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子路是怎麼死的?孔子學生子路是個什麼樣的人

子路是怎麼死的?孔子學生子路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子路是怎麼死的? 中國古代士人中,子路是一種類型的代表。在孔子弟子中,子路年齡最大,性格最直率坦蕩,豪爽俠義,勇敢好鬥,多少有點粗魯。他體魄健壯,是經過孔子教化的有文化的武夫形象。他對於孔子忠心耿耿,辦事執着認真,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孔子對他很喜歡,也經常批評他。他見孔子的方式便與其他弟子不同,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爲弟子。(中華書局版第7冊2191頁)

透過這幾句簡略的記載,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精彩的畫面:子路一副糾糾武夫的打扮,到孔子家門來求見,開始時對孔子很不禮貌,但在孔子彬彬有禮的接待下,心悅誠服。然後,穿上儒服傾心委身於孔子,成爲弟子。

下面,我們從幾件小事來看一下子路的性格。他對孔子非常忠心,有時甚至不惜搞一些小把戲。《論語子罕》(卷十)中記載這樣一件事: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爲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爲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上海書店《諸子集成》第1冊184頁)孔子生病在外,爲了安慰老師,子路用一個門人冒充僕人服侍孔子。孔子明明知道也沒有說破。後來,病情有所好轉,孔子便將實情說開,並說自己寧可死在弟子的服侍下,也不願意用冒充的僕人來裝潢門面。但子路的好心是可以理解的。

子路是怎麼死的?孔子學生子路是個什麼樣的人

子路直率,有話就說,憋不住。對於孔子有不理解或不滿意的地方也要馬上表現出來,不給留面子,故孔子對子路也有幾分畏懼。根據子路的性格特點,孔子總提醒他遇事要多思考,多動腦筋。《論語由也兼人,故退之。”(同前249頁)

子路問:“聽到什麼就去實行嗎?”孔子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孔子的回答卻是肯定的。這既可看出孔子對子路頭腦簡單的瞭解,也最充分地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子路是怎麼死的?孔子學生子路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在開始周遊列國不久,孔子住在衛國賢人遽伯玉家。衛靈公夫人南子是個極其妖冶的女人,久聞孔子大名,一定要求見孔子。於是孔子前去與之相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子見南子”的故事。

子路對孔子的這種作法很不滿意,孔子對他解釋說:“我剛纔並沒有直接見到南子的面,如果見了,也會以禮相答。”孔子所言屬實,南子是在帷帳中與孔子相見的,南子在帷帳中向孔子行禮再拜,孔子聽到環佩的聲音很清脆。

子路依然不高興。孔子以爲子路不相信,便發誓道:“如果和我說的不一樣,上天都會厭棄我!上天都會厭棄我!”也只有子路纔會如此,也只有對子路孔子纔會如此。

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陳蔡之間曾經非常窘迫。爲了安定弟子的情緒,孔子先後找子路、子貢和顏回三個有代表性的弟子就同一個話題進行討論,子路的話也最直率。因爲這個問題涉及到子貢和顏回,故將其放在最後一起闡述。

子路忠直,爲正義奮不顧身,他的死最能體現其性格。前文提到,衛靈公時,有一美麗妖冶的夫人南子,很淫蕩。衛靈公的長子即太子蒯聵與其有曖昧關係,怕被誅殺便逃亡在外。

靈公死,大臣欲立公子郢爲君。公子郢推讓,認爲太子的長子姬輒還在,而且已經成人,按照宗法制應當立其爲國君。於是姬蒯聵的兒子姬輒便順利即位,這便是衛出公。但問題馬上就出現了,爸爸還在,本來應當是爸爸的國君位置卻被兒子佔有了。而出公又沒有提出迎接爸爸回來,連這種意圖都沒有。

十二年後,蒯聵心理嚴重失衡,便悄悄溜回衛國,勾結大夫李悝發動軍事政變,趕跑了出公。父親趕跑兒子奪回君位,雖是國家之事,實際也是人家家庭內部之事,別人管不管都可。

此時,子路正在孔悝的采邑中當總管,實際是李悝的家臣。采邑在郊區,子路當時正在那裏,聽說這件事,義憤填膺,連忙往城裏跑。城門將要關閉,一個叫子羔的人告訴子路,形勢已定,出公都已逃跑了,你可以回去,不要進城白白送死。子路的表現是: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難。”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造蒯聵,蒯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蒯聵弗聽。於是子路欲燔臺。蒯聵懼,乃下石乞、壺黶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華書局版第7冊2193頁)

子路是怎麼死的?孔子學生子路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3張

本來可以避免的犧牲,且沒有任何道義上的責任,但子路還是義無反顧地進城,並要求新立的國君不要重用參與叛亂的李悝,在得不到答應的情況下,放火焚燒蒯聵和李悝所登之臺。可見其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的程度。還有一點應當注意,即李悝本來是子路的主人,但因爲其不忠實於國君,所以子路還是堅決反對他,並要討伐他,可見忠君的觀念在當時已很強烈。

當蒯聵派兩名訓練有素的武士下來攻擊子路時,子路以一敵二,可見其確實很勇猛。系冠的纓被對方的刀劍擊斷,子路本來應當不顧,而以保護性命爲主,可他還是遵循禮的要求,君子不能沒有冠,也不能掉了冠,於是用手結纓,被敵人殺死。子路死得很壯烈,也很迂腐。

孔子聽說衛國發生內亂,馬上說:“嗟乎,由死矣!”真是瞭解弟子的好老師!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子路幾乎全程跟隨,不但服侍老師,而且還起到了保鏢的作用。所以子路一死,孔子很傷心,說道:“自從我得到子路,就再也沒有聽到過輕蔑侮辱的語言。”裴駰集解引王肅注曰:“子路爲孔子侍衛,故辱慢之人不敢有惡言。是以惡言不聞於孔子。”(同前2193頁)最清楚不過地說明了子路保鏢的作用。

總的看,子路爲人忠誠,豪爽仗義,疾惡如仇,不畏強暴,服從真理,勇於改過,沒有任何城府,是個非常好交往的正人君子。是中國古代士人中剛性性格的一個典型人物。後世小說中張飛、程咬金、牛皋等人身上似乎有子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