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知難而退”背後有什麼成語故事?該如何解釋?

成語“知難而退”背後有什麼成語故事?該如何解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知難而退”?有什麼典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 知難而退

【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解釋】: 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成語“知難而退”背後有什麼成語故事?該如何解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比較大的國家,它們爲了爭奪霸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戰爭。鄭國是個比較弱小的諸侯國,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它有時依附晉國,有時又不得不依附楚國。

公元前597年初,鄭國投靠了晉國。不久,楚王領兵攻打鄭國,將鄭國都城圍困了17天,鄭國招架不住,和楚國講和,降服了楚國。

晉國聽說楚國進攻鄭國,於是派荀林父、士會、欲克、先彀、趙朔,欒書等人領兵前往救援。晉國大軍到達黃河邊時,聽說楚國已經與鄭國講和,訂立了盟約。晉軍內部產生了分歧,以中軍副帥先彀爲首的一批人想要繼續前進,與楚軍大戰一場;以中軍主帥荀林父爲首的一批人想撤兵回國。

上軍主帥士會和副帥欲京都同意荀林父的意見。士會說:“用兵的道理在於觀察時機,趁敵人暴露出空隙時發動攻擊,纔有勝利的希望。現在楚國的德行、政令、典章、禮儀都不違背常規,他們討伐鄭國,是因爲鄭國的三心二意。楚國的軍隊很有秩序,訓練有素。作戰時,將士們都清楚自己的攻擊目標,紀律相當嚴格。楚國的國君善於選拔人才,從不漏掉有德行的人,獎賞也不忘記有功的人。對尊貴的人有一定的禮節,對他們表示尊重。對卑賤的人分出等級,表示威嚴。對於這樣管理十分嚴密的國家,怎麼能去攻擊它呢?我看還是不要打楚國了,不如回去整頓軍隊,加強力量,將來去討伐昏暗的國家。”

成語“知難而退”背後有什麼成語故事?該如何解釋? 第2張

士會的意見很有說服力,荀林父不住地稱讚他。但是先彀不同意,說:“我們不能長敵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怎見得我們一定會失敗呢?怕打仗,就會失去晉國霸主的地位,不能退兵。”中軍大夫趙括、趙同支持先彀。

士會接下來又說:“作戰,應當知己知彼,才能決定打與不打。不看實際情況就說‘打是英雄,退卻是怕死’,這不是研究戰略的方法。楚國征伐鄭國,是對鄭國背叛的懲罰。鄭國順服了,就赦免它,這是樹立德行。而且楚國戰爭不多,民衆不疲勞,君主不受怨憤,政令容易通行,各行各業都很興旺。我們看到了人家這些優點,應當趕上,超過他們,這是正確的,而不是害怕,如果不看實際的強弱就去硬拼,也不見得是勇敢吧?看到勝利的可能就出兵,沒有可能就後退,這纔是治軍的好方案。”

然而先彀依然不同意退兵,甚至說:“作爲軍隊的統帥,卻不是以大丈夫而告終,我是絕對不會幹的嚴於是他單獨率領自己的部隊渡過黃河,準備和楚軍決戰。荀林父沒有辦法,也只好指揮軍隊前進。

交戰結果,晉軍損兵折將,被楚軍打敗。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