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五十六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五十六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那麼其中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五十六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簡文作撫軍時,嘗與桓宣武①俱入朝,更相讓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執殳,爲王前驅②。”簡文曰:“所謂‘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字詞註釋

①桓宣武:桓溫。初爲駙馬都尉,後任荊州刺史、徵西大將軍,官至大司馬,諡宣武。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五十六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②“伯也”二句:引自《詩經·衛風·伯兮》,大意是,我哥手裏拿着殳,爲王打仗做先驅。桓溫走在前面,所以引《詩經》“爲王前驅”以示謙讓。殳(shū),一種有棱無刃的兵器。

翻譯

晉簡文帝司馬昱還在做撫軍將軍時,曾有一次跟桓溫一起上朝,兩個人反覆謙讓,要對方走在前面。最後桓溫不得已走在前面,就說:“伯也執殳,爲王前驅。”司馬昱則說:“這正是‘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感悟啓示

在朝中做官,最難的一點就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簡文帝當時雖然職位上沒有桓溫高,但畢竟是皇親國戚,還是要給點面子的。後來桓溫廢皇帝司馬奕爲東海王,扶持司馬昱做傀儡皇帝,最終司馬昱憂憤而死。所以說外表謙虛謹慎的人未必就沒有野心,都是時勢使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