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奇聞異事 > 趣聞: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明代 本意為反腐

趣聞: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明代 本意為反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閲讀: 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清原版《茉莉花》

  寄託反腐倡廉意

在歷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對貪污腐敗最深惡痛絕的一個。為懲治官員腐敗,他不惜使用嚴刑峻法整頓吏治。一日,明朝的重臣常遇春、徐達和沐英聚會。在聚會中,他們想到現在戰戰兢兢的朝堂生活,不禁感慨萬分,便用花鼓戲的調子即興唱起了歌謠。這歌謠中的歌詞便是徐達根據他們聚會的花園裏的三種花現場編寫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鈎兒芽,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歌詞中所提到的3種花分別代表了名、利、權。茉莉諧音“沒利”,意思是説要看輕名;金銀花指金銀財寶,但在開花時花上卻帶着一個鈎兒,如果你要取金銀財寶就要付出代價;而玫瑰象徵富貴,我“有心來採”,但卻怕“刺兒把手扎”。這首歌很得朱元璋的歡心,也受到同樣痛恨貪官污吏的老百姓的擁護,於是就在大明帝國廣泛傳唱開來。

趣聞: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明代 本意為反腐

 漂洋過海《茉莉花》

  第一首流傳海外的中國民歌

“我從未見過有人能像那個中國人那樣唱歌,歌聲充滿了感情而直白。”

18世紀末期,一位初至中國的英國年輕人,在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記錄下他初聽到中國民歌《茉莉花》時的激動心情。

這位英國人名叫約翰·巴羅。1792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自己的表兄馬嘎爾尼勛爵率使團以賀乾隆80大壽為名出使中國。約翰·巴羅是使團的財務總管,後來擔任了馬嘎爾尼的私人祕書。

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是歐洲第一次向中國派遣正式的外交使節,雖然由於中英雙方世界觀不同,未能達成外交上的共識,卻無意中促成了《茉莉花》 與歐洲的一段奇緣。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就史料記載來看,最初將《茉莉花》引入歐洲音樂界的,應該是惠特納。但是惠特納在正式推出《茉莉花》之前,按照當時西方的音樂規則,為它配上了歐洲風格的引子、尾聲和伴奏,這樣一來,誠如約翰·巴羅所言,就“再也不是中國樸素旋律的音樂標本了”。

和惠特納不同,約翰·巴羅對於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更感興趣。在回憶這段中國之行的專著《中國旅行記》中,他詳細地記載了乾隆年間中國的民情風俗、婦女家庭、宗教信仰、繪畫建築、語言文學、天文曆法、農村面貌等方面,簡直可以稱得上當時最全面的一本“中國百科全書”。

據我國音樂理論家錢仁康先生考證,《茉莉花》是“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在這一點上,約翰·巴羅功不可沒。正是他在歐洲音樂史上最早對《茉莉花》採用五線譜記譜並翻譯了英語歌詞,才使得乾隆年間《茉莉花》 的完整曲調得以保存下來,並在短短三四年間,廣泛在歐洲各國流傳,甚至有了英、法、荷、德等不同文字的版本。在19世紀德國、英國、丹麥、美國等西方音樂家所編著的音樂史著作和音樂曲譜中,巴羅記錄下的《茉莉花》均被作為東方音樂的典型加以介紹。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