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文化名家 > 文壇巨擘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文壇巨擘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6年10月19日,魯迅悄然離開了人世。數以萬計的人前來送他,在他的身體上覆蓋着“民族魂”三個字,毛澤東特地發表講話,說魯迅的骨頭最硬,魯迅成了衆人皆知的英雄。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們依然在談魯迅。魯迅留給後人的話題太多了,他幾乎成了一個救世的英雄。正因爲如此,一個真實的魯迅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長期以來,人們所見到的是一個被歷史的理性所改造過的魯迅,一個堅硬而荒涼的魯迅。所以,有時我在想:爲什麼魯迅的心如此荒涼,只能是“硬骨頭式”的呢?爲什麼中國只會出現這樣的作家,而這樣的作家又特別受人歡迎呢?

人們眼中的魯迅

魯迅果真像許多人所說的那般偉大嗎?在偉大與平凡之間,我更希望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更希望自己能夠將一個真實的人展現於衆人面前。問題是,魯迅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毛澤東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文壇巨擘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馮雪峯說:“在中國,魯迅作爲一個藝術家是偉大的存在,在現在,中國還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在藝術的地位上及得上他。”

同時期的魯迅研究者李長之則說:“魯迅在許多機會是被稱爲思想家了,其實他不夠一個思想家,因爲他沒有一個思想家所應有的清晰以及在理論上建設的能力;……至於在思想上,他卻止於一個戰士。”

王朔說:“我認爲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

這些都是人們眼中的魯迅,這些評論有從意識形態角度出發的,有從文學藝術角度出發的,也有從思想文化角度的;有論述他偉大的,也有論述他缺陷的。統而言之,魯迅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文化戰士。作爲一個戰士,他的使命就是不停地戰鬥,直至生命結束。戰士所創造的業績,也就是戰鬥的輝煌,而非戰爭理論上的輝煌。“五四”之後,新文化陣營出現了分化,魯迅曾這樣寫到:“兩間一小卒,荷戟獨彷徨。”這就非常形象地描寫了他當時的處境。這之後,魯迅將更多的時間用於寫雜文,充當的是一個戰士的角色。

然而,魯迅爲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地去創作更多的純文學作品呢?王曉明認爲這是魯迅的情感使然,也不無道理。蘇雪林曾說魯迅“多疑”,心理上有某種病態,也自有道理。魯迅多疑、冷峻、激烈的性格,使得他不能冷靜地去面對這個世界,不能以平靜的心態去啓蒙大衆。

“匕首”、“投槍”、“毒氣和鬼氣”

魯迅的確很愛人,也想以文字來喚醒沉睡的民衆。但愛的方式卻是最爲原始的。他是一個愛憎分明、非常有正義感的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決不寬恕人”,“痛打落水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有人說魯迅的雜文是“匕首”,是“投槍”。

魯迅則最清楚自己的狀況了,他曾說:“我自己總覺得我的靈魂裏有毒氣和鬼氣,我憎恨它,想排去它,而不能。”但何謂“毒氣”和“鬼氣”呢?這種“毒氣”和“鬼氣”從何而來呢?與周作人相比,魯迅的性格的確過於剛烈,在實現個人信念的時候過於情緒化。所謂的“毒氣”和“鬼氣”,是隱藏在魯迅內心深處的仇恨,愛之深則憎之烈。這仇恨又從何而來呢?爲什麼魯迅對大衆的愛又偏偏以仇恨的形式表現出來呢?據說魯迅從小就很好強,年輕時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志。而在少年時所遭遇的生活困頓,又使他認清了人性的陰暗面。這使得他更加以仇恨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狂人”便是仇恨的化身。個人情感的進一步深化,也許就源於現實的殘酷性。魯迅放棄寫小說,將全身的精力都用於雜文寫作,多半是出於這種特殊的心理。

不光如此,個人的閱讀經歷也會強化他的信念。在南京、日本求學時,魯迅對科學發生了興趣,達爾文的進化論漸漸地進入了魯迅的精神深處。後來所遇上的尼采,似乎更使他堅信強人拯救世人。他早期所寫的《人的歷史》、《文化偏至論》和《摩羅詩力說》,可以說是對西方科學思想接受的大綜述。進化論強調的是生物的優勝劣汰,尼采的強人理論則認爲人類是一條不潔的河,這些思想無不在強化着他的信念。後來他寫《狂人日記》,也就不足爲奇了。

由此誕生的魯迅話語,其實質又是什麼呢?朱大可在《殖民地魯迅和仇恨政治學的崛起》一文中寫道:“毫無疑問,20世紀下半葉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普遍的魯迅崇拜思潮,實際上就是對仇恨話語以及暴力話語的崇拜,它的殘酷性被掩藏在文學和社會爭議呼聲的後面。而耐人尋味的是,正是知識分子本身而非官方機構,纔是流連於魯迅神殿的最虔誠的香客。不僅如此,在經歷過殘酷的政治迫害之後,甚至在徹底放棄了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之後,他們也依然保持着對魯迅的刻骨銘心的忠誠,全力捍衛20世紀這一最堅硬的道德偶像。另一方面,在‘正義’的召喚下,只要中國社會存在着不公正和腐敗的暗流,魯迅的殖民地遺言就會繼續成爲知識分子憎恨和挑戰現實的楷模。”魯迅的確是深愛着大衆,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去與整個黑暗的社會抗爭,這是他的英勇之處。

憤怒的魯迅背後缺少什麼

但問題是,魯迅爲什麼只能以這種方式來啓蒙大衆呢?爲什麼不能像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甘地那樣來啓蒙呢?在一個憤怒的魯迅背後缺少什麼呢?

我時常覺得,魯迅是一個過於清醒的人,在他內心深處有絕望意識和恥辱意識,但卻缺少信仰意識。美學家潘知常認爲:“更重要的是,魯迅只意識到靈魂的緯度,卻沒有意識到信仰的高度。他沒有能夠爲自身的生存、爲直面個體生命的痛苦、直面絕望找到一個更高的理由,沒有能夠走向信仰,最後也就沒有能夠走得更遠。他沒有能夠在覺悟在虛無中堅信意義、在覺悟中固守希望,他的來自心靈黑暗的在場者的聲音,只是爲絕望而絕望的聲音。就是這樣,魯迅與‘信仰啓蒙’這樣一個20世紀的思想的制高點失之交臂。”信仰意識的缺乏,也使得他沒有從更寬闊的天地去尋求拯救之路。我想,魯迅的失敗或許就在於此吧!

魯迅的剛烈,後期一心寫作雜文,多半是因爲內心缺乏信仰意識。所以,我們不難理解,魯迅的啓蒙是一種“立人”啓蒙:立一個剛強的新人來破壞舊的世界,重新確立新的世界。所有的啓蒙,也就是此岸的啓蒙,而非終極關懷的啓蒙。這種啓蒙的方式,多半帶有破壞性,很可能會造成文化上的斷層。譬如新文化運動期間,那些文化新人們一味地反對舊文化,從而給中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不少損失。這種啓蒙的方式,雖然會有很大的實效性,但卻埋下了不少隱患。倒不如用一種信仰之愛,在大衆心中種下愛的種子。魯迅作爲一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若能心平氣和地做些信仰上的啓蒙,或許會有更大的效果。用仇恨來制止仇恨,終將會製造出更多的仇恨,這難道是我們願意見到的嗎?

文壇巨擘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在中國這一塊大地上,若沒有魯迅,也會有一個類似魯迅的人。我們沒有理由去指責魯迅,倒是亟需反思我們的缺乏信仰的民族文化。因爲我們缺乏信仰意識,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後,傳進中國的是進化論和尼采的思想,當然許多傳教士也跟着進來。但後者一到中國,就被國人視爲“邪教”,是麻醉人精神的不祥之物。所以,衆多知識分子還是主張以“立新人”拯救危難的國家。所以,我們會覺得,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便有什麼樣的文化人。在中國,只能誕生一個勇敢的文化戰士,而非文化的大思想家。

我想,某種程度上說,這應當是一個民族文化上的失敗,絕非文化人個人的失敗。這也是由於整個文化界的信仰缺乏,絕非文化人個人的信仰缺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