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沈佺期《遊少林寺》:實爲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詩的代表佳作

沈佺期《遊少林寺》:實爲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詩的代表佳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佺期(約656 — 約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 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 沈宋 ”。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沈佺期的《遊少林寺》,一起來看看吧!

沈佺期《遊少林寺》:實爲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詩的代表佳作

遊少林寺

沈佺期〔唐代〕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這是一首記遊的五言律詩,表現了詩人對佛門勝地少林寺的衷心禮讚。“長歌”的歡悅與“徙倚”的急切,畢現了詩人心中對寶地的久盼,而“寶地”與“珠林”二詞,便是詩人對名剎的激賞。接着詩人取“雁塔”與“龍池”兩個著名景點,展現其歲月之幽、深難測底。走出歷史的風塵,來到眼前的風景中,但見雨後初霽後的寶宇,風光更爲綺麗,高檐碧殿,飽蘸秋陰。 留戀之餘,不覺秋晚,山蟬相送,意猶未窮。

首聯是概寫遊寺。詩人踏着歌聲來到這所佛門寶地,仔細地觀賞了寺內清幽秀美的園林景色。“寶地”“珠林”,都是出自佛經用語,所謂“黃金七寶爲地,摩尼珠爲林”。少林佛殿及其幽美園林風光也由此不言自喻。“長歌”二字,表現詩人當時暢遊的歡快心情。

次聯進而描述寺內兩處重點景物。一處是古老的雁塔。雁塔原是印度古代佛教僧人爲捨身救飢的雁王立塔紀念,出自佛經故事,後世相傳成爲佛寺的重要建築。另一處爲龍池,指寺中有名的九龍潭,潭水很深,據說有九龍蟠聚其下,“風霜古”“歲月深”,兩句上下交織成文,說明雁塔之古是由於歲月之深,而龍池之深也是因爲霜風之古。

沈佺期《遊少林寺》:實爲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詩的代表佳作 第2張

三聯再寫遍遊以後的時間變化。“澄”“下”兩字寫時間轉移動景,最能生動傳神。“夕霽”和“秋陰”,既點時間,又指季節,自然引出尾聯的“晚霞”與“蟬噪”。

尾聯寫霞彩滿目,蟬聲盈耳,結得聲色並茂,非常盡興快意。此時的蟬聲相送,同首聯的長歌來遊,前後相應,主體與客觀協調一致,早晚一片歡愉場景,詩人暢遊的歡快心情,也躍然紙上。這首詩的結尾基本上是宮廷宴會詩“讓我們回去吧,天已晚了”的翻版,不過,這一效果的取得,是通過一種觸發孤獨及秋愁的客觀景象。詩人遊寺的高潮是一種與覺悟相聯繫的清澄,但詩人隨即面對越來越濃重的暮色,最後是歸家,進入煙霞瀰漫的孤立世界。

沈佺期是唐初的宮廷詩人,也是完成律詩定型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詩特點是:“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新唐書·沈佺期傳》)按此標準與前代山水詩比較,無論從構思、寫景、音律,形式和語言各方面看,這首詩都可說達到後來居上的勝境,實爲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詩的代表佳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