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古代少女為什麼稱作“黃花閨女”?是怎麼由來的?

古代少女為什麼稱作“黃花閨女”?是怎麼由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有許多流傳至今的古詞彙,聽起來話中有話,若仔細琢磨,能發現許多學問。

像“黃花閨女”這個詞彙,其含義經過多次演變後,最後終於定型,是指代那些待字閨中,青春年少,等候出家的處女。若追根刨底,能發現這個詞彙大有來頭

古代少女為什麼稱作“黃花閨女”?是怎麼由來的?

黃花閨女

在古代,那些皇親國戚,以及大户人家裏未出嫁的公主和小姐,都會在額頭上貼上一種裝飾品,名曰“花黃”,是用黃紙剪成的類似桃花一樣的形狀,然後粘貼在額頭上,或者直接採用黃色花瓣來粘貼在額頭。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説明她還是一位名花無主的待嫁女子,那些蠢蠢欲動的公子哥可以放心大膽來提親。

久而久之,給額頭貼“花黃”的做法在民間流行起來,各階層少女爭相模仿,民間就以“黃花閨女”來指代未出嫁的少女。

古代少女為什麼稱作“黃花閨女”?是怎麼由來的? 第2張

黃花閨女

南北朝時期,有一首著名敍事詩《木蘭詩》,描述了花木蘭(412年——502年)女扮男裝後,替父從軍,繼而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然後凱旋歸來,受到鄉親熱烈讚揚的故事。詩中有這麼一句: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這句詩是描寫花木蘭在代父從軍前,過着那種無憂無慮的少女生活。她每天要坐在窗前梳頭,把鬢角的秀髮整理得柔順光亮,對着鏡子給額頭上貼上象徵少女身份的花黃。

從此詩看,這時期少女貼花黃已經相當普遍,對花木蘭這樣的普通少女來説,也成為她每天的必做之事,跟現代女子每天要描眉塗口紅是一個道理。

古代少女為什麼稱作“黃花閨女”?是怎麼由來的? 第3張

但“黃花閨女”的由來,並非花木蘭所創,而是跟南北朝劉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363年——422年)的女兒壽陽公主有關。她比花木蘭早出生30多年,經過她的傳播,黃花閨女一詞被逐漸確定下來。

壽陽公主在我國民間素有“花神”的美譽,擁有沉魚落雁的姿色,性格又活潑好動,成天喜歡跟一羣宮女在皇宮中追逐玩耍。某天,她玩累了,香汗淋漓,就索性躺在亭子下的長凳上休息,西風把許多黃燦燦的梅花吹落下來,正巧有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額頭,因為額頭有汗珠,梅花被粘住了。

經過汗水浸漬後,壽陽公主的額頭出現了一個梅花形狀的印跡,怎麼擦也擦不掉。母后看到女兒額頭的梅花印跡後,覺得很漂亮,更增加了女兒的嫵媚動人,所以,就建議女兒保留下去。

然而,三天過後,這個印跡還是消失了。為了讓額頭重新出現可人的梅花印跡,增加自己的千嬌百媚,壽陽公主就索性每天摘幾瓣梅花貼在額頭,做裝飾用。宮女看到壽陽公主如此美麗動人,於是,紛紛效仿。這個做法很快從皇宮傳向了民間女子,併成為常態。

到後來,因為梅花只在寒冬臘月才開放,平時又見不到,所以,民間女子腦洞大開,凡是在每個季節能見到的那些黃燦燦的花兒,都會摘來貼在額頭,來增加自己的妖嬈嫵媚。

如,迎春花,刺玫花,菊花,桂花,金盞花,等等,都成為待嫁少女用過的裝飾物,但姑娘們用得最多的還是梅花和菊花。因為它們都有堅貞、高潔的美好寓意。

又到後來,姑娘們採集來這些黃色花朵,曬乾後研成粉末,製作成天然顏料,把紙片或樹葉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後染成黃色,貼在自己額頭、臉蛋、鼻尖、下巴、嘴角等部位,以彰顯自己的愛美之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