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黛玉已經死去,寶玉爲何還會娶寶釵?

紅樓夢中黛玉已經死去,寶玉爲何還會娶寶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中圍繞着賈府寫了許許多多的人,唯有寶玉與黛玉是兩個獨特的存在。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很多黛粉都不能接受寶玉最後卻娶了寶釵的這個結果。既然賈寶玉深愛黛玉,爲何還能接受寶釵呢?難道寶玉真的是因爲被騙,誤把寶釵放黛玉才娶的嗎?

這是大家想多了,其實,《紅樓夢》中,根本不存在這樣的“調包計”。作者早就在“好了歌”裏說過了,寶玉是在黛玉死了之後才娶的寶釵。

1、寶玉爲愛不要命,纔是導致黛玉“必死”的誘因

寶玉爲了表達自己對黛玉的愛,曾一度裝瘋“犯病”,趁機昭告全世界:“沒有黛玉我活不了”。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哪裏是病,分明是相思成災,情難自禁呀。這明顯已經超出了兄妹之情。賈母和王夫人都是過來人,自然洞若觀火、心知肚明。

雖然這種局面是賈母喜聞樂見的,也是她“蓄謀已久”精心培育的。然而,對於王夫人來說,可就是當頭棒喝、晴天霹靂了。

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居然爲了別的女人要死要活,心裏還有親孃老子嗎?就衝這一點,王夫人也不甘心把寶玉交給黛玉。大禮未成,黛玉就已經挾制了寶玉半條命,這還了得?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王夫人雖不能強行中斷寶黛戀,但卻可以“另作籌謀”

——“曲線救國”,而籌謀的核心就是:黛玉必須早死,然後,再由寶釵取而代之。

紅樓夢中黛玉已經死去,寶玉爲何還會娶寶釵?

儘管很多人不認可黛玉被逼死、或被下毒的說法,但這卻是最符合邏輯常理的。主要是具備了作案動機。薛家人投奔到榮國府,是圖謀金玉良緣而來,絕不可能“坐以待斃”,任憑黛玉跟寶玉白頭偕老,總會爲自己的計劃“做點什麼的。”

賈母把黛玉、寶玉自幼放在一起養,無異於給他們定了“娃娃親”。所以,黛玉的未來只有兩條路,要麼“生做寶玉的人“,要麼“死做寶玉的鬼。”她是沒有第三種選擇的。況且,榮國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賈母的打算,誰敢給黛玉另配他人?另外還有柳湘蓮的“剩王八論”,又有誰肯做寶玉的“接盤俠”?

2、從來沒有偷樑換柱,只有李代桃僵

有這個前提框架制約着,只要賈母不死、黛玉不死,金玉良緣就很難成型。所謂的“調包計”,根本就不可能,除非賈母死了。退一萬步說,即便賈母死了,鳳姐也不可能去配合王夫人做成“調包計”。

精明的鳳姐比誰都清楚,寶釵一旦成爲寶玉的妻子,她榮國府當家人的身份立刻被取締。對王夫人而言,兒媳婦比侄女更貼心也更可靠,況且,通過那次對寶釵代理家政的考覈,王夫人相信:寶釵完全有能力勝任這個“當家人”。在這件事情上,鳳姐即便攔不住,也絕不會推波助瀾。她不可能傻到“幫着姑媽給自己捅刀子。”

所以說,寶釵要想嫁給寶玉,也只能等黛玉死後了。只有在那種情況下,賈母纔會被動接受,鳳姐纔會無話可說。其實,在原文中,作者是已經給出明確答案的。只是被讀者忽略了而已。

有一次,藕官在大觀園內祭奠死去的“夫妻搭檔”菂官,恰被寶玉抓現行,寶玉問藕官在祭奠何人?藕官不肯直說,要他問芳官便知。寶玉只得去問芳官,芳官見寶玉問,便把原委告訴了他。

原文如下:

芳官說道:“這事說來可笑又可嘆。”寶玉聽了,忙問如何。芳官笑道:“你說她祭的是誰?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寶玉道:“這是友誼,也應當的。”

紅樓夢中黛玉已經死去,寶玉爲何還會娶寶釵? 第2張

芳官笑道:“哪裏是友誼?她竟是瘋傻的想頭,說她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她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她得新棄舊的。她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爲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絕……

值得一提的是,唱小生的藕官偏偏被分配到黛玉屋裏,而唱正旦的芳官卻被分配到寶玉屋裏,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才子佳人”麼?賈母的寓意已經很明顯了。

藕官說的也很明白:男人妻子死了,再續娶是全大節,畢竟上有父母需盡孝,自己還要綿延子嗣,總得續娶才成個體統,只要續娶之後別忘記亡妻,這便是“情深義重”了。

藕官這番話也對應了好了歌中的“昨日黃土隴中埋白骨,今日紅綃帳裏臥鴛鴦。”也就是在暗示,黛玉死後,寶玉才又續娶了薛寶釵。逝者不可追,他別無選擇,爲了“全大節”,他也只能接受寶釵。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