史記 秦始皇》記載,秦始皇外出巡遊,病死於邢台,臨終前,口授讓長子扶蘇即位,卻被李斯和趙高篡改詔書,改為幼子胡亥,且又假傳命令,逼扶蘇自殺。

這是司馬遷的記載,也是最流行的説法,但仔細一想疑點重重,秦始皇傳位給誰,這種帝國一號機密,只有少數幾人知道,而修改詔書這種事,當時只可能趙高、李斯、胡亥三人知道,不可能留下任何物證,他們更沒有任何理由説出去。

問題是,這種掉腦袋的事,不是他們三人説的,外人如何得知?司馬遷怎麼知道沙丘密謀,還寫的栩栩如生?司馬遷肯定不是瞎編的,可這種機密事情,是怎麼流傳開來的?

司馬遷寫《史記》時,秦國已滅亡百年,最可能的情況是,人們根據胡亥即位後的種種表現,認為他不具備即位的能力,不配做皇帝,認為胡亥是通過篡改詔書才登上皇位,真正的繼承人是公子扶蘇,持這種觀點的人數不勝數,司馬遷也這麼認為,就當史料了。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陳勝吳廣起義時,造的是胡亥的反,最有利的口號自然是胡亥得位不正,打着公子扶蘇的旗號反秦,這是煽動羣眾的手段,當時天下苦秦久矣,説中了百姓的心聲,給了他們反抗的勇氣,時間久了,説的人多了,胡亥篡位一説就根深蒂固,最後司馬遷也這麼認為。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7張

《趙正書》的出現,讓胡亥篡位一事有另一種解釋,或許,他就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繼承人。

2003年,北京大學收到一批竹簡,一部分為《趙正書》,記錄秦始皇臨終前的一些事,通過檢測,竹簡成書於西漢早期,書中通篇稱秦始皇和秦二世為秦王,可見作者並不認可秦朝,只當是七國君王之一,作者很可能是六國貴族及後裔。

《趙正書》大部分內容和《史記》相似,但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秦始皇傳位上,截然不同,據《趙正書》記載,胡亥即位是由秦始皇死前確認,而非密謀篡改遺詔,當然,沒有文獻可佐證這一觀點,這個記載不一定真實,只能提供一些思考。

真相永遠無法復原,但可以通過旁證推斷,胡亥很可能就是秦始皇設立的皇位繼承人,扶蘇是長子不假,並不代表他一定會繼承皇位,他是長子,並非嫡子,何況,秦國和秦朝都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更何況,扶蘇的治國理念站在秦始皇的對立面。

扶蘇更喜歡儒家的德治,反感商鞅的法治,但秦國由弱變強,統一天下的祕訣就是法治,秦始皇是法家思想的堅定執行者。秦始皇為消除反對勢力焚書坑儒,扶蘇卻為儒生説情,這是公然唱反調,這個舉動別説嬴政無法容忍,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接受。

秦始皇大怒,公子扶蘇被髮配到邊疆,和蒙恬一起修築長城,而蒙恬手握30萬大軍,有人認為這是秦始皇想刻意鍛鍊扶蘇,其實不然,蒙恬雖是秦國大將,但和扶蘇立場一致,從這點看,扶蘇被趕出都城,是秦始皇想讓他遠離政治中心,連蒙恬都順帶邊緣化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8張

另一點是,秦始皇不喜歡扶蘇的性格,扶蘇在史書中只有寥寥幾筆,仍可見他的仁慈、軟弱,甚至是迂腐,秦始皇是鐵血帝王,冷酷、強硬、驕橫、他在血雨腥風中成就帝業,靠的是殺伐決斷,若是心慈手軟,絕走不到今天,一個善良孱弱的兒子,怎麼能幫他守住帝業?

類似的例子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曾經非常想廢了太子劉盈,一大原因是劉盈性格懦弱,性格和他不像,劉盈是嫡長子,生母呂雉是皇后,劉邦照樣不滿意。

相反,胡亥雖然是秦始皇的小兒子,雖然能力不足,但和父親的思路完全一致,他一直接受秦始皇的薰陶,甚至更殘暴狠辣,這是一位法家公子,這一點,從胡亥上台後,擔心皇位不穩,不僅殺掉21個哥哥,還把10個姐妹也殺了可看出。

秦始皇在晚年開始出巡,這不是遊玩,而是巡視考察,政治意味濃厚,第五次出巡,歷時11個月,輾轉大半個中國,他有22 個兒子,但只帶上胡亥一人。

胡亥當時不到20歲,和秦始皇親政的年齡相仿,正是培養的好時候,這一細節説明秦始皇的擇儲傾向,胡亥自幼隨趙高學習法律,趙高深得秦始皇器重,可以説,胡亥在眾多兒子中,性格最像秦始皇,最符合秦始皇的期望。

長子扶蘇在民間威望很高,但秦始皇需要的繼承人是和他一條心,走一條路的人,而在治理國家這一重大課題上,父子倆的想法截然相反,歷經千辛萬苦才統一六國,秦始皇不希望在他死後,重回諸侯割據,若是那樣,他豈不是白忙一場?

秦始皇在位時間長達36年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9張

最關鍵的一點是扶蘇的母親,秦始皇的正妻也是楚國人,那是秦始皇一直要剷除的楚國外戚,若是扶蘇即位,以他的性格,大權難保不重回外戚手中,秦朝只怕會再次分裂,這正是秦始皇最擔心的。

秦始皇成為皇帝后極度膨脹,夢想着長生不老,他認為自己真的能得到仙丹,大秦帝國萬世無虞,所以並未提前明確繼承人,也沒立下傳位詔書,只是在病重之時,感到大勢已去,才選擇了本就欣賞的胡亥,此時的胡亥遠未達到秦始皇的標準,但是他的最佳選擇。

扶蘇即位,秦始皇一世操勞毀於一旦,若是選擇胡亥,打下的江山,穩固的制度,至少保存下來,商鞅建立的制度,能推動秦國前進100多年,為什麼不能讓秦國繼續前進呢?

可惜啊,就算是千古一帝,也料想不到身後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