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商鞅開始深得皇帝的重用,最後是因何被處死的?

商鞅開始深得皇帝的重用,最後是因何被處死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8.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商鞅是 戰國時期衞國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他見衞國勢弱,就到魏國,求事於魏相國公叔痤,並做了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見他是個賢才,推舉他為中庶子,一有大事,公叔痤總要與商鞅一起謀劃,並總是成功,痤很器重他,欲引薦他做更大的官。只可惜痤不久得了重病。戰國初期,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説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受到貴族誣害以及秦 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其在秦執政十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使秦國長期凌駕於六國之上,公元前前340年,商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國,魏將公子昂原是商鞅在魏國時的朋友,商鞅就請公子昂和談,公子昂顧及友情毫不懷疑,結果商鞅在會談後生擒魏將公子昂,趁機大破魏軍,迫使魏國交還過去奪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説:“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商洛鎮)15個邑,號為商君。

儘管商鞅在前期取得很大的持久,也深得皇帝的重用,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實在令人不解。

就秦國而言,雖然殺了商鞅,可並沒有改變商鞅的法令。所以,在弱肉強食的諸侯混戰中,在慘無人道的“霸道”思想指導的秦國,能一掃羣雄而獨霸天下就不難理解了。接着而來的問題是,當把所有的對手都殺光之後,自己卻成了自己的對手。這也弄得秦始皇直髮神經。一會兒修城,一會兒焚書坑儒,無非是想着這霸道的天下永遠霸道下去!可是蒼天有好生之德,秦王朝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後人作詩道;“坑灰末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不管怎樣,秦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被後來的統治者作為反面材料,例如西漢時的賈誼,雖然寫出了名篇《過秦論》,但文采歸文采,他的結論就未必正確,他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有缺陷。秦朝在二世胡亥手裏很快滅亡,原因出在秦壽公犯有路線性錯誤:急功近利。這就是根源!這反倒符合老子哲學;大器晚成.即俗話説來得快的去得快。

商鞅開始深得皇帝的重用,最後是因何被處死的?

而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中認為商鞅用膚淺的帝王之術取悦秦孝公、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走門路這些不光彩手段獲得重用後,在秦國國內採用近乎“暴力”的手段進行快速改革、處罰公子虔、欺騙公子、不聽趙良的勸告,這些足以證明他是個刻薄少恩的人。班固認為商鞅變法造成百姓貧富懸殊加劇以及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安定。他還批評商鞅鼓勵發動戰爭,致使橫屍遍野、生靈塗炭。

商鞅開始深得皇帝的重用,最後是因何被處死的? 第2張

商鞅嚴格執法、濫用酷刑的行為招致普遍的怨恨,西漢的儒生也認為商鞅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舊唐書》甚至將商鞅評價為酷吏。這應該就是他最後被自己指定的法律害死的原因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