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為什麼不派出一人出戰華雄?

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為什麼不派出一人出戰華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華雄連斬關東諸侯數員大將,曹操因為這個原因不能派將出戰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解析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當時的情況,華雄打敗孫堅後,追到聯軍的大寨前向眾諸侯挑戰。

聯軍先派出了袁術的驍將俞涉,又派出了韓馥的“上將”潘鳳,只不過這兩個人只走了幾個回合就被華雄斬殺。

這時袁紹非常懊惱地說了一句:“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緊接著關羽就站出來了。

當然我們知道後面關羽“溫酒斬華雄”立了大功,那麼問題是,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比如夏侯惇和夏侯淵,這兄弟二人的武藝在三國二十四武將中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位。就算稍遜華雄一籌(因華雄幾乎是被關羽秒殺,再加上沒有留下明顯長臉的戰績,因此未進入二十四武將之列),二人想全身而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派出一人出戰呢?

其實這裡面還是很有講究的,十八路諸侯雖然有遠有近,有強有弱,但是加起來的整體實力還是要超過董卓的,畢竟是集合了關東冀、幽、青、徐、揚各州的精銳,打敗董卓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為什麼不派出一人出戰華雄?

所以怎麼打、功勞怎麼分還是有講究的,頭功自然讓實力強勁的諸侯來拿,小諸侯得先靠邊站。

華雄雖然一時佔了上風,但是眾諸侯並沒有將他放在眼裡,在眾諸侯眼中,華雄就是一個帶數字的戰功。

那麼誰的實力最強呢?誰最應該先拿這個頭功呢?按理說應該是盟主袁紹。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打董卓其實打的就是經濟,打的就是兵糧。袁紹從渤海而來,雖然兵力很強,大概有三萬人,但是一個渤海郡再加上路途遙遠,顯然在糧草上很難供給,所以還得仰仗產量大區的諸侯。

漢末時產糧食最多的就是冀州和淮南,所以得先緊著這兩個諸侯來拿頭功。

冀州的諸侯是韓馥,淮南的諸侯是袁術,袁術總督糧草,韓馥又是袁家的門生,所以得讓袁術先派人出戰,袁術的驍將俞涉三合被殺,就輪到韓馥,所以第二個出戰的就是韓馥的上將潘鳳。潘鳳被殺之後,下一個輪到的就是盟主袁紹,但是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沒在,相當於自動棄權。

這時候該誰出場了呢?論實力應該是北平太守公孫瓚,公孫瓚帶來了一萬五千精兵,別看和袁紹差了一半,這可是邊防軍,對戰的可是北方的匈奴,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所以這時候該輪到公孫瓚了。

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為什麼不派出一人出戰華雄? 第2張

公孫瓚手下其實也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大將,當然他本人的武藝是不錯的,但是以一個諸侯的身份出馬去打一個小小的華雄有些掉分,所以關羽就站了出來,劉備的平原縣是公孫瓚幫助搞下來的,這次劉備兄弟參與會盟也是依附於公孫瓚,關羽代表公孫瓚出戰也算合適!

不過呢,這事惹得袁術不高興了,如果沒有之前袁紹給劉備設定座位,關羽出戰倒還合適,但是劉備坐下了這個位置,也算是一方諸侯了!論資排輩得排最後了。

袁術因為一開始自己供著糧草,讓孫堅立了頭功,這次拿二血又沒拿成,心裡正鬱悶呢,突然間冒出這麼一個,較真的講還不是公孫瓚的人,在袁術看來,這就是赤裸裸插隊搶功,還有沒有道理講啊?

這就好比幾個大咖聚會,坐在末席的這位勉強能湊到這桌,不讓你坐這你也說不了什麼!這時上了一道硬菜,大咖們都互相謙讓,誰都沒動筷子吃呢,這時坐在末位的這個突然說你們不吃我就不客氣了,端過來就吃,你說氣不氣人?

所以袁術很生氣,非常氣惱的說:“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袁術生氣是有道理的,當然最後還是曹操出來打了圓場,讓來讓去其實很沒意思,再死幾個人就會傷了聯軍的士氣,曹操看關羽器宇軒昂,是個厲害的主(很可能是當年剿滅黃巾軍的時候,見過關羽的威風),殺華雄應該不成問題。

而且再這麼輪下去,一時半會也輪不到曹操,與其讓別人搶了頭功,不如做個人情。

以上就是曹操為什麼沒有派人出戰華雄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