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国学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贾政凭什么解决贾赦继承荣国府?

《红楼梦》贾政凭什么解决贾赦继承荣国府?

来源:安安历史网    阅读: 8.5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的荣国府到了第三代时,继承权明显出了变故。那么贾政凭什么解决贾赦继承荣国府?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读书人很明确的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嫡长子贾赦继承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的将军,却搬到一墙之隔、由荣国府旧园间隔出来的大宅中居住,且独立门户。

本应该由贾赦继承、居住的敕造荣国府,由没有爵位继承权的贾政居住不说,还成了荣国府的第三代当家人。

按说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爵产敕造荣国府和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都应该由贾赦一肩挑,就像他的父亲贾代善,或者宁国府那边一样。

所有人都看出荣国府继承的“不同寻常”,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红楼梦》贾政凭什么解决贾赦继承荣国府?

比如,实际上贾赦不是贾代善和贾母嫡子,贾政才是。

贾政继承敕造荣国府成为当家人,源于他是嫡子。

比如,贾母偏心小儿子,执意和贾政住。等到贾母死了,贾政一家才会搬家出去,还给贾赦长房。

未来荣国府还要完整的由贾赦长房继承,贾琏、王熙凤才是主人……

这两个说法最普遍,看似有道理,其实完全站不住脚。

首先,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明确了贾赦、贾政都是贾母所出,不存在贾赦是庶子的事实。

至于套用曹雪芹现实生活云云,也不符合小说的设定,强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其次,贾赦既然是嫡长子,他的继承就应该有保障。

看似只有贾母偏心一个原因了。但这个说法更站不住脚。

荣国公世袭是具有最高法律约束力的继承权,只有皇帝才能决定和改变,贾家任何人都无权更改。

嫡长子贾赦作为继承人,除非出现意外,否则就应该由他一人继承。

贾家没有任何人可以、也不敢私自决定分配贾政作为当家人,掌家荣国府。

荣国公和贾代善能决定由谁做继承人,而不可以将世袭分开。贾母更是没资格决定她想和谁住。

贾赦袭爵,贾母就要和嫡长子居住在敕造荣国府内。

贾政一家必须像叔叔贾代儒他们那样搬出才是。因贾母偏心而住在敕造荣国府,做荣国府当家人这种事根本不存在。

理顺了以上的法理事实,再看贾政作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敕造荣国府还将继承给子孙这种“不合常理”情况,就知道完全不是贾家能够决定,肯定要获得合法权益。

关于贾政合法继承了敕造荣国府这件事,曹雪芹通过几件事做了交代。

一,赵姨娘谋害贾宝玉,给贾环创造继承利益;

二,平儿说王熙凤他们终究要回去贾赦那边;

三,邢夫人说王熙凤在王夫人家里……都能证明贾赦在继承爵位时,失去敕造荣国府和荣国府当家人的继承权,被贾政获得继承权。

读书人至此要想解释和理解贾赦袭爵,贾政当家的事实,就不能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强行套用。而是要继续从原文中寻找线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荣国府如今“不合理”的继承局面。

曹雪芹在铺垫情节时,最大的好处是一切问题都有答案和伏笔。荣国府的继承“意外”也不例外。

(第二回)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贾政无爵却“鸠占鹊巢”,并且还拿到最大好处当家“荣国府”,让贾赦退避三舍……果然发现了皇帝插手荣国府第三代继承的线索。

我们细看“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段故事,就提到了贾代善死前上遗本,皇帝下旨袭爵的情况。这是其他几代和宁国府继承所没有的。

贾代善死后,根本不需要皇帝亲自让贾赦袭官,只需要按部就班走程序就可以了。

可原文不但说皇帝让贾赦袭官,还提到贾政被皇帝赐主事入部学习。

《红楼梦》贾政凭什么解决贾赦继承荣国府? 第2张

此后贾政不但没搬出荣国府让给贾赦,还成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继承敕造荣国府。无疑是皇帝给予他了合法继承权。

导致荣国府如今贾赦袭爵,贾政当家的,正是皇帝的插手。

荣国公世袭从第三代开始,将是长房袭爵,二房继承爵产,两房分治。

曹雪芹还借“贾赦字恩侯,贾政字存周”这两个名字,给出具体的解释。

贾赦字恩侯,因犯错失去继承权,本该由贾政继承。

贾代善死前不忍大儿子一无所有,才上遗本请求皇帝开恩。

皇帝便下旨让贾赦爵位,但爵产和敕造荣国府被剥夺,交由贾政分袭。

贾政字存周,一如当初周文王次子周武王取代嫡长子伯邑考一般,取代贾赦当家荣国府,名正言顺。

据此,荣国府第四代继承人,贾琏将继承荣国公世袭二等爵的将军。敕造荣国府将由贾宝玉世袭继承,成为荣国府的第四代当家人。

只可惜贾家最终抄家,没等到下一代的继承。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