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傳統文化 > 漢字繁簡之爭:從近代起爭論不絕 至今仍有爭議

漢字繁簡之爭:從近代起爭論不絕 至今仍有爭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臺灣媒體報道稱,有網友發文表示,使用繁體字的其他地區開始漸漸接受簡體字,未來臺灣可能是唯一使用繁體字的。一些網友趁機鼓動將繁體字“申遺”。這讓有關漢字繁簡的爭論再次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該網友發佈的文章稱,大陸之前出現過恢復繁體字的聲音,不過都被否決,而香港雖然跟臺灣一樣仍使用繁體字,不過政府機關等都漸漸使用簡體字,小學生也在接受簡體字教育,預計不出20年香港就不會使用繁體字,到時候只有臺灣在用,繁體字就變成“臺灣文字”。有島內民衆認爲,此舉更顯示臺灣是不同的社會,還可以申遺,“臺灣人馬上就多出一種文字技能,競爭力UP!”不過也有人認爲,“體、國、龜”等的繁體字真的太繁瑣,而且不少臺灣人日常生活中也用簡體字。

事實上,馬英九剛上臺不久,臺灣就開始推動繁體字申遺。但由於臺灣是中國的一個地區,並沒有權利單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請申遺。有關漢字的爭論自近代以來便綿延不絕。及至今日,類似的爭論仍然存在。只不過當下有關漢字爭論的環境已和當年有所不同,因此也呈現出與近代不同的、另一種狀態。

  古代也有簡體字

如果放到一個更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漢字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中國全史·漢字史》中寫道:“從殷周之古體變到宋元之簡體,時時向着簡易的方向進行,可說是沒有間斷。”有研究指出,現存的漢魏以來陶器、碑刻、書帖上,簡體字時有所見。例如,出土於敦煌的漢簡中,就有簡化的“書”;成文於南朝的《千字文》,也出現了簡化的“漢”。

對此,北京大學教授郭銳就曾表示,漢字自產生以來就大體有簡體和繁體兩個系統,同一個字可能有兩種字體。宋元時期出現的大量“俗字”就是民間流行的簡化字。當代編纂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就收集了1600多個“俗字”。不過,這些古代的簡體字皆流行於民間,在當時並沒有“合法地位”。

漢字繁簡之爭:從近代起爭論不絕 至今仍有爭議

  近代漢字繁簡爭論尤甚

到了近代,伴隨着近代中國的國勢衰微與西方文化的涌入,漢字的繁簡之爭漸起。晚清時,就已經出現了主張用萬國新語替代漢語漢字的言論。這當然屬於相對激進的言論。1909年,清末學者、後參與創辦中華書局的陸費逵提出了看似“中庸”的辦法。他曾在《教育雜誌》上呼籲“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字”。

而晚清“國粹派”代表章太炎對漢字拼音化和用萬國新語來替代漢語的言論反對甚力。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進之法”,即在部首結構上“法古”。他還曾指出,爲求漢字便於書寫,應學習章草寫法。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傳統文化及其價值體系均遭到新文化派不同程度的批判。這其中,陳獨秀、錢玄同、傅斯年等人都曾主張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

不過,錢玄同似乎更爲實際一些。他曾說:“我現在是極端贊成的(中國廢去漢字改用拼音)。但是我以爲拼音文字,不是旦暮之間就能夠製造成功的,更不是存心浮氣的、亂七八糟把拼音一拼,就可以算完事的。”在此基礎上,簡化字的相關書籍屢屢出現。1928年,胡懷琛的《簡易字說》出版。1930年,劉復與李家瑞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出版。1934年,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1936年,容庚《簡體字典》、陳光堯《常用簡字表》出版。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1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