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掰謊針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黛玉無關

紅樓夢中掰謊針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黛玉無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賈母的一段掰謊記,把這段文字推向了高潮。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元宵節當晚,賈母設宴一家人團聚,也招待客居的李嬸孃和薛姨媽兩家親戚。按說大過節的應該開心,不想賈母卻針對女先兒要講的《鳳求鸞》才子佳人故事一頓批判。從書中內容到作者思想都被批駁,直斥“謊言”!

賈母如此操作,《鳳求鸞》這書自然也不用講了。那麼,老太太之心深如海,她如此鄭重其事地批判《鳳求鸞》的目的是什麼?

紅樓夢中掰謊針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黛玉無關

表面看是有兩個問題讓她不吐不快。但實際上,賈母真正要揭露的,是賈府背後存在的巨大危機。

先說表面的兩個問題:

第一,教育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不妥行爲。

林黛玉之前太過忘形,將自己的杯中酒餵給賈寶玉喝,怎麼說都失禮於人前,親近的不像話。

賈母既然親眼所見,必須要管教和糾正晚輩的錯誤,並教授他們正確的行爲規範和禮儀規矩。

掰謊《鳳求鸞》,是賈母的亡羊補牢之策,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寶黛當衆親密,大過節的直接教訓不好,又容易被坐實“不妥”。但又不能不管,顯得賈家很沒教養,長輩太昏聵。於是只能借“掰謊”行含沙射影,委婉批評。

第二,抨擊薛家來賈家圖謀金玉良姻太無禮。

薛姨媽帶着兒女來賈家,一住幾年不走不說。還厚臉皮要將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圖謀金玉良姻。

薛家商賈出身,賈家是世襲貴族。按照當時的社會階層,薛寶釵在賈母眼中就是“野丫頭”,根本不配孫子賈寶玉。

賈母借鳧靨裘和雀金裘,已經表達出心中對金玉良姻的立場。

而《鳳求鸞》故事與金玉良姻類似。都是“客人”於主人家,勾引人家兒女,謀求姻緣。

賈母藉機將薛家母女的無禮行爲,抨擊爲“賊情”,嚴詞拒絕不可謂不狠辣,讓薛家根本無力辯白,只能乖乖聽着。

表面看,賈母的主張只有這兩個,但深層次的意思則不僅止於此。

賈母真正要揭開和批判的,實則是隱藏在金玉良姻背後的策劃者王家,針對賈家的真實目的。

紅樓夢中掰謊針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黛玉無關 第2張

王家在四大家族排行第三,但到了第三代,王子騰憑藉賈家交予他的京營節度使一職迅速攀升,王家蒸蒸日上,大有後來居上之意。

按說王家是賈家姻親,雙方應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然而親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從第一回甄士隱被岳父封肅“半哄半賺,些須與他些薄田朽屋”,坑騙了剩餘財產,以及“狠舅奸兄”的設定,就知道真正害人者往往是至親。也是曹雪芹主要抨擊的對象。

王家是賈政、賈璉的岳父家,也是賈寶玉的外公和舅舅家。這就使得王家註定要像封肅坑騙女婿一樣,侵佔損害賈家的利益。根本不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圖財害命。

王家針對賈家的行爲,一共有兩個:

一,王子騰之前,寧國府把持京營節度使幾十年,京營是賈家與皇帝的平衡籌碼。第三代交給王子騰,變相還是賈府把持。

可王子騰忘恩負義,與皇帝“交易”丟了京營節度使,他去升官發財,賈家至此失去與皇帝平衡的籌碼。爲抄家埋下伏筆隱患。

王家捅賈家背後一刀,不可謂不狠!

二,王家將女兒接二連三嫁入榮國府,包括金玉良姻背後肯定是王家爲薛姨媽策劃,都證明王家藉由“母蝗蟲”之策,妄圖操控榮國府之心。進一步侵吞賈家利益。也是賈家潛在的“禍”端。

賈母拿《鳳求鸞》掰謊,就是指出了這一事實。

如果結合之前發生的故事:賈母送給薛寶琴鳧靨裘,賈寶玉雀金裘,以及賈寶玉去給舅舅王子騰拜壽,被火燒了雀金裘,是病重的晴雯給補好……

曹雪芹巧妙藉助《鳳求鸞》中金陵王忠和兒子王熙鳳,揭示王家纔是一直在背後算計賈家的真正元兇。金玉良姻只是“母蝗蟲”計策的一環。

燒壞雀金裘的“火”就是禍。

母蝗蟲又是蝗禍!

紅樓夢中掰謊針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黛玉無關 第3張

所有線索都指向賈家的“禍”來自王家!賈母反對金玉良姻主要是切斷王家野心!從賈家的大局考量,不可以被王家借姻親套牢,要自謀出路。

可惜賈母的力量不足以阻攔大勢,賈家終究爲王家所害。

通過賈寶玉“引火上身”,害了病重的林黛玉和賈探春。之前解讀“石呆子失扇子”故事時,已經預示八十回後寶玉、黛玉分別,黛玉和探春二女同嫁異國爲王妃的結局。

石呆子就是賈寶玉,失去的二十把“香妃、玉竹、麋鹿、棕竹”扇子,香妃是瀟湘妃子林黛玉,麋鹿是蕉下客賈探春。失扇子是“失散”。不多贅述。

賈母“掰謊記”一舉三得,將她心中的抑鬱一吐爲快。也是賈家當時的現實問題。王家和金玉良姻讓賈家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這等親戚不如沒有。

所以,王子騰夫婦生日,嫁女兒等,賈母都沒去不說,也都不太“自在”。尤其王子騰嫁女兒,賈母派了寶玉、黛玉、探春、寶釵和王熙鳳一起去。

這五個人的結局,受賈家抄家影響,尤其寶玉、黛玉、探春三人呼應石呆·子的故事。王熙鳳“哭向金陵事更哀”,薛寶釵則是“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曹雪芹暗示這一切都與王家背後算計有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