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顯露着幾分殘酷與幾分迷戀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顯露着幾分殘酷與幾分迷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佺期,字雲卿,唐朝時期詩人,擅長七言之作,詩名與宋之問齊名,二人合稱“沈宋”。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所作的《北邙山》吧。

人間值得。哪怕充滿着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即使遍佈着坎坷荊棘,刀山火海。我們仍然可以笑看風雲,紅塵作伴,擦乾眼淚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我們的人生不需要躺平,頂風戴雨,披荊斬棘,永遠站直不趴下。生活,永遠眺望着遠方的地平線,看最美麗的風景。固然生命最後的歸宿,還是難免平着躺,也要躺得心安理得,不留遺憾。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顯露着幾分殘酷與幾分迷戀

《北邙山》

【唐】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墳塋,

萬古千秋對洛城。

城中日夕歌鐘起,

山上惟聞松柏聲。

北邙山位於洛陽北部地區,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亡魂“躺平”在此。典故,史蹟,傳說……賦予此山不同凡響的聲譽。文人熱衷,詩人喜愛,詩詞歌賦,是對它最好的讚頌。我們來自泥土,最終葬身於此,何來恐懼?一路走好,真好。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顯露着幾分殘酷與幾分迷戀 第2張

“北邙山上列墳塋”,眼中有山,也只能有山。山在此間,也在他方。所以,此時此刻的詩人,心中卻並非定格於此。正因如此,詩人沒有直面北邙山書寫山中景色。入目的,景象很是嚇人,或者說驚人,更爲貼切。

詩人至此一遊,無非可以像尋常之流一般,大肆描繪一番山間景觀如何,內在感想又是怎樣,不啻成就一首詩作。然而,詩人並沒有。他的眼睛不僅會發現美好,而且更容易去看到美麗背後的一些東西,比如山上比比皆是的,恍如隊陣排列的墳墓。

那一刻,詩人面對座座山墳,一定會思緒萬千,感慨不已:今天來此看有我,明年何人酒一杯;黃花夕陽笑開口,指點俗人拎不清。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身臨其境的時候,真正能夠透徹地,又有幾人呢?

“萬古千秋對洛城”,人生短暫幾個秋,卻渴盼着能夠“萬古千秋”,永世長存。多麼奢望,多麼可憐。所以,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洛城”,去對比排列山上沉默又死寂的“墳塋”。話語不多,傷害極強。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種傷害來得格外深切,也分外鮮明。事實上,是生與死的對話,是生靈與亡魂雙方內在層面上的由衷之語境。這不是命運的激烈交鋒,而是某種層面上的友好交談,想要把傷害降低到溫柔狀態。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尤其殘忍。如果能夠享受歡樂的生活,那麼又有誰可以再去忍受貧苦艱辛的日子呢?更怕誰,爲了這種至高的愉悅,盲目到去追求荒謬的“長生不老”,從而不擇手段。說來容易,做到難啦!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顯露着幾分殘酷與幾分迷戀 第3張

“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惟聞松柏聲”,詩人已經忘我,達到迷狂的地步。他續寫着“洛城”的活力氣息,城中沒有一天不是載歌載舞,紙醉金迷,花天酒地,酒池肉林。所有的詞語,都形容不出這份態勢。然而,有幾分鮮活,就有幾分惶恐。

這是作爲生者的挑釁之語。詩人是故意的,顯露着幾分殘酷與暴烈,幾分忘卻和迷戀。他想要撕掉籠罩在整個人間上面的面紗,述說塵世慾望滿滿的最後荒唐。或許,越真實越殘忍。生活本就是如此,逃避不了。我們都在其中,醉生夢死,掙扎扭曲。

可是又能如何?紅顏易老,英雄遲暮,到最後,還不是黃土一堆排在山崗之上,櫛風沐雨,淹沒塵埃。再也沒有曾經的言之諄諄,也沒有往日的情話綿綿,只有充斥漫山遍野的風聲,向蒼天傳遞着“萬古千秋”的寂寂之死亡消息。

餘音繚繞,所有想要訴說的,都隱藏在穿山越嶺而來的“松柏聲”中。詩人不想說話,並非害怕像大詩人李白那樣“恐驚天上人”般地會吼醒地下客。因爲他所有想要說的話語,早已安排在這單純的二十八個漢字裏面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