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歷史文化探索:指鹿爲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指鹿爲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指鹿爲馬,拼音是zhǐ lù wéi mǎ,意思是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那麼典故指鹿爲馬的主人公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相傳趙高試圖謀朝篡位,爲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於是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爲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爲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歷史文化探索:指鹿爲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1、成語故事

秦朝有一個大奸臣,名叫趙高。他出身卑微,其父因犯重罪,不僅自己被處以宮刑,而且也連累其母罰沒爲官家奴婢,後來其母與人野合而生下趙高。趙高就是在秦滅亡趙國後,作爲閹宦被擄入秦的。由於他身體強壯,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爲中車府令。

秦始皇死後,擔任中車府令的宦官趙高,和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串通起來,並且威脅丞相李斯,僞造遺詔,由胡亥繼位,稱爲秦二世。趙高作爲擁戴秦二世上臺的頭號功臣,理所當然受到了胡亥的寵信,被任命爲中書令,身居列卿之位,成爲朝中的實權人物。爲了堵住衆大臣與諸皇室公子對矯造詔書的懷疑與不滿,趙高與胡亥對衆人展開了殘酷無情的誅殺。

後來,趙高又設計殺死了李斯。李斯死後,趙高官拜中丞相,事無大小都由趙高裁決。雖然趙高當了丞相,把朝中的一切大權都把持在手裏,可是他並不滿足,還想篡權當皇帝。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的時候,趙高牽來一隻鹿,獻給了秦二世。他當着大臣們的面,用手指着鹿故意說:“這真是一匹好馬呀!我特意把它獻給陛下。”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着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裏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這的確是一匹好馬,陛下不信嗎。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着衆大臣,大聲說:“陛下,這是馬不是鹿,不信可問問大臣們,它究竟是馬還是鹿?”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裏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着嗎!大臣們都知道趙高爲人陰險狠毒,許多人畏懼他的權勢,明明知道趙高說的“馬”是一隻鹿,但是爲了拍趙高的馬屁,就順着趙高說:“是呀,這的確是匹寶馬啊!”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爲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爲是說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暗中對不承認是馬的大臣加以迫害,將他們投入監獄。此後,大臣們對他更畏懼了。後來,就連秦二世對長期專權的趙高也產生了不滿。壞事做盡的趙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過失,決定先下手爲強,利用自己掌握的宮內外大權派親信強迫秦二世自殺,然後操縱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嬰爲秦王。

秦王嬰認識到趙高的險惡用意,經過周密的策劃,在趙高督促其到宗廟受璽的時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揮劍殺死了趙高,結束了趙高罪惡滔天的一生。成語“指鹿爲馬”就是從這個歷史故事來的。人們常常用它來比喻那些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爲。

2、相關人物

趙高

胡亥做了皇帝后,趙高對胡亥說:“陛下要注意,諸公子和大臣們正在爲沙丘之謀而蠢蠢欲動啊!”二世一聽,馬上緊張起來,忙問趙高如何應付。趙高見時機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說:“萬全之策惟有‘換血’,剷除禍患。這樣,陛下就可盡情享受人間樂趣了。”二世一聽,樂得手舞足蹈。於是,一場“換血”大行動開始了。大批朝臣先後被殺,連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們都慘死在屠刀之下。最後連李斯都遭五刑腰斬,閤家滅門。李斯一死,趙高便頂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親信都安插到了權要部門。趙高當了丞相後,成了秦朝的實際獨裁者。漸漸地,他就想踢開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擔心羣臣不順從,於是就導演了一幕“指鹿爲馬”的鬧劇。從此,羣臣更加害怕趙高了。

李斯

秦相李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功績卓著。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當上了秦王政的侍衛,後任命爲長史,又拜爲客卿,協助秦王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屢建奇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李斯爲保全自己的利益,附和趙高僞造遺詔,立少子胡亥爲帝。趙高篡權後又施展陰謀,誣陷李斯“謀反”,將其腰斬於市,並夷滅三族。

扶蘇

扶蘇(公元前16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長子,是秦朝統治者中最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爲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僞造詔書胡亥,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爲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秦二世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趙氏,名胡亥,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兒子),長子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祕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下令秦始皇后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驪山陵墓裏。徵調材士五萬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公元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左丞相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紛紛請奏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各種苛捐雜稅。二世聽信趙高讒言,誅殺李斯,迫使馮去疾和馮劫自殺。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投降項羽,劉邦攻下武關,趙高惶恐。前207年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逼胡亥自殺於望夷宮。臨死前二世說只願當萬戶侯,閻樂不準,遂自殺,時年24歲。以平民之禮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稱胡亥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