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一簞一瓢”是什麼意思?“一簞一瓢”有什麼歷史典故?

成語“一簞一瓢”是什麼意思?“一簞一瓢”有什麼歷史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成語“一簞一瓢”是什麼意思?“一簞一瓢”有什麼歷史典故?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簞一瓢】故事的主人公:

顏回 (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十四歲拜孔子爲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一簞一瓢】是什麼意思?

成語“一簞一瓢”是什麼意思?“一簞一瓢”有什麼歷史典故?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一簞一瓢】出自哪裏?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一簞一瓢】詞語辨析:

【一簞一瓢讀音】: yī dān yī piáo。

【一簞一瓢的近義詞】: 簞瓢陋巷。

【一簞一瓢用法】: 作定語、狀語。

【一簞一瓢】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特別喜歡他的學生魯國的顏回,他出身貧寒的家庭,過着“一簞食,一瓢飲”的儉樸生活,但他十分謙虛,知過必改,從不犯第二次同樣的錯誤,待人十分熱情。孔子自豪地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可惜他只活了32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