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出郊》賞析,詩人楊慎與楊萬里的“誠齋體”不謀而合

《出郊》賞析,詩人楊慎與楊萬里的“誠齋體”不謀而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其詩詞曲各體皆備,自有一定的風格。其詩沉酣六朝,攬採晚唐,創爲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風氣之外。而樂府首倡《花間》,影響隆、萬以下風尚,同趨綺麗。著作達四百餘種,涉及經史方誌、天文地理、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語言、民俗民族等,被後人輯爲《升庵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楊慎的《出郊》,一起來看看吧!

《出郊》賞析,詩人楊慎與楊萬里的“誠齋體”不謀而合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賞析】

我國西南地區的農業經濟自兩宋以來得到了較大的開發,到了明代中葉,愈見發展。如果說吟詠中原農田春光的詩篇早就涌現在詩人們的筆下,刻劃江南一帶水鄉春色的詩作自魏晉以來也迭有佳句的話,那麼,廣大西南丘陵地區的田園春景,大致是在明代以來纔開始爲詩人們描摹的。在同類的作品中,楊慎(四川新都人)這首《出郊》詩,堪稱爲代表作。

《出郊》賞析,詩人楊慎與楊萬里的“誠齋體”不謀而合 第2張

全詩用極其淺顯而流暢的語言,捕捉了西南山鄉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緻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盤般的平整水田,猶如一望無際的綠色地毯。偶爾有白鷺飛來止息,點破如鍼芒般的綠色秧田,留下潔白的身影。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此詩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獨具匠心。全詩以郊外踏青者的目光爲描寫的觸角,先由仰視和俯視描繪了從遠處到近處的鬱鬱蔥蔥的秧苗所染出來的濃濃的春色,從而凸現了南方水鄉水田的靜態春光。緊接着,目光隨突然掠來的白鷺而轉移,在被“點破”的“秧針綠”的特寫鏡頭上定格,由靜而動,再配之以色彩的強烈對比(鷺之白與秧之綠),這就使得嘎然而止的詩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顯然,這樣的情趣又是與全詩所讚美的南方山鄉水裏的生機盎然的氣息渾爲一體的。這令人想起宋代楊萬里的“誠齋體”。楊萬里以描寫自然風光取景新穎生動見長,特別強調“活法”,善於速寫自然景物的美妙瞬間。這首詩的後兩句,頗得此中三味,可謂與楊萬里的不謀而合。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