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桓温能在東晉叱吒風雲,到底靠的是什麼?

桓温能在東晉叱吒風雲,到底靠的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桓温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東晉時期的桓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特色的人,有人説他是英雄,也有人説他是梟雄,還有人説他是一個奸臣。因為桓温的生平實在是太讓人大跌眼鏡了。首先他出其不意攻滅了成漢政權,但是隨後又發動三場轟轟烈烈的北伐,但是每一場北伐都是虎頭蛇尾,隨後又搞了一次遮遮掩掩的篡位,但每一件的結尾都是以失敗告終。不管桓温最後的結局如何,他還是那個時代活得比較出彩的一個人,而桓温能夠在東晉叱吒風雲,都要從他消滅成漢政權説起。

桓温能在東晉叱吒風雲,到底靠的是什麼?

桓温早年的經歷

桓温是譙國桓氏的代表人物,在兩晉時期,桓家還不是名門大族,桓温的父親桓彝在東晉初期的王敦之亂中立有大功,使得家族地位有所提升。不過在桓温十五歲時,父親就被亂臣賊子殘忍的殺害了。他立志為父親報仇,於是混入亂賊賓客中,找到機會手刃了仇人,至此桓温名揚天下,同樣也得到東晉的皇帝晉明帝的賞識。

後來等到桓温成年之後,晉明帝將女兒也就是南康公主嫁給了桓温,桓温一下子成了皇親國戚,這個時候的就開始發跡。公元335年,桓温出任琅琊內史。公元343年,升任徐州刺史,並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公元345年,執政司馬昱為削弱已在荊州傳承兩代的庾氏,不準其父死子繼,任命桓温鎮荊州,都督西部六州之地,從這裏開始,桓温的權勢就進一步擴大。

桓温圖謀成漢

這個偏安一隅的東晉朝廷,對於開疆拓土,恢復河山,一般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和平:本來南方就沒怎麼發展,北方都是兵強馬壯的異族,根本就不是北方人的對手,不如安心發展,等待天下有變再説以後的事情。而另一派則認為:東晉才是中華的正統國祀,北方也是中華不可分割的領土,必須要收復失地,還我河山,即使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所以就出現了祖逖、庾亮、殷浩的北伐行動。

而桓温到了荊州,就發現了第三條路,那就在巴蜀地區的成漢政權。當時的成漢正日漸衰微,皇帝李勢更是荒淫無道,這個時候是消滅成漢的最佳時期。於是桓温做了一番準備,就上書朝廷説他自己要進攻成漢,還沒有等到朝廷的回覆,桓温就帶着大部隊出發了。朝廷得知桓温攻打成漢的消息,紛紛表示桓温的腦子壞掉了,就桓温那點兵馬無疑是飛蛾撲火,大臣們都在想桓温失敗後,朝廷該如何處置桓温。

桓温奇蹟拿下成漢

桓温突然帶着部隊進攻成漢,成漢雖然不堪,但是還是得到桓温進攻的消息,皇帝李勢也阻止人手抵禦桓温的進攻。但是成漢的戰鬥力實在太差,李勢派出去的人,都被桓温打得大敗,沒多大功夫,桓温的大部隊就殺到了成都城下。

都被打到家門口,李勢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了,立馬組織一切能夠組織的人馬,準備跟桓温死磕。成漢雖然此時的國力不咋地,皇帝也是一個不靠譜的皇帝,但好歹還是一個國家,認真起來,桓温一下還不是對手。

雙方在成都城外的笮橋發生大決戰,當時的戰況十分慘烈,因為桓温的兵力比較少,所以前鋒被成漢軍殺得損失慘重,參軍龔護也在亂軍之中戰死。成漢的箭支都射到了桓温面前,差一點點就要了桓温的性命。桓温知道如果再拖下去,這一仗可能會失敗,就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修整一下,再繼續攻打成都城。

但是這個時候卻發生了意外,在古代沒有通訊設備,如果需要快速傳達命令,一般是通過旗語或者擊鼓傳達。當桓温給那個鼓手下達撤軍的命令,也不知道那個鼓手是不是太緊張,把撤退的信號敲成了進攻的信號。

本來晉軍已經失去了鬥志,突然接收到進攻的號角,以為自己的援軍到了,瞬間鬥志昂揚,一個個不要命似地衝向成漢的軍隊。成漢軍本來優勢很大,看到晉軍節節敗退,警惕性也放鬆了些。但突然看到晉軍發了瘋一樣衝殺過來,瞬間士氣大減,被晉軍殺得人仰馬翻。就這樣,桓温就突破了成都的防線,進入成都城,並且俘虜了成漢的皇帝李勢,成漢自此滅亡。

因為桓温滅亡了成漢政權,桓温的名聲由此大噪。後來桓温又發動了三次北伐,雖然結果不怎麼樣,但是東晉的朝政也牢牢掌握在桓温的手中,最終萌生了篡位的野心。

桓温能在東晉叱吒風雲,到底靠的是什麼? 第2張

寫在最後的話

桓温攻滅成漢,看似是因為鼓手敲錯了命令,才使得桓温成功,其實背後的原因遠沒有那麼簡單。首先桓温起兵的地方是荊州,荊州在三國時期就是聯絡天下的中樞,佔據荊州無論是西征還是北伐都是有利的。庾氏已經掌控荊州多年,已經將荊州發育得不錯。奈何東晉朝廷忌憚庾家的勢力,讓桓温成了荊州的一把手,桓温才有了滅成漢的實力。

再看看東晉北方的勢力,這個時候北方最強的是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桓温是公元346年開始出兵攻打成漢,這一年後趙掌權的石虎在跟前涼政權發生摩擦,並且被前涼打得大敗。而後趙國內呢,因為石虎是篡位掌握的權力,國內並不太平,所以在這個時間點,石虎根本就沒有精力管東晉的事情,也不可能派兵攻打守衞空虛的荊州。

再説成漢政權,成漢的開國君主李雄雖然雄才大略,將國家井井有條,但等到李雄死後,成漢就沒有太平過,造反的事情都是經常發生。等到李勢當上皇帝后,大肆殺伐,國勢更加衰弱,一派亡國的景象。如果桓温不去攻打成漢,也會被其他勢力滅了。

正因為一切有利的條件,成就了桓温,也為桓温日後野心膨脹埋下了伏筆,東晉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篇章,門閥士族逐漸衰弱,最終由寒門出身的劉裕終結了東晉的統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