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光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名將雲集的唐朝,有一位堪稱最有爭議的戰將,一方面他曾經是位義薄雲天的義士;但另一方面是,他後來竟有兩次背叛其主,讓後世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不過最終讓他留名於世的,卻是他在臨死前說了句話,變成了一個成語。也就是說,他一生不管功過如何,是義人還是叛徒,反正死時造一成語出名了。那麼此人誰?他究竟有什麼義舉?後來又背叛了誰?他做為一介武夫,怎麼還會造成語?欲知詳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一、義薄雲天,一人救雙將

此人名叫張光晟,唐朝京兆盩厔(音zhouzhi,今陝西周至)人。關於他的家世出身,史書記載不詳,《舊唐書》上只說了四個字:“起於行間”。唐朝名將如雲,如果不是他做了下面的兩件事,也許不會被人記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成名的機會。但是他做了,而這兩件事可謂是義薄雲天,他一人救雙將,被後人傳為美談。而之所以被傳頌,是因為他救的這兩個人都是大唐赫赫有名的軍事將領,他們是曾經擔任過節度使的名將王思禮和辛雲京。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756年六月,唐軍同叛軍展開了一場著名的戰爭即靈寶大戰。此戰中,名將哥舒翰率領的20萬大軍被叛將崔乾佑用計伏擊而大敗,哥舒翰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他也投降了安祿山。

當時唐軍在大潰退之時,擔任先鋒的步兵統領王思禮的戰馬被敵軍流箭射死,他摔倒在馬下,狼狽不堪。因為武將都身穿盔甲,十分沉重,失去戰馬,將意味著什麼他當然知道。尤其是,己方軍隊正在潰逃之中,他一身將軍打扮,更容易被敵軍認出。正在危急關頭,突然過來一個年輕的騎兵,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將軍。王思禮感激之下正要問對方的名字時,那年輕騎兵便迅速消失在亂軍之中了……

王思禮將軍在危險之際因得到一匹戰馬而逃生,之後他每每想到那次絕處逢生,都尤為感動。他一直想找到那個救命恩人報答他,但一直沒有找到,不知道他究竟是誰。

三年之後,為平定安史之亂而戰功卓著的王思禮,官拜司空兼河東節度使,成為顯赫的朝廷大員。此時他的一個部下叫辛雲京的任代州刺史,因得罪了一些人,被人多次在王思禮面前告狀,王思禮大怒之下要處理辛雲京。辛雲京被嚇得不知所措時,他麾下的一名小軍校走了出來,說,“將軍莫要驚慌,在下曾經幫過王司空一個大忙,過去從未提起此事,是為施恩不圖報也。今將軍有難,在下願前往王司空處,為將軍說之!”

這位小官便是當年救王思禮的張光晟。當他出現在王思禮面前時,王思禮立即認出他正是自己晝思夜想的恩公!頓時他感動的淚如潮水,拉著張光晟的手說:“吾有今日,子之力也。求子頗久,竟此相遇,何慰如之?”

可見到你了,找得我好苦也!於是張光晟說什麼王思禮都答應,辛雲京這事算個啥,肯定是有人嫉妒他故意詆譭他的,他沒有事了!然後王思禮贈給張光晟不少錢財,而且二人還結為兄弟,又提拔張光晟當了官,“即日擢光晟為兵馬使,累奏特進,試太常少卿,委以心腹”。

還沒完,張光晟這下幫了辛雲京的大忙,辛雲京豈能不報答他?後來辛雲京也因功被朝廷任命為河東節度使,他又推薦張光晟為代州刺史。這下,默默無聞的張光晟得到兩位大人物的幫助,迅速走向歷史舞臺,開始了他不同尋常且充滿爭議的一生。

二、張光晟戰回紇為國立功

張光晟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中具體做了什麼貢獻,史書沒有記載,但安史之亂之後,他開始有了顯耀的戰功。

我們知道,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付出了很大代價,但唐朝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當時是儘可能爭取外援,比如屢次到回紇借兵。為此,名將僕固懷恩還曾嫁女到回紇,並且有一女嫁給了登裡可汗。但是叛亂平定之後,回紇人自恃平叛有功,對唐朝態度變得十分蠻橫,經常到大唐邊境侵擾,而元氣大傷的唐王朝對此只能一味委屈忍讓。後來甚至發生了回紇入寇太原,縱兵搶掠的情景。當時的太原守將辛雲京就整天跟回紇人周旋,對他們很是反感。

後來辛雲京調走,由鮑防任河東節度留後、太原尹,此人“無武略”,震不了回紇人。於是778年正月,回紇人再次入侵太原,鮑防領兵與回紇兵在太原北的陽曲開戰,唐軍失利,被殺千餘人。接著回紇人在河東橫行無忌,獲得羊馬數萬,氣勢很盛。

回紇人簡直太無視我大唐國威了,仗著自己的一點功勞,就隨便欺負我們?於是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當時任代州都督的張光晟率軍同回紇軍幹了一仗,雙方在羊武谷展開了的激戰中,張光晟大破敵軍,回紇人灰溜溜狼狽逃竄。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第2張

此戰大大打擊了回紇人的囂張氣焰,大唐儘管歷經了劫難,但大唐還是大唐。此戰還有一個意義就是,他給回紇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後來回紇登裡可汗又欲東侵,其堂兄、宰相頓莫賀達幹進行勸諫,認為唐朝不可冒犯,不宜發兵。但登裡可汗不聽勸告,執意要犯唐,於是頓莫賀達幹利用大家對可汗的畏懼和不滿,發動政變殺掉登裡可汗自立。這也是張光晟羊武谷之戰造成的間接後果。

張光晟也因這次擊敗回紇人的戰鬥,走上了他人生之巔,被朝廷升任單于都護兼御史中丞、振武軍使等職。朝廷對張光晟可謂是十分器重,他也的確不負重望,鎮守邊防,盡職盡責。

三、張光晟人生的第一個爭議,濫殺回紇人

有一句話叫,過猶不及也。張光晟對回紇一戰,為大唐找回了尊嚴,並使回紇人之間產生分歧,導致其主登裡可汗被殺,讓回紇對唐朝產生敬畏,開始向大唐示好。

頓莫賀達幹殺掉登裡可汗自立為可汗後便遣使入唐,欲接受大唐冊封。此時在位的是唐德宗李適,德宗欣然接受,遂命京兆少尹源休出使回紇,冊封頓莫賀達幹為武義成功可汗。如此,唐與回紇便可以和平相處了,本是一件好事,但卻被張光晟給搞砸了。

回紇新主頓莫賀達乾的叔父叫突董,此時正在長安。突董這人也是囂張跋扈,仗著回紇人為唐朝平叛立了功,他在長安橫行霸道,“殖貨縱暴”,引起唐人的嚴重不滿。唐代宗一直很縱容他,當德宗繼位後,態度強硬,便命令突董帶著他的手下回國,實際上等於驅逐出境。突董倒也不敢抗命,帶著他那些嘍羅和多年來侵吞的大批財寶啟程。可是他驕橫跋扈之氣仍然不改,到了振武(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張光晟鎮守的地方,仍然胡作非為,他們在此滯留數月,“厚求資給,日食肉千斤……振武人苦之”,此君在此勒索老百姓,讓當地百姓十分苦惱,滿腹怨恨。是可忍孰不可忍!竟敢在我的地盤胡來?此時,張光晟再次出手了。

本來張光晟教訓一下回紇人就是了,可他卻乾脆來了個絕的,把人一鍋端了。他設了個鴻門宴,宴請突董和他的部下。當回紇人酒興正濃之時,伏兵突入,來了個大屠殺,一千餘人幾乎殺盡,只留了兩個人回國覆命。這一招確實太狠了點,因為畢竟此時回紇人正跟唐朝求和,兩國開始實現和平外交政策,你再給人來個大屠殺,確實說不過去,嚴重破壞了雙邊關係。

不過當時張光晟殺回紇人,也是有藉口的,他們確實在張光晟的地盤胡作非為,並且他也發現回紇人擄掠了中原女子,惹怒了他。還有,他實施大屠殺前也是湊請了朝廷的,只是朝廷沒有答應他,不過也沒有明確的反對,張光晟認為是朝廷默認了,於是就自作主張,來了個狠的。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第3張

這件事從性質上說是比較惡劣的,他破壞了兩國正在走向友好的程序。不過反過來說,此事也極大地震懾了諸國胡人,使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氣焰有所收斂。不過張光晟這次屠殺事件在當時卻激起了回紇的強烈反應,要求唐朝殺掉張光晟。為了維護好不容易才改善的兩國關係,唐德宗一方面遣使為“誤殺”之事道歉並賠償,一方面調任張光晟右金吾將軍。但回紇人仍怨恨不已,於是又降張光晟為睦王傅,改太僕卿。應該說,朝廷對張光晟的處理還是很照顧的,並沒有答應回紇人處死他。但是在張光晟看來,自己殺回紇人,完全是為國盡忠,卻被貶官奪權,心中很是不爽。

從此失去權力的張光晟留在京城,做了個有職無權的閒官,鬱郁不得志。

四、張光晟第一次背叛

張光晟被後世批判最多的就是他背叛朝廷。公元783年,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涇元兵變。這年十月,五千涇原兵冒著悽風冷雨到達首都長安,他們是奉命開赴東線戰場去討伐淄青節度使李希烈叛軍的。當時軍中士兵因朝廷犒軍不到位等問題產生不滿情緒,發生譁變,他們大肆擄掠京師府庫財物,並圍攻朝廷,唐德宗李適倉皇之間,棄京逃往奉天。

當時這支軍隊的統帥涇原節度使姚令言也控制不了局勢,於是在大家的鼓動下,他請來在京賦閒的太尉朱泚來主持大局。朱泚剛被免去鳳翔節度使,此時正鬱郁不得志,他在大家的攛掇下,突發異志,自立為帝。當時擁立他的代表人物裡就有張光晟。

不過張光晟擁立朱泚篡位也有一定爭議。因為當初他是反對朱泚自立的。前面說過,張光晟這人也曾是義薄雲天的人物,為大唐也是忠心耿耿的,他也不會輕易就叛唐。

兵變剛發生時,張光晟也加入了逃亡的行列。當他逃到長安西北角的開遠門時,突然意識到這次兵變的嚴重性:兵變是涇元的士卒發起的,如今皇帝逃走了,朝廷空虛,萬一有人趁亂稱帝怎麼辦?特別是,他想到了朱泚,朱泚曾在涇元任職,很得人心,如果大家擁立他稱帝,後果難以設想!此時他還完全站在大唐這一邊的。於是他隻身獨騎快馬加鞭,穿過整個長安城,來到位於京城東南角的朱泚宅邸,告知他皇帝逃亡的資訊,並勸朱泚也一塊逃亡。

本來朱泚也沒有篡位之心,此時他已經答應跟張光晟一塊逃走了。可就在此時,門前一陣大亂,涇元士卒已將朱泚府第團團圍住。

太出張光晟預料了。原來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在部下發動叛亂時,他知道無法置身事外,也立刻想到了老上司朱泚,有意讓德高望重的朱泚出來主持局勢。此時眾將士和姚令嚴一致擁立朱泚,讓其稱帝。皇帝誰不想啊?有這美事,朱泚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

張光晟本來想阻止這事的,但此時卻無力改變局勢,只能暗暗叫苦,於是想自己單獨逃跑算了,然為時已晚。如果他當時不多管閒事,不回來勸說朱泚一塊逃跑;或者此時他能再次逃跑,那麼他就不會背上叛唐的罪名了。但歷史給他開了個玩笑。此時,他不但沒有勸說朱泚成功,卻被對方反戈一擊,非要張光晟留下來幫助他稱帝。因為朱泚早看出張光晟這人義氣,你若器重他,他肯定會給你賣命。在朱泚的軟硬兼施下,張光晟不得不留了下來,成為擁立朱泚稱帝的一位重要人物。

不過張光晟既然忠於朝廷,怎麼說變就變呢?因為這時還有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是他最終促使了張光晟的叛唐。此人叫源休。

前面已經提到,當時張光晟在振武屠殺回紇人時,唐王朝正派人到回紇接受求和,派的這個人就是源休。當時源休表現出色,成功完成了使命。可他回國後卻受到了奸相盧杞的嫉恨,沒有得到朝廷的獎賞和升職,因此他對朝廷意見很大。此時,朝廷發生事變,源休就乘機想搞點事情,因此他就極力支援朱泚反唐。朱泚這人也很精,想稱帝,必須拉一幫哥們支援,尤其是德高望重之人的支援,比如他先後曾極力拉攏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名臣段秀實等,那麼名聲在外的張光晟如何逃脫?在張光晟想拒絕時,源休親自出馬說服了張光晟。源休和張光晟都是為唐朝做了很大貢獻的人,但二人都是正在鬱郁不得志之時,自然同病相憐。

於是,在事變後的第六天,朱泚在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張光晟等八人的扶持下,進入宣政殿,自稱大秦皇帝。這件事的發生有很大的偶然性。朱泚稱帝有點偶然,張光晟擁立他更是很偶然。

數日之後,朱泚便親自領兵圍攻唐德宗避難的奉天。當時張光晟以副元帥身份(姚令言為元帥)參與了對奉天的進攻。

五、張光晟的第二次背叛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朱泚叛軍沒有形成多大氣候,他們攻打奉天失利,退守長安。唐軍大舉反攻,以李晟為首的唐將成功收復了長安,唐德宗回朝,大唐遂安。在這個過程中,張光晟扮演了什麼角色?不錯,就是第二次背叛。第二次背叛的物件當然是新主朱泚。

不過張光晟的這次背叛仍存在爭議,在後來的《舊唐書·張光晟傳》《新唐書逆臣傳》《資治通鑑》《奉天錄》《唐國史補》等書的記載都有不少的出入。不過大致情況是這樣的,張光晟看大唐反攻勢頭很猛,眼見朱泚偽皇位難保,遂起了迴歸唐朝之意,本來嘛,他反唐也不是很情願的事情。於是他再次背叛其主,進行策反,幫助唐將李晟收復了長安。

這在唐朝看來應該是好事,但從他的新主朱泚這一方面看,當然是出爾反爾,是個叛臣了。不過張光晟這人還是講兄弟義氣的,他再次歸順唐朝之前,還親自把朱泚等人送出了長安。“光晟勸賊泚宜速西奔,光晟以數千人送泚出城,因率眾回降於晟”(舊唐書·張光晟傳)。

朱泚、姚令言等叛賊首腦人物被張光晟送出長安之後,叛軍群龍無首,但也不是全面潰退,還在進行小規模抵抗。此時的張光晟做了唐軍的內應,配合李晟解決掉了留在長安城內的叛軍。如果不是張光晟的策反,李晟攻下長安也不會那麼容易,所以張光晟對於唐軍收復長安的功勞還是有的。

張光晟:唐代最有爭議名將,曾曾義薄雲天又兩次背叛 第4張

不過問題就出來了。張光晟究竟是誰的人?說是李唐的人,你擁立朱泚稱帝,你是個叛臣;說你是朱泚的人,你又背叛了他投降大唐;但你投降就投降吧,還提前放走了朱泚等叛賊。這叫人捉摸不透。也許在張光晟看來,他想兩面討好,一方面再次歸順大唐,讓朝廷以最小的代價收復長安,以顯示他對大唐的忠心,我當時叛唐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此時我立功贖罪;一方面他似乎又不想在這個時候出賣朱泚、源休等人,因為畢竟朱泚對自己還是很器重很厚待的。我此時若把朱泚腦袋一割,獻給朝廷,肯定是奇功一件,但那不是我風格!所以向來講兄弟義氣的張光晟就先放走了朱泚之後才正式投降大唐。

也許這正是張光晟人格互相矛盾的地方,在對國家大義和兄弟義氣方面難以取捨,都想得到,結果都沒有得到。所以他的結局便是殘酷的:被唐朝處決!

張光晟投降唐將李晟之後,因為他的內應之功,很受李晟的賞識,李晟欲上書朝廷免去張光晟叛唐之罪,還經常帶他出席慶功宴,張光晟很是風光了一陣。但他不知命運之神已經悄悄對他舉起了屠刀。在一次宴會上,有個叫駱元光的人,此人時任華州節度使,也在收復長安中立下不小戰功,在李晟面前很有地位,他很看不起張光晟,於是在宴席上諷刺張光晟說:“吾不能與反虜同席!”,他憤而離席,回家去了。於是李晟“不得已,拘之私第,後有詔言其狀跡不可原,乃斬之。”

本來挺欣賞張光晟的李晟,卻因別人一句話而不得已殺了張光晟。這是張光晟的咎由自取?還是他的悲劇?後人為此爭論不休……

張光晟在被殺之前,痛定思痛,說了一席話,以警示後人。他的最後遺言是:“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這就是成語“一不作,二不休”的來源。意思是,做事情,要麼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這可是張光晟以生命為代價總結出的人生格言。如果他當初不叛唐,當然也不會落到這個下場;反之,他既然叛唐,就一叛到底,也不會就這樣被窩囊地斬了頭,落了個兩頭不是人。總之張光晟從義薄雲天,到國之棟樑,到國之叛賊,一生爭議頗多,千秋功罪只有任人評說了。不過他死前的一句話演繹成一句成語,讓他留名於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