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將心比心”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將心比心”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將心比心是什麼意思】

宋·朱熹《朱子語類·大學三》“俗語所謂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

釋義:

設身處地地爲別人着想。

【將心比心典故故事】

成語“將心比心”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天晚上,爲酬謝有功將士,擺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開懷暢飲。在輕歌妙舞的氣氛中,忽然,燈火全部熄滅。黑暗中莊王的愛妾受到一個將士的調戲。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個將士的頭冠,讓莊王點燈,捉拿那個無冠帶的人。莊王不但沒有發怒,反而說:“無妨,此刻宴樂飲酒自不必拘泥婦人之節。”並讓所有的人都取下頭冠,當燈火再亮時,將士中無一人戴頭冠。真是難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數年之後,楚軍與晉軍交戰,楚軍處劣勢,突然,一位將士衝向敵陣,使戰爭轉敗爲勝。這位將士就是當年調戲莊王愛妾的那人。莊王當年是“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充分表現了他的寬厚仁愛之心和令人歎服的人情味;他並沒有期求回報而卻得到回報,這正是他事業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場帝的郡丞,最早發現李淵有圖謀天下之意,親自向隋煬帝檢舉揭發。李淵滅隋後要殺李靖,李世民反對報復,再三請求保他一命。後來,李靖馳騁疆場,征戰不疲,安邦定國,爲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魏徵曾鼓動太子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樣不計舊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爲唐王朝立下了豐功。

相傳唐朝宰相陸贄,有職有權時,曾偏聽偏信,認爲太常博士李吉甫結夥營私,便把他貶到明州做長史。不久,陸贄被罷相,貶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當別駕。後任的宰相明知李、陸有點私怨,便玩弄權術,特意提拔李吉甫爲忠州刺史,讓他去當陸贄的頂頭上司,意在借刀殺人。不想李吉甫不記舊怨,而且,“只緣恐懼傳須親”,上任伊始,便特意與陸贄飲灑結歡,使那位現任宰相借刀殺人之陰謀成了泡影。對此,陸贄深受感動,便積極出點子,協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搞報復,寬待了別人,也幫助了別人。

成語“將心比心”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第2張

最難得的是將心比心,誰沒有過錯呢?當我們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時,是多麼渴望得到對方的諒解啊!

古人古事,膾炙人口。以古爲鏡,可以淨心靈,辨是非,明前途。

總之,與人交往過程中,肚量直接能影響到彼此間的關係是否能協調發展。衆多同事同仁共處一方天地,矛盾、恩怨在所難免,這尤不及,有的是由於認識水平的不同,有的是因爲一時誤解造成。如果我們都能夠像古人那樣有較大的肚量和長遠的眼光,以退讓、寬容的態度去對待恩怨,就不僅有可能贏得時間、緩和矛盾,更有可能在不經意間爲多年後的善報埋下善因,還你一個更爲海闊天寬的新局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