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很多人都疑惑,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其實這個問題,用那句已經被用爛了但是卻依然是真理的名言就可以概括——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永遠的只有利益。

很多人覺得劉備打孫權是失策,其實未必。劉備在戰爭中所犯下的問題,更多的是戰術上的問題,而非戰略上的問題。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換成你當蜀漢皇帝,你也忍不了——荊州的丟失絕不僅是關羽一人的死亡,更意味著國家一半的國土、人口和稅賦來源的淪陷。如果就這麼一口氣吞下去,你還怎麼當這個老大?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第2張

因此,劉備的問題在於他戰爭的發動或許過於貿然,而且架勢拉得太大,最終扯著蛋了。但是作為一個軍事集團乃至一個國家,吃了這麼大的虧,你讓它完全不表態,那確實太不可能了。

那麼在夷陵之戰慘敗以後,諸葛亮為什麼要立刻和孫權修復關係呢?也很好解釋,還是利益問題。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第3張

蜀漢本身根基就不甚牢靠,在三年內連打兩場大敗仗、皇帝都死在了永安的條件下,其內外環境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出師表》裡那句“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不僅是在形容二十一年前的荊州之戰,用來體現猇亭之戰後的蜀漢局勢也未嘗不可。

在這個時候,如果諸葛亮再頭鐵著要和孫吳決一死戰,那就不僅僅是不識時務的問題,是根本沒有政治頭腦了。作為國家的執政,他能做的只有和孫權結好(和曹魏沒這個可能),好好休養生息。

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為什麼迅速和好了? 第4張

那麼孫權為什麼就同意和蜀漢修好呢?原因也很簡單,儘管孫吳的實力已經超過蜀漢一截,但是在曹魏面前還是個鐵弟弟。而就在夷陵之戰結束後不久,曹丕就派出三路大軍進攻孫權。面對這樣的局面,孫權也不能拖大,必須保證自己西部邊境的穩定

因此,兩個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政治家就在劉備死後迅速達成一致,實現了吳蜀兩國之間四十年的和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