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最後的四位大臣相繼去世,蜀漢已經無力迴天

最後的四位大臣相繼去世,蜀漢已經無力迴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逐鹿中原。到208年的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對於蜀漢來説,在公元263年被曹魏消滅,既是偶然,也是一種必然。其中,偶然主要體現在鄧艾偷渡陰平,奇蹟般的兵臨成都,而必然則是因為在蜀漢後期,因為人才的凋零和匱乏,促使蜀國已經搖搖欲墜了。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四位大臣去世後,蜀國已經無力迴天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四位大臣分別是誰呢?

一、諸葛亮

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為奪回荊州,親率大軍伐吳。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劉備撤退至永安。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不久之後,劉備去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在劉備去世的時候,蜀漢已經來到了滅亡的邊緣了。彼時,蜀漢不僅有來自東吳和曹魏的威脅,還有南中等地的叛亂需要平定。並且,因為夷陵之戰的巨大損失,蜀國已經元氣大傷了。但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僅挽救了風雨飄搖中的蜀漢,更先後五次北伐中原,反而讓曹魏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從而客觀上延長了蜀漢的存在時間。

最後的四位大臣相繼去世,蜀漢已經無力迴天

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來説,最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54歲。在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劉禪沒有設立丞相一職,這是蜀漢已經沒有諸葛亮這樣出將入相的人才了。一定程度上,放眼整個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這樣的全面人才,無疑是屈指可數的。所以,諸葛亮的去世,自然是蜀漢的巨大損失,也導致匡扶漢室的目標基本上沒有實現的可能了。當然,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去世之前,也為蜀漢培養了多位人才,這成為蜀漢可以在諸葛亮去世後,又堅持了30年左右的重要原因。

二、蔣琬

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人。蔣琬最初隨劉備入蜀,因其不理事務,惹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説下才免於一死。後重獲啟用,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累官丞相長史兼撫軍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成為諸葛亮的繼承人。在此基礎上,蔣琬被後主劉禪拜為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執掌蜀漢大權。對於蔣琬來説,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諡號“恭”。

在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上下顯然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不過,在這個混亂時刻,蔣琬冷靜沉着,確保了蜀漢內部的平穩。在蔣琬執掌大權期間,蜀漢的國力得到了恢復,並繼續襲擾了曹魏。當然,因為在整體能力上依然比不上諸葛亮,再加上蜀漢和曹魏之間實力的拉大,蔣琬在位時的蜀漢,主要還是以自保為主。比如蔣琬想要從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就沒有得到蜀漢朝廷的採納。

三、董允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東漢末年,其父董和跟隨劉璋,擔任益州太守。劉備冊立太子劉禪,以為太子洗馬,後為黃門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輔國將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擔任大將軍費禕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前,擔心後主劉禪年紀尚輕,缺乏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又認為董允為人正直、是非分明,於是想委任他負責處理皇宮內的事務。其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郭攸之、費禕、董允之名,希望劉禪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

最後的四位大臣相繼去世,蜀漢已經無力迴天 第2張

不久,諸葛亮任命侍中費禕為丞相府參軍,隨從北伐;於是董允為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統率宮中宿衞親兵。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董允沒有跟隨諸葛亮北伐中原,但是,留守後方的董允,不僅能夠規勸後主劉禪,還能夠壓制黃皓等奸臣。因此,董允在蜀漢朝廷中的作用,無疑是不可小覷的。比如在董允去世後,黃皓掙脱束縛,開始禍亂蜀漢朝政,乃至於到了蜀漢後期,大將軍姜維都不是黃皓的對手。凡此種種,都體現出董允去世對於蜀漢的不利影響。

四、費禕

最後,費禕(?-253年2月),字文偉,江夏(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當然,除了在出使東吳上獲得了不錯的表現,費禕更大的才能,還是體現在治理蜀漢上。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費禕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封成鄉侯。費禕主政時,與姜維北伐的主張相左,執行休養生息的策略,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

費禕性格謙恭真誠,頗為廉潔,家無餘財。後為魏降將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一定程度上,在一些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看來,費禕不死,蜀漢不滅,也即在費禕被刺殺之後,蜀漢再也沒有堪稱宰相的人才了。對於大將軍姜維,雖然能夠率兵打仗,卻不懂朝政,更缺乏治國的才能。綜上,在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這四位宰相之才去世後,蜀漢只能靠姜維一人苦苦支撐了,而就姜維這位武將,自然難以支撐本就弱小的蜀漢。所以,在這四位大臣去世後,蜀國可謂無力迴天了,也即其滅亡只是時間上的早晚問題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