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李東陽《九日渡江》:全詩清麗流暢,辭情兼美,確爲佳構

李東陽《九日渡江》:全詩清麗流暢,辭情兼美,確爲佳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諡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李東陽的《九日渡江》,一起來看看吧!

李東陽《九日渡江》:全詩清麗流暢,辭情兼美,確爲佳構

九日渡江

李東陽〔明代〕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

詩中,詩人從瓜步煙樹、建康山形,聯想到自身如今寄寓天涯,思鄉之念頓起,從而得出滋生無窮的慨嘆。全詩清麗流暢,辭情兼美,確爲佳構。

首聯由舟中所見過渡到舟中所想。秋日江上,漁帆片片。詩人乘舟東下,江上所見,惟漁帆爲多。漁人以鳴榔爲信號,關照着,催促着同行者抓緊捕捉。他們以捕魚爲樂,畢竟與歸客之樂不同。“渺茫”者,時地遠隔,模糊不清也。歸返是愉快的,及登程,則不免又百感交集,一時間出現了複雜的心態,思緒紛亂,竟理不出頭緒了。“歸心正渺茫”,道的就是詩人這種複雜的心緒。對比之下,詩人反不如漁翁之樂。但這應理解爲詩人責己嚴而周,又在考慮北歸之後要做的事了。

頷聯兩句寫詩人的“歸思”。一從空間,一從時間立說。詩人當此重九佳節,卻舟行江水之上,既念天地之無窮,復念時間之有限,前句用比,後句直敘。以有限對無窮,往往使之感慨系之。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發的正是詩歌革新的事業做不及做不完的感慨。詩人主天下文柄,又留心於政務,則其一生要做的事,當如山積。然時間有限,天地悠悠,以有限的一生,無法做完天地間的偉業。這是詩人發出的感慨。這四句從總體上看,思路前後一致,是“歸心正渺茫”的進一步充實,表現出詩人積極的生活態度。

李東陽《九日渡江》:全詩清麗流暢,辭情兼美,確爲佳構 第2張

頸聯兩句由前面的舟中所想再過渡到舟中所見,此詩所寫的風帆由北轉東卻尚未轉東之時,故所見遠則瓜步,近則建康,遙川、平原尚不收眼底。詩人遠遠看到的瓜步上迷茫的煙樹像是飄浮在江水之中一般,雖不及“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那樣浩瀚無際,卻也夠表現了長江的壯闊氣勢了。近看金陵,誠是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其雄奇險要,與長江氣勢相輔相彰,此時也許沖走了詩人的種種心態。

尾聯兩句寫到達真州時,天未暮,“直過”,正描述風帆之速與不肯稍事停息之意。“更東下”,則本次航行的目的地乃是揚州,而到達揚州之時已是深夜了。詩寫到旅客留宿維揚而詩亦隨之戛然而止。詩人在此詩中所要表現的基本內容也圓滿地完成了。

詩中將兩岸風光、思鄉情結、人生感慨、身世飄零等傳統詩歌題材揉爲一體,兼具杜甫詩的沉鬱頓挫和李白詩的清新明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