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諸葛亮舌戰羣儒與顧雍的對話是什麼?

諸葛亮舌戰羣儒與顧雍的對話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戰羣儒講述諸葛亮爲聯盟孫權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

顧雍:孔明,想效仿蘇秦張儀,用三寸肉舌掃平東吳嗎?

孔明:萬萬不敢.足下只知蘇秦張儀乃能言善辯之士,卻不知,他們亦真豪傑.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國之功,絕非恃強凌弱、避死貪生之徒.而時下有人,一聽說曹操擁軍百萬,且不問虛假真實,即刻欲叩首乞降.這等人還敢笑蘇秦張儀嗎

顧雍:孔明以爲,曹操何許人也?

孔明:漢賊,天下皆知,又何必問

顧雍:此言差矣.漢傳世四百年,天命已盡.如今,三分天下曹操已得其二,剩下其一,也暗懷歸心.劉使君不識天命,逆流而行,安能不敗啊

諸葛亮舌戰羣儒與顧雍的對話是什麼?

孔明:足下此話,真是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之言.人生於天地間,當以忠義爲本,我等既爲漢臣,就當與賊勢不兩立,大漢已傳世四百年,爲何不能再傳四百年?如果不能,就是因爲有了足下這樣無君無父之人,壞了大漢天下也

(顧雍一哼而退)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衆議 ,爲了抗禦曹軍, 保全東吳,魯肅向孫權提出聯劉抗曹的主張。孫權遂派他去劉備那裏探聽情況。早在隆中即洞察天下形勢,建議劉備“外結好孫權”的諸葛亮夙有聯孫抗曹之意,所以,與魯肅不謀而合。在得到劉備的同意之後,便與魯肅結伴到柴桑來勸說孫權。東吳內部主戰主降兩派意見不一,以張昭爲首的衆多謀士極力主張投降,而孫權面對這種情形也無可奈何,顯得猶豫不決,這就給諸葛亮的勸說設置了障礙,也給讀者製造了懸念。諸葛亮先後與東吳的七位儒士文臣進行了舌戰。 據此,這次論辯可以分爲七個小場次。第一場是諸葛亮與張昭的論辯。論辯的焦點是諸葛亮自比管樂是否“言行相違”。

這場論辯是由張昭挑起的。張昭等人認爲孫、劉是無法抵抗曹操的,諸葛亮此行的目的是要借東吳的力量抵抗曹操,保全自己。要阻止諸葛亮勸說孫權,辦法之一就是找出諸葛亮的破綻,抓住他的把柄,殺去他的銳氣。所以,他首先提出了諸葛亮是否真的自比管仲、樂毅的問題。管仲是春秋時齊恆公的大臣;曾輔佐桓公爲一代霸主,是歷史上傑出的文臣;樂毅是春秋時燕昭王的武將,曾統帥大軍克齊70餘城,是歷史上著名的武將。自比管仲、樂毅,也就是說自己文同管仲,武比樂毅,是文武雙全的傑出人才。

張昭認爲這是諸葛亮自吹自擂,故提出此問,爲下面的攻擊張本。諸葛亮答得很爽快,不僅承認了這一說法,而且還說這只是“小可之比”,口氣頗爲倨傲,似乎對張昭發問的目的毫不經意。對此,張昭沒有去糾纏,而是把握住論辯的方向,緊接着提出了第二個問題:諸葛亮未能輔佐劉備取得荊襄“是何主見”?這一問看似尋常,實際上卻很尖銳,它與第一問緊密相連,運用誘問法使諸葛亮的言論和行爲之間出現了悖謬,完成了攻擊的準備。諸葛亮早已看破張昭的意圖。所以,他先正面解釋不取荊襄是劉備不想取、不忍取——襄陽一帶,取之甚易,所以未取,是不想取,荊州之地則是劉備“躬行仁義”不忍取——從而表明這與他諸葛亮沒有干係,至於爲曹操所佔,那更與他諸葛亮無關,全是因爲劉琮投降了曹操。然後,又用避而不談法輕輕撇 開了對方“是何主見”的問題。然而,張昭並未因諸葛亮看破了他的意圖而作罷,而是按他的既定戰術,徑直指出諸葛亮“言行相違”,正面展開了進攻。他先用欲抑先揚法蓄勢,爾後用揭悖反駁法通過指出諸葛亮“自比管樂”的言論和他的行動——“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荊州爲操所佔);“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之間的悖謬之處進行了駁斥。

聽了張昭的駁斥,諸葛亮“啞然而笑”,進行了反駁。他先用反問直詰法予以回擊,以大鵬自比,而把對方比作羣鳥,從氣勢上鎮住對方。接着以人患了重病應該如何調理治療爲喻,論證劉備不能與曹操硬拼的道理,隱笑張昭是庸臣誤國,猶庸醫殺人。然後用事例論證法針對張昭援爲論據的荊州爲操所佔;“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指出 “棄新野,走樊城”有着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荊州爲操所佔,“敗當陽,奔夏口”是因爲劉備“大仁大義”而非軍事上無能。這就揭示了對方的這三個論據證明不了其論點,通過反駁對方的論證來粉碎了對方的進攻。爾後,又援引韓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的史實證明“寡不敵衆,勝負乃其常事”,名將用兵也不是百戰百勝的道理,以韓信自比,從另一個角度爲自己開脫辯護。最後,話鋒一轉,指出韓信雖然不是每戰必勝,但在“國家大計,社稷安危”上,是有主見的。“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爲天下笑耳”,將矛頭直刺張昭等一班 主降派,使對方無法招架,取得了第一場論辯的勝利。

第二場是諸葛亮和虞翻的論辯。爭論的焦點是:說劉備方面不懼曹軍是否“大言欺人”。虞翻首先問諸葛亮對曹軍浩大聲勢的看法。諸葛亮表示曹軍乃“蟻聚之兵”,“烏合之衆”,“不足懼也”。虞翻聽了冷笑揭悖法點出了諸葛亮言論和行爲相悖謬,指斥諸葛亮是“大言欺人”。於是,諸葛亮進行了回擊。他先用反問直詰法抵住了對方的話鋒(這個反問實際上是以“寡不敵衆”的公理作論據證明劉

備兵敗當陽不足爲奇,更與“懼”不相干)。然後表示退守夏口是在等待時機,而不是所謂“計窮” (即退守夏口與“懼”無關),這就通過反駁對方的論證來駁倒了對方,說明自己並非“大言欺人"。最後,用事例論證法,以對方的行爲作反襯,證明劉備“真不懼曹”,從而進一步證明了自己不是在“大言欺人”,取得了第二場論辯的勝利。

第三場是諸葛亮與步騭的論辯。步騭首先問難。他是想用張儀、蘇秦來貶低諸葛亮,說諸葛亮遊說東吳就像只會誇誇其談的蘇秦、張儀一樣。諸葛亮妙在避開自己不談,而採用間接回答的方法,以敵制敵,抓住步騭對張儀、蘇秦的評價大做文章。他先用事例論證法證明“蘇秦、張儀亦豪傑也”,然後又拿步騭等人 聽到曹操的威脅恫嚇就準備投降的事實來與張儀、蘇秦對比,指出步騭根本沒有嘲笑蘇秦、張儀的資格。因爲步騭是通過貶低蘇秦、張儀來貶低諸葛亮的,所以,諸葛亮爲蘇秦、張儀正名,實際上也就爲自己正了名,說步騭沒資格笑蘇張,就正是說步騭沒資格笑他諸葛亮。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諸葛亮舌戰羣儒與顧雍的對話是什麼? 第2張

第四場是諸葛亮與薛綜的論辯。薛綜先問諸葛亮對曹操的看法。諸葛亮直截了當地指出,曹操乃漢賊。薛綜立刻反駁說,漢朝“天數將終”,曹操將取得天下是“天數”使然,劉備與之爭鬥乃是“不識天時”。對此,諸葛亮抓住對方立論不符合封建道統觀念的要害,給予迎頭痛擊。他先厲聲棒喝,呵斥對方“無父無君”,亮出自己的觀點,繼而進行論證。用公理論證法證明對方理應誅戮不臣之人,再用事例論證法證明“曹操乃漢賊”(即曹操是不臣之人),這就得出了一個暗含的結論:對方理應誅戮曹操,可是現實卻是對方“以天數歸之”。這樣,對方的立論與封建道統觀念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證明對方真的是“無父無君”,使之狼狽不堪。

第五場是諸葛亮與陸績的論辯。陸績的觀點是劉備無法與曹操抗衡。理由是:曹操出身名門,是“相國曹參之後”;劉備出身低微,“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諸葛亮對此分三步進行了駁斥。第一步用反問句點出陸績幼年時“座間懷桔”的故事,意在回敬陸績對劉備早年“織蓆販屨”的譏諷。第二步用釜底抽薪法通過否定對方的論據來反駁對方的觀點。先用事例論證法證明曹操名爲“曹相國之後”,實爲“曹氏之賊子”,再用揭悖法指出“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查考”的說法與“劉豫州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按譜賜爵”的事實相悖謬,駁斥了劉備出身低微的說法。這樣,構成

對方論據的兩個要件就被否定了,對方的論點也就不攻自破了。第三步用漢高祖與劉備類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劉備織蓆販屨也就不見得無法與曹操抗衡,通過反駁對方的論證而完全駁倒了對方。

第六場是諸葛亮和嚴峻的論辯。嚴峻問諸葛亮“治何經典”,意思是要興邦立事就要治經典,諸葛亮不治經典就沒有資格在此談論抗曹、降曹的軍國大事。諸葛亮聽出這層意思,運用揭悖法,通過指出嚴峻的言論與古代豪傑匡扶宇宙卻未曾治何經典的客觀實際之間存有的悖謬進行了駁斥。

第七場是諸葛亮和程德樞的論辯。程德樞以“儒”自居,指責諸葛亮“好爲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爲儒者所笑”。程德樞指責諸葛亮“未必真有實學”,也就是說他這樣的“儒”是有“實學"的。於是,諸葛亮抓住“儒”字,用追加前提的辦法將之分成“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而分別闡釋,着重譏刺“小人之儒”的所謂“實學”不過是“雕蟲”、“翰墨”之技,又舉出楊雄的例子予以證明。因爲程德樞是以“儒”自居來嘲諷諸葛亮的,所以,諸葛亮說的是“小人之儒”,譏刺的就正是程德樞。一頓痛斥,說得程德樞張口結舌。在舌戰中諸葛亮還巧妙運用醫學方面的知識,說:“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爲難矣。”如果再算上後面“借東風”的故事,則諸葛亮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知識無所不通的一個“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