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其實歷史上的北宋末年,的確有過“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說法,但不像《水滸傳》裏說的是父子關係,而是兄弟關係。

《水滸傳》中,府尹爲捉拿打死鄭屠的魯達,找到經略府中來,經略告訴他:“魯達這人,原是我父親老種經略處軍官,爲因俺這裏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這也解釋了爲什麼他能知道、能告訴史進關於王進“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那本來是他的“原單位”,自然有熟人。

《水滸傳》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寫得實在精細。至於“老種”、“小種”的親屬關係與歷史不符,不能說是錯誤,而是可歸爲“文學的虛構”。下面咱們就把歷史上的種氏家族捋一捋——那是一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故事。

《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种師道出身名門。種家祖上出過大儒种放。种師道的祖父種世衡是一代名將。种師道初入仕時是做文官,後來改任武將,從事對西夏的防衛工作,屬於“西軍”體系。

北宋的伐遼戰爭,調動西軍進行北伐,种師道是主將。不過這主將之上,又有太監童貫坐陣。种師道既不支持伐遼戰爭,又對童貫掣肘深感不滿,被迫出征,果然打了敗仗

但是,伐遼戰爭不是宋遼兩國一對一的比拼,而是宋與金聯合攻擊遼國。雖然宋遼戰場上失利,金國卻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取得了勝利。爲了面子,北宋斥巨資,從金國手中“贖”回燕京等地。

自五代十國起,“燕雲十六州”就被遼國佔據,這時不管是戰是贖,總算得回一部分,北宋大大地慶賀了一番。可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金國也從這場聯合作戰中,窺盡宋朝底裏,很快發動了對宋戰爭。這就有了著名的“東京保衛戰”。

种師道在伐遼失利時,就被迫致仕退休。金人南下,宋徽宗又急忙召种師道進京勤王。等种師道來了,宋徽宗卻早就“禪位”跑路了。新皇帝宋欽宗對种師道十分禮遇,免其跪拜。而金使也懾於种師道的威名,一掃從前對宋朝的傲慢蠻橫,居然給宋欽宗行了大禮。宋欽宗笑着對种師道說:“他是因爲你才屈膝的。”(“彼爲卿故也。”)

在種師道、姚平仲、李綱以及東京軍民的同仇敵愾之下,第一次東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但是,京師之圍一解,种師道就被解除了兵權,不久病逝。死後宋欽宗親臨祭奠,下詔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可說是生榮死哀。

宋欽宗這個貨,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一邊對衛國有功的种師道大加讚賞、備極禮遇,一邊卻自廢武功、解散精兵、下令地方軍隊不許勤王,與金國議和。於是有了第二次東京保衛戰的失敗,以及恥辱的“靖康之變”。

不許進京勤王的軍隊,就包括了种師道的弟弟,同爲西軍將領的种師中。

《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第2張

种師中在第一次東京保衛戰的時候,也隨着哥哥种師道入援東京,取勝後就率軍駐守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東)一帶。

金軍第二次南下攻宋,是全面進攻,不是隻針對開封一地。种師中被派去解救太原之圍。上有權臣閉門造車、胡亂指揮,下有同僚畏敵逡巡、按兵不動,种師中陷入對金國悍將粘罕的孤軍作戰之中,力盡而敗,重傷至死。死後朝廷下詔贈少師,諡曰莊愍。

种師道、种師中這一對兄弟,被稱爲“老種”、“小種”,都是一代名將,在死後也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評價。但是,在他們生前,卻處處掣肘、屢屢戰敗。

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也不能收復失地開疆拓土,只給幾個虛銜高職、美諡封贈,我相信,他們死後有知,一定高興不起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