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中國最早的學位制是什麼?學位制何時產生的

中國最早的學位制是什麼?學位制何時產生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最早的學位制是清朝末年的“附生、貢生、舉人、進士”四級學位制。學位,是根據專業學術水平而授予的稱號,是對某一學者在學術水平上的一個評價。我國現行的學位制,是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雖然自古就有,但與學位制並不沾邊。因爲在古代,博士是個官名;學士最初指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以後也成了官職的名稱;而碩士只不過是對德高望重、博學廣聞的人一種敬稱而已。另外,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有秀才、舉人、進士等級,但這些等級只是充作當官任職的階梯,與學位制同樣是風馬牛不相及。

清末於戊戌變法後興辦了學校。光緒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頒佈了《欽定學堂章程》,規定小學卒業(畢業),獎給附生;大學分科卒業,獎給進士。”這樣,以獎勵的形式,對不同程度、水平的知識分子授予相應的稱號。可以說,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學位制。

中國最早的學位制是什麼?學位制何時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