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文化名家 > 曾經滄海難爲水?元稹爲何要拋棄薛濤和劉採春?

曾經滄海難爲水?元稹爲何要拋棄薛濤和劉採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經滄海難爲水?元稹爲何要拋棄薛濤和劉採春?的故事大家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曾經滄海難爲水?元稹爲何要拋棄薛濤和劉採春?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著名的詩句,千百年來引得無數癡男怨女心悲、心碎和心冀!

這著名的詩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與白居易並稱“元白”的元稹(779—831)的傑作。

元稹對他髮妻的思戀,達到這高度,的確令人仰止。但髮妻辭世後不久,他卻特立特行,變得讓人既欣賞又詬誶了。讓人欣賞的是容貌如城北徐公,按現代話說就是靚崽帥哥小鮮肉,人見人愛哦。但他並不是只靠臉吃飯的混混,才華橫溢、宦海通達。讓人詬誶的是,是個典型的情埸高手、風月翹楚,把其自身優勢用到了超高規格的泡妞兒上,讓每段情都成了歷史上的最佳段子。

(一)是《西廂記》有個藍本中的男主角

元代人王實甫寫《西廂記》,其中有個藍本就是《鶯鶯傳》。

《鶯鶯傳》開篇寫道: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容。張生遊於蒲時,在軍人騷亂搶掠中保護了寡母弱女的崔氏表親,由此結識表妹崔鶯鶯。崔鶯鶯垂鬟接黛,雙臉銷紅,顏色豔異,光采動人,讓張生頓生愛慕。在丫環紅娘的幫助下,張生與鶯鶯私會西廂,初嚐了雲雨。自此之後,鶯鶯朝隱而出,暮隱而入,日日與張生私會。再後來,鶯鶯被張生無情拋棄。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認定這部自傳體小說的作者元稹,寫的是自己的真實經歷。

(二)與薛濤愛得死去活來而後杳無音信

在他們首次見面的宴席上,元稹聽罷薛濤音韻泣楚、哀婉動人地背誦了他的《遣悲懷三首》後,掀動了他對薛濤的敬慕之情。

他說:薛才女之才早已傳遍長安,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名震京師的歌女高玲瓏現在唱的詩,除了白學士和本官,就是你啦。你的“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飛入舟”等詩句,早已廣爲傳唱,連樂工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呢!

此時薛濤定神仔細打量元稹,原來這位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朝中大官,竟是一個風度翩翩、一表人才的青年,從內心感情上一下子和元稹融合在一起,主動獻上一首自己的《春望》詞: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風花時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乘朝鏡,春風知不知。

原來元稹只是欽慕薛濤的詩才,對薛濤的容貌,雖聽到一些傳言,但並不十分相信,今日一見,果然是天姿國色,令人傾倒,令人垂涎。於是他稍加思索,急賦一首《秋菊》詩回贈:秋絲緩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詩中“陶”字與“濤”同音同韻,在當時多可相互借用。用在這裏,其意更深了。

郎意妾情倏地互動起來......

第二天,薛濤佯稱次日是母親的祭日,需購祭物,暗中偷偷來到驛館與元稹幽會。雲雨過後,元稹信誓旦旦的叫薛濤放心,將來一定爲她脫籍,娶她作續絃夫人。並取出十兩黃金相贈。

不料兩人幽會的事後來被人告發,薛濤被流放到荒涼冷漠、戰火頻頻的邊塞。

歷經幾年磨難,薛濤重回舊地後,盼望與元稹重敘舊情,於是她寫下了首《懷人》詩:雨暗眉山江水流,離人掩袂在高樓,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在上頭。詩尚未寄出,被來探望薛濤的李德裕看到。作爲父輩的李德裕對薛濤確是關心體貼,如實的向薛濤介紹了元稹的情況。李德裕告訴薛濤,元稹並非鍾情之人,更不是可以託付終身的正人君子......

過了不久,就在那青山環抱、碧水長流、桃李爭豔、鳥語花香的錦江之畔、浣花溪旁,出現了一座風格典雅的小院。從此薛濤就鶴衣道冠、琴棋詩書,在這裏隱居下來。

據說薛濤隱居後嫌平時用於寫詩的紙製作粗糙、紙幅太大,就帶領工匠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便於隨身攜帶的窄箋,獨創了別具一格的“薛濤箋”。從此薛濤的滿腹才思,滿腔柔情和滿目渴盼,化作一首首詩飛上了“薛濤箋”。

(三)天后級歌手、知名女詩人劉採春被拋棄

天后級歌手、知名女詩人劉採春,當時在大江之南、吳越一帶紅極一時,只要劉採春的歌聲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元稹第三次被貶職,到越州(今浙江紹興)任刺史,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段浪漫情史。目睹劉採春的風采,聆聽劉採春的歌聲成了他夢寐以求的願望。

上任不久,在當地馬屁精們特意安排的演唱會上,元稹目睹了時年二十五歲的劉採春風姿妙曼的迷人風采,勾起了自己當年遇見薛濤時的那種驚羨。演唱會後,元稹旋即成了劉採春的超級“粉絲”,發表了篇聲情並茂的評論文章,文章中毫不掩飾自己對她的愛慕之情。

劉採春是梨園中的佼佼者,懂得投桃報李的潛規則,更何況他風流俊雅、滿腹經綸、官職不小,連半推半就的姿態都不做,一頭便扎進了元稹的懷抱。後來元稹得寸進尺,花一大筆錢,從梨園買斷了劉採春,納其爲妾。共同生活七年後,他時來運轉升官回京,老毛病又犯啦,如同當年與薛濤不告而別一樣,拋下劉採春獨自離去。

後來,劉採春也看破紅塵,離開了傷心地越州。有野史演義說,元稹獨自離開後,和劉採春還悄悄相約私會過一次,而約會後劉採春就投河自盡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