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文化名家 >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一門四秀的葉家

在我所知道的所有歷史才女中,原以爲民國爲情所困的石評梅生命最爲短促,只在世上生活了二十六年,後來發現錢塘的蘇小小比她的年齡還小,十九歲時香消玉殞,離開了人世。沒想到,還有比蘇小小年齡更小的才女葉小鸞,年僅十六歲就去世了,她們在詩一樣的年華,花一般的歲月,夢一般的青春中,無聲無息地走了,走了!實在讓人仰天長嘯、扼腕嘆息!

葉小鸞字瓊章,明末吳江(今屬江蘇)人,才貌雙全的奇女子。母親沈宜修,姐姐葉紈紈、葉小紈都是著名女詩人、女作家,號曰“一門四秀”。父親葉紹袁,天啓進士,工部主事,也是一位才華出衆的文學家,因不願爲官便棄職歸田。

葉小鸞不僅詩文出色,而且善圍棋及琴和繪畫,她的畫我在網上瀏覽過,所作山水及落花飛碟,栩栩如生,韻味十足,真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才女,留有作品《返生香》。

只可惜,她在十六歲時,也是即將出嫁的前五天,居然離開了人世。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二)三歲,口授《萬首唐人絕句》

小鸞爲沈宜修的第三個女兒,那時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剛出生時,沈宜修念及家貧乏乳也想到孃家嫂子張倩倩子女俱亡,快到半歲時,就準備將小鸞送予哥嫂撫養。

張倩倩姿性聰慧,風度瀟灑,將小鸞帶回家後愛若掌上明珠。養父沈自徵回憶:汝生六月,襁褓而來,眉目如畫,宛然玉人。

小鸞靈慧早熟,工於詩律。三歲時,口授《萬首唐人絕句》及《花間》《草堂》諸詞,皆朗然成誦,終卷不漏一字。四歲,能誦《離騷》,不數遍即能了了。張氏曾對沈氏言:“是兒靈慧,日後當齊班、蔡。”

一個寒夜無聊之時,一家人擁被而坐,舅舅和舅媽命誦《二南》以解頤,葉小鸞面向夫婦二人,像一個對答如流的機器人一樣,張嘴就來,琅琅而誦。令夫婦二人相視而笑,驚訝不已,小鸞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舅媽張倩倩是小鸞童年教育的啓蒙者,對小鸞往後才智的發揮有着深遠的影響。

天啓五年(1625),葉紹袁中進士,舉家歡慶,葉家準備藉此機會,把小女兒葉小鸞接回葉家。十一月,葉小鸞正式離開舅媽家。

回到家裏,小鸞像突然記起了什麼一樣,扛着鋤頭向院子外跑去。跑到附近找來了一株臘梅樹苗,在疏香閣前的院子中挖了個坑,親手種下,以不忘舅父母的養育恩德。(據說這株臘梅,歷四百年的風霜雪雨,依然老樹虯枝,在寒風中吐蕊開放,成爲午夢堂僅存的遺物)。

葉家人對梅花喜愛尤甚,午夢堂中種了許多梅花,可惜毀壞嚴重,今存無幾。沈宜修有百首梅花絕句傳世,其女兒也都有許多吟詠梅花的詩作,葉小鸞也是如此,有十首梅花詩。比如 :堪笑西園桃李花,強將脂粉媚春華。疏香獨對枝梢月,深院朦朧瘦影斜。此詩以桃李同梅花相比照,一褒一貶,刻畫了梅花不慕繁華的情致,也是她對自己的真實寫照。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第2張

  (三)十歲能填詞歌賦

回家不久,一天傍晚,全家人坐在堂前看月色,月華初上,清冷的月光照着院中的疏枝密葉,影影綽綽,風竹蕭蕭,景色如畫,母親沈宜修觸景生情,隨口吟出“桂寒清露溼”,下句是什麼呢,母親還在沉思,一旁的小鸞即接口道:“楓冷亂紅凋”,說完問母親,媽,這句合適不?

母親大喜過望,一把將女兒抱進懷裏說,太好了,太好了!並“叭叭”地親吻女兒的額頭。小鸞的詩才和當年的才女薛濤不相上下,薛濤八歲時,父親吟出一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立即對出了下一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之後,沈宜修對小女兒愈發憐愛,勤加指導,親自深談。

小鸞不知道,自己走後,舅媽張倩倩如失去了一件珍貴的寶物,整天以淚洗面,失魂落魄,鬱抑不堪。再加上她沒有爲沈家留得一男半女,在“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封建觀念裏,可以說,張倩倩在沈家沒有任何地位。唯一相伴的、鍾愛近十年的養女小鸞又離開了她,思來想去,她一病不起,兩年後張倩倩34歲便結束了愁病纏身的一生。

俗話說,生者功勞雖不淺,養者恩惠大如天,十二歲的小鸞也深知這一點。得知養母去世了,她十分傷心和悲痛,想看養母最後一眼,也沒有機會,因全家跟隨父親在外地。後來,回到家時,她第一時間跑到舅媽的墳前痛哭流涕,抱着墓碑作詩一首,以表達對養母的深切思念:

十載恩難報,重泉哭不聞。

年年春草色,腸斷一孤墳。

小鸞十二歲時便能賦詩填詞,且看《春日曉妝》:“攬鏡曉風清,雙蛾豈畫成。簪花初欲罷,柳下正鶯聲。”一家人都說小鸞“貌若王嬙,才若易安”。十四歲後,還攻書、畫、琴、棋,像當年的蘇小小一樣,多才多藝,很快成爲一位遠近聞名的才女。她的文學作品很多,著有《返生香》,散文的造詣也很高,女詩人黃媛說她:“詩則與古人相上下,字字敘其愁,章章浣其天趣,成風散雨,出口入心雖唐宋名人亦當避席。”

小鸞天生麗質,蛾眉水眼,桃口柳腰,和民國美女林徽因不相上下,父親說她有絕世之美,她卻頹然道:“傾國之色,何所取貴,父親何必加之於兒?”。一日清晨,小鸞未及梳妝便向母親請安,沈氏見她妖嬈嫵媚、風神韻致,不禁戲言道:“兒嗔人贊汝色美,今淡妝亂髮尚且如此,真所謂笑笑生芳、步步移豔矣!我見猶憐,未知畫眉人道汝何如?”對於自己的美,小鸞十分低調,對母親的誇讚,僅僅一笑而過。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第3張

  (四)十六歲,臨嫁而卒,給後人留下100多首詩

十六歲的小鸞,身材修長,蜂腰細眉,出落得如一朵清純的蓮花。作爲一個美貌的才女,追求她的男子也是比較多的。其中有一個不錯的家庭,河南布政使張魯唯,其長子張立平(長小鸞一歲)前來求婚小鸞,葉紹袁欣然應許。張立平也是一位文化之人,知書達理,才學相當,可謂門當戶對、天作之合。婚事很快定了下來,因父親棄官在家,收入有限,難辦嫁妝,父母不勝惆悵。小鸞說:“荊釵布裙,貧士之常,父親何自苦爲?”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解開父親的憂愁。

可是,自從小鸞進入青春期,懂得人間情愛以來,她目睹太多左鄰右舍的婚姻悲劇。尤其是自己的親人,舅媽張倩倩,因自己沒有孩子,受到家人的歧視。大姐紈紈不滿週歲時,就由父母作主許配袁若思的第三個兒子袁崧。婚後七年,葉紈紈日日以淚洗面、愁城滿腹,婚姻失敗,返回孃家暫住。漸入青春的小鸞深感婚姻不能自主、命運難以把握,在壓抑與痛苦中陷入了深深的恐懼與迷惘,她開朗的性格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接踵而來的變故,讓小鸞敏感的心靈不堪重負,婚期一天天臨近時,她卻一病不起,小鸞對父母說,我有病在身,把婚期推一下吧,等病好了再說。父母以爲女兒是找藉口,不想同意這門婚事,母親搖頭勸說,日子訂了,不能改的。父親嘆息着說,堅持一下,說不定出嫁時,病就好了。

葉小鸞:歷史上最短命的才女 第4張

男方聽說小鸞想更改婚期,怕她夜長夢多,堅決不同意。本來就對婚姻有些恐懼和害怕的小鸞心生絕望,捂着被子大哭一場,病情因此加重。悽風呼號,鴉聲長哭,在臨嫁前五日,年僅十六歲的葉小鸞突然去世了,七日入棺,陰魂不散,舉體輕盈。其姐葉紈紈看見小妹如此留戀人間,捨不得親人,繼而悲痛不已,滴水不沾,舊病復發,不久也去世了,對葉家來說,真是禍不單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