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的商紂王為什麼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

歷史上的商紂王為什麼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有句老古話叫斬草要除根,商紂王的祖父、商王文丁囚禁過姬昌的父親季歷,選擇了直接殺掉,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為什麼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呢?

文丁殺死季歷

縱觀中國歷史,任何一個統治王朝,在其統治期間,內部都不乏有反動勢力。想要天下臣服絕不是易事,相反,多的是人想要取而代之。

商朝統治期間,也是如此。

就像商在不斷崛起之後,有了取代夏的想法一樣,周在不斷強盛起來之後,也有了取商而代之的可能。

因此,當週部落出了一個眼光、謀略和能力都“線上”的君主季歷的時候,當時在位的商王文丁就暗暗警惕了起來。

季歷是周人首領姬亶的第三個兒子,在他之前,姬亶還生下了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因此,若要論順位繼承,是絕對排不到季歷的。

歷史上的商紂王為什麼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

只是,三兄弟中,排行最小的季歷卻最是賢明,也最得父親姬亶的看重。而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在出生之時就顯現出了聖瑞之兆,姬亶認為,如果自己的後代中真的能出現“成大事”的人,那這個人一定就是姬昌。

因為有這樣的認識,在周部落下一代君主的選擇上,姬亶就更傾向於選擇季歷。畢竟,只有這樣,季歷的兒子姬昌才有成為周部落領袖的機會,才能帶著周部落去“成大事”。

姬亶沒有掩飾自己對孫子姬昌的高度看重,他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察覺到父親的這個想法之後,就主動跑去了當時被稱作“荊蠻”的吳越地區,還刺了文身,剪短了頭髮,表示不可再當國君。

就這樣,因為兩個哥哥主動相讓,季歷沒有任何阻礙地當上了周部落的君主。

從眼光、謀略和實力來看,三兄弟裡,的確是季歷要更勝一籌。他當上周部落的君主之後,很快就通過一系列舉措,帶領周部落獲得了快速發展。

在商王武乙統治期間,季歷治理下的周和商之間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季歷更是通過和商朝貴族通婚,學習商朝文化來表現出對商朝的親近,並和商王武乙“合作”,對周邊的戎狄部落進行了征討。也是這段時期,周族發展成了商朝西方的一個強大的部族。

後來,商王文丁即位,商朝和周族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眼見周族在季歷的帶領下發展成了一個強勢的部族,就連西方諸侯也盡數向其臣服,文丁恐懼季歷將取代他的位置,決心要先下手解決了季歷。

當時,文丁的地位遠在季歷之上,文丁徵召,季歷沒有充分的藉口也不得不應召。文丁就藉著封賞的名義,特地把季歷從周的都城召到了殷都,讓他進入到了自己的“主場”。

為了不引起其他諸侯的恐慌,動搖商朝統治的根基,一開始,文丁並沒有立刻殺死季歷。相反,他按照之前的說法,把季歷封為了“方伯”,承認了周是“方國中的老大”的地位。

但等過了一段時間後,文丁就找到了一個藉口,突然把季歷囚禁了起來,最後還把季歷活活餓死了。

商紂王放過姬昌

和商王文丁一樣,商紂王在位的時候,也因周強盛起來,對當時周的君主姬昌十分忌憚。

那個時候,商紂王已經傳出了殘暴的名聲,而西方的周族,姬昌卻因實行仁政吸引了眾多賢達投奔。兩位君主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商紂王打算效仿祖父文丁,像他當時解決季歷一樣解決姬昌。於是,在姬昌的鄰居崇侯虎因嫉妒而誣陷姬昌有反心的時候,商紂王就順勢把姬昌囚禁了起來。

只是,商紂王囚禁了姬昌長達七年,卻始終是“囚而不殺”,最後還放了姬昌自由。姬昌不但沒有死在商紂王的手上,反而還能在休養生息之後,帶兵滅了商朝,建立起了周朝。

商紂王完全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內憂外患、囚而不殺

商紂王沒有殺死姬昌反而放過了姬昌,這是他最大的決策失誤。但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卻也有一定的“苦衷”。

歷史上的商紂王為什麼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 第2張

商王文丁之所以能夠在囚禁季歷不久後,就隨意找了個藉口把季歷殺死,是因為當時商朝正處在平穩發展、相對安定的時期。即便周族因為領袖之死開始反撲,那時候的商朝也完全可以憑藉更強的軍事實力,將周族鎮壓下來。

這也是商王文丁敢於直接殺死周族君主季歷的重要原因。

但到了商紂王時期,商紂王卻不再具有商王文丁那樣的底氣。這與當時商朝長期陷入戰亂,商朝國力嚴重下降有很大的關係。

在囚禁姬昌的時候,商紂王統治下的商朝已經與有反叛之心的東夷展開了多年的戰爭。而因為多年征戰,商朝的國力也有了嚴重的損耗,內部也漸漸對商紂王執意討伐東夷產生了不滿。

簡單來說就是,那個時候,商紂王正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實在是不想再因殺死姬昌而迎來周族的強勢反撲,讓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甚至是“多線作戰”的風險。

事實上,商紂王有如此顧慮也有一定的道理。當時,商紂王因為行事殘暴,並不是各諸侯心中可以追隨的明君,有反心的諸侯不在少數。

除已經反了的東夷外,西邊的周族和南方的楚人也都在蠢蠢欲動。一旦周族因姬昌之死加入叛亂的隊伍,南方的楚人也很可能打著“渾水摸魚”的主意舉起反旗。

商紂王實在不想也不敢看到這樣的場面,因此,7年間,他對姬昌一直是“囚而不殺”,不敢像商王文丁一樣那麼“乾脆”。

對姬昌實行“囚而不殺”的方針,在當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放過姬昌,商紂王的確是下了一步臭棋。

商紂王將姬昌長期囚禁起來,未嘗沒有打著“平定東夷之後,就來對付姬昌和周族”的想法,而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商紂王心裡還是對姬昌和周族有所輕視的。

因為他認為討伐東夷要比解決姬昌更有意義。所以後來,當姬昌摸清楚商紂王的心理,利用他的“自大”,在他面前做出了忠誠、臣服的姿態的時候,商紂王就漸漸對姬昌消除了戒心。

再加上當時周族極力營救姬昌,想方設法向商朝施壓,為了西部的穩定,商紂王就決心要把“忠誠”的姬昌放回家。這樣一來,藉著東夷牽制、消耗商朝國力的大好時機,姬昌也帶著周人強勢崛起。最後,姬昌滅了商朝,建立起了周朝。

商紂王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姬昌,固然與當時商朝國力下降,無法在攻打東夷的同時與周族為敵有關,但歸根到底還是商紂王輕視了姬昌以及他背後的周族。所以,商紂王把對付姬昌放在了攻打東夷之後,後來還為了穩定西部,更好攻打東夷而放了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