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呂不韋服毒自盡的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呂不韋服毒自盡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呂不韋可謂一代傳奇商人,這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進入戰國時期以來,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逐漸激烈,為在兼併之戰中取得勝利,各國國君紛紛尋覓文治武略之人才。由此湧出了一批優秀的治國之才,周旋於各國之間,蓄勢而待發。

呂不韋,便是這批治國之才中頗具盛名的一個。

司馬貞曾經如此形容過呂不韋的一生:“不韋釣奇,委質子楚。華陽立嗣,邯鄲獻女。及封河南,乃號仲父。徙蜀懲謗,懸金作語。籌策既成,富貴斯取。”

歷史上呂不韋服毒自盡的真相是什麼?

呂不韋原本是經商出身,但他深知扶植一個君主帶來的利益,他選擇了幫助當時在趙國為質的安國君之子,異人,回到了秦國。更是將自己寵愛的姬妾獻給了他。

後來異人成功繼位皇帝,呂不韋因有功受封河南之地,封號仲父,其榮譽之高,朝廷上下少有人可比。

《史記》:秦王立一年,薨,諡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為莊襄王。莊襄王所母華陽後為華陽太后,真母夏姬尊以為夏太后。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這段史料便記載了,當時異人(子楚)登基為莊襄王,尊奉其母為太后,而後封呂不韋為丞相、文信侯的局面。

呂不韋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的成就,並不單單是因其才華。若是要論才能之高低,六國之中能勝他的也是存在的。他能夠一度成為秦國的重臣,更多是受益於當時的形勢條件。

戰國初年,各國為了贏得兼併戰爭的勝利,十分重視武將,以獎勵軍功來激勵軍心更是常用舉措。這在戰爭年代確實是有利的,然長此已久便導致了文治的缺失,於和平年代則是不利的。

呂不韋正是在秦國實力強大,即將統一六國之時被啟用的。以往需要靠嚴刑峻法來維持統治的局面已經發生了改變,他所採取的措施就相對比較輕鬆了,對於促進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他雖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一國之丞相,皇帝之仲父,但他最後自殺的結局卻是令人同情和感嘆的。

他最後之所以會服毒自殺,正是因為嬴政給呂不韋寫的一封信。上面寫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大致意思也就是,秦王政問了呂不韋兩個問題。其一,你對於秦國有什麼功勞;其二,你對於我有什麼功勞。

第一個問題無疑是否認了他對秦國多年來所做的一切。原本他被皇帝給貶到了四川就已經是十分落寞了,就靠著曾經對秦國的一點功績安慰著自己,被嬴政這樣一說,這下子連最後的安慰也消失了。

實際上,呂不韋心中也是渴望要建功立業的,辛苦了多年的一切都失去了,可想而知他是如何的失望。

第二個問題更是直接否定了嬴政對他的父子之情,在小時候嬴政還稱其為仲父,尊敬十分。這也是他自視嬴政不會對他如何的底氣,卻不想一封信就毀掉了一切。

心知自己絕無可能再回到之前的高位,無言再面對現今的局面,於是他便選擇了服毒自盡。

實際上,呂不韋之所以會被貶,更多是因為他的政治舉措與秦王嬴政的想法相背了,他傾向溫和的治理措施,而皇帝則更為激進。二人想法的不同,也就註定了他結局必然是無法完美的。

呂不韋因一封三十字的書信服毒自盡,你是如何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