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西漢的外交關係:西漢與中南亞各國之間的關係

西漢的外交關係:西漢與中南亞各國之間的關係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以來,中國和越南在經濟文化上就有着密切聯繫。戰國末期,越南北部已有甌駱國。秦統一後,進軍南越時,曾侵及甌駱國。秦漢之際,趙佗佔據南海桂林等郡稱王,滅甌駱國,並通過甌駱的駱侯、駱將和蒲政進行統治。漢武帝滅趙氏政權後,在越南北部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沿用趙氏統治方式。此後,中國同越南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如中國的鐵農具和越南的土特產便經常互相交換。

  與印度和緬甸

在中國古代,印度被稱爲“身毒”或“天竺”。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和印度就有經濟往來。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大夏曾看到中國的邛竹杖和蜀布,經詢問得知是從身毒國販運去的。後來,張騫的副使也到過身毒。西漢晚期,印度的佛教通過西域也傳入中國內地。此外,緬甸從公元前2世紀或更早的時候,就與中國人民之間有往來,從四川經雲南可到緬甸。當時中國的蜀布、邛竹杖就是由這條道路運往身毒、大夏等國的。同時從交州沿海乘船去緬甸的海上航路已經開通,使兩國的聯繫更加密切。

西漢時,也與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東亞的日本等國有了友好往來關係。漢武帝時,日本有三十餘國派遣使者和漢朝交往。這是中日兩國使節往來的最早記錄。 漢對外的水路交通 秦漢時期,中國到東南亞各國的通道,除陸路經由中亞、緬甸外,還有海道。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船舶從合浦郡的徐聞縣(廣東徐聞縣西)出發,行五個月可到都元國(在馬來半島),又繼續航行四個月,抵邑盧沒國(在緬甸沿岸),再航行二十餘日到諶離國(在緬甸沿岸),然後棄舟步行十餘日到夫甘都盧國(緬甸蒲甘城附近)。從此處再乘船航行,最後抵達黃支國(在印度建志補羅)。回程從黃支國起程,先到南邊的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從此繼續航行,經過八個月抵中途的皮宗(在馬來半島)。過皮宗後轉向東北航行回國。西漢的官營海外貿易,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私營的海外貿易則早已存在,並不斷髮展。

西漢的外交關係:西漢與中南亞各國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