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菩薩蠻·迴文》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菩薩蠻·迴文》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菩薩蠻·迴文

蘇軾 〔宋代〕

落花閒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閒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迴鶯舌弄,弄舌鶯迴夢。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譯文

《菩薩蠻·迴文》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落花時節,空寂的庭院有位少婦穿着很單薄。穿着薄薄衣衫的少婦,在庭院空曠處看那落花。過後幾天,愁緒在心頭隱隱泛起,依戀不捨的愁緒一天天地遲延下去。

夢中醒來,只聽得黃鶯在演唱,唱歌的黃鶯累得返回夢鄉。帶信的人順便詢問時,少婦害羞的低垂了頭,害羞的少婦順便請來人給帶封回信。

賞析

《菩薩蠻·迴文》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上片,以移恨於物手法,寫暮春時節,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蘇軾擅長於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的情緣作爲詞的信息源泉,作爲激發詞情的觸媒和表達詞意的載體。“落花閒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閒花落”,傷春懷人。“落花”點明思郎時令,“閒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之。“閒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落”、“閒”、“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後兩句又把這種複雜感情強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捨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下片,以夢幻與現實相互映照的手法,進一步寫少婦思郎的癡情與恨情。“夢迴鶯舌弄,弄舌鶯迴夢”,移情於黃鶯,以黃鶯託情,做着一場美夢。夢醒一喜,似乎郎君迴歸,連黃鶯也不分晝夜嚼舌不停。忽然,現實虛無,撥弄舌頭的黃鶯也累得掃興了,不得不進人夢鄉。少婦一夢(幻)一醒(喜),黃鶯一弄(喜)一夢(愁),相互映照,人通物情,物通人性,形縈神繞,似夢非夢。此謂以美好的生活環境烘托出少婦的寂寞孤獨。“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又由夢幻回到現實,請問郵人順便給我捎個信,這種結尾令人回味,此“恨”綿綿究竟有多長。

全詞圍繞“恨”字,情景融會,夢醒結合,喜恨交加,將一個癡情少婦思郎的複雜思緒、恨情,巧妙地展現於讀者面前,有餘音繞樑之效果。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後又去天慶觀養煉,在無所收穫之後,作該詞詠暮春閨情。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