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

歐陽修 〔宋代〕

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裏水晶丸。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

譯文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五嶺地區麥收盡,荔枝初熟穿丹衣。絳紫紗皺裏,裝一水晶丸。可惜,老天讓它生的遠,不靠近長安。

回憶天寶時往事,貴妃特別愛荔枝。一旦香消馬嵬驛,依舊紅塵新豐道,不見驛使送荔枝,滿眼所見,鬱鬱蔥蔥一驪山。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詞,作者詞中從楊貴妃喜食鮮荔枝,玄宗命人從嶺南、西蜀馳驛進獻一事發抒感慨,歌詠唐天寶年間玄宗荒淫、楊妃專寵的史事,給世人以深刻的借鑑和啓迪。

本篇集中筆墨,單就楊妃喜食鮮荔枝,玄宗命人從嶺南、西蜀馳驛進獻一事發抒感慨。開頭三句從五嶺荔枝成熟寫起。首句點明產地產時,次句點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繪荔枝的外形內質,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時,果皮呈紫絳色,多皺,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狀,這裏用“絳紗囊裏水晶丸”來比況,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發人們對它的色、形、味的聯想而有滿口生津之感。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接下來兩句,承首句“五嶺”,專從產地之遙遠託諷致慨。“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似故意模擬玄宗惋惜遺憾的心理與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長的諷刺,筆意非常靈動巧妙。從玄宗方面說,是惋惜荔枝生長遠離長安的嶺南,不能頃刻間得到,以供楊妃之需;從作者方面說,則又隱然含有天不從人願,偏與玄宗、楊妃作對的揶揄嘲諷,而言外又自含對玄宗專寵楊妃、爲她羅致一切珍奇的行爲的批判。

過片“往事憶開元”句一筆兜轉,點醒上片。說“開元”而不說“天寶”,純粹出於音律上的考慮。“妃子偏憐”及以下“驛使”本《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這裏的“偏”與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長的對照。

結尾三句“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魂散馬嵬關”,指玄宗奔蜀途中,隨行護衛將士要求殺死楊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將其縊死於馬嵬驛事。“紅塵”用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意。驛使,指馳送荔枝的驛站官差。這三句既巧妙地補敘了當年馳驛傳送荔枝的勞民之舉,交待了楊妃縊死馬嵬的悲劇結局,而且收歸現境,抒發了當前所見所感:熱鬧的新豐道上,被過往行人車馬揚起的紅塵依然如故,但馳送荔枝的驛使卻再也見不到了。詞人對淫侈享樂、亂政誤國的歷史教訓並不直接說出,只用“有”、“無”的開合相應與“滿眼驪山”的景象隱隱透露,顯得特別雋永耐味。

創作背景

此言爲詠史詞,寫唐明皇與楊貴妃之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