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有关这篇的历史百科

《小石潭记》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小石潭记》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2021-03-04
《童心说》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童心说》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龙洞山人叙《西厢》[1],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
2020-12-19
《史记·李广列传》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史记·李广列传》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
2021-03-05
《愚公移山》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愚公移山》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2021-03-06
中国智慧故事之儒士儒服,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中国智慧故事之儒士儒服,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儒士儒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庄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谒见鲁哀公。鲁哀公嘲讽他说:“鲁国多的是儒士,却很难找到先生的门徒。”“不对!”庄子说,“实际上,鲁国的儒士很少。”鲁哀公哈哈笑着......
2020-12-02
《桃花源记》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桃花源记》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2021-03-06
中国寓言故事之献鸠放生,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献鸠放生,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献鸠放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
2020-11-30
中国智慧故事之猎人被吃,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中国智慧故事之猎人被吃,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猎人被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动物中,鹿怕豹,豹怕虎,虎又怕罴。罴披头散发,就像人一样站立,气力特别大,又最能伤害人。楚国南方有个猎人,能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有一天,他带着弓箭、罐子和......
2020-12-02
中国寓言故事之各有所长,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各有所长,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各有所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2020-12-02
中国智慧故事之獐鹿之辨,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中国智慧故事之獐鹿之辨,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獐鹿之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宋时,有个名人,他既是诗人又是当时的丞相。他就是王安石。他有一个儿子叫王雾,从小就很聪明。在王雾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一......
2020-12-02
中国寓言故事之药商竞富,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药商竞富,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药商竞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
2020-12-02
《前赤壁赋》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前赤壁赋》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
2021-03-04
《洛神赋》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洛神赋》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2021-03-06
中国寓言故事之不曾杀陈佗,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不曾杀陈佗,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不曾杀陈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县官......
2020-12-02
《谏逐客书》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谏逐客书》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
2021-03-05
中国寓言故事之涸辙之鱼,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涸辙之鱼,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涸辙之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
2020-12-02
中国寓言故事之三人成虎,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三人成虎,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人成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
2020-11-30
《史记·项羽本纪》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史记·项羽本纪》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
2021-03-05
中国寓言故事之真假《圣教序》,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真假《圣教序》,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真假《圣教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代有位学者名叫石才叔,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平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且收藏着许多图书的古迹珍品。其时,文彦博在长安做统兵官,他听说石才叔家......
2020-12-02
《滕王阁序》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滕王阁序》的原文是什么?这篇古文该如何理解呢?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