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新年爲何要放爆竹?新年燃放爆竹的含義

新年爲何要放爆竹?新年燃放爆竹的含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現代意義上填塞火藥的爆竹,是從宋末開始發明的。也是從宋代起,中國的“爆竹文化”豐富了起來,燃放更講究,民俗目的更明確。過年,從除夕之夜起,一直到正月十五,不同日子要燃放不同的爆竹,不同日子所放爆竹的意義也各有不同,而不僅僅是熱鬧和喜慶。除夕之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門爆竹”。放過這道爆竹後,家人不能再到外面出去行走,而是一起圍着火盆守歲,等待着新年的到來。有的地方“封門爆竹”又叫“封門炮”。過去窮,債主在大年三十都不忘上門索債,欠錢的都關門躲起來,故有“封門”一說。封門爆竹燃放後,再惡的債主都不會再上門討債,讓窮人過個安心年,此即俗話說的“三十夜頭不見面,不過十五不問錢”。

除了“封門”說外,另有“辭舊”說,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就是個意思,這也是最爲廣泛的象徵意義。還有“迎神”說,準確地說是迎接竈神。竈神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夜送上西天,送時要燃放爆竹。大年三十晚上返回人間,故還要燃放。因爲各種含義兼有,所以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最爲集中,《會稽志》所謂“除夕爆竹相聞”,反映的就是古代這種風俗。除了大年三十燃放爆竹,年前的“臘祭”活動還會燃放“霸王鞭”。農曆臘月是各家祭祀百位神仙之際,祭祀時間或固定於臘月初八的“臘日”,或於臘月擇吉日行祭。行祭時,家家都要掛上各種神像,燃起熊熊爐火,供桌上擺上供品,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霸王鞭”民間又稱“報旺鞭”,意思是預報來年興旺。清代蔡雲在《吳歈》詩中雲:“一樣過年分早晚,聲聲聽取霸王鞭。”

新年爲何要放爆竹?新年燃放爆竹的含義

正月初一早上所燃放爆竹,叫“開門爆竹”,或“開門炮”。早期是爲了驅惡避邪,《荊楚歲時記》所記南朝人燃放爆竹表現的就是這種訴求。後來則是爲了“迎新”,表示“開門大吉”、“開門有喜”。但開門炮的燃放更有講究,只放3響,不像今人噼裏啪啦,亂放一通。正月初五放的爆竹叫“開市爆竹”,又叫“燒利市”。正月初五是傳說中的財神爺生日,在財神的生日開門做生意,寓意“新年發財”。在這一天,古人都會早早起來“接財神”。財神民間又叫“路頭神”,所以接財神又叫“接路頭”。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引了蔡雲的一首竹枝詞,這樣描述了時人正月初五迎財神的情形:“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民間信仰中的財神有多位,其中一位名叫趙公明,人稱“趙公元帥”,傳說他雙目失明,常騎着一隻老虎爲百姓送福送財。因眼睛不好使,聽着響聲走,故古人才早早起來,燃放爆竹吸引財神,誰家爆竹最響財神先到誰家,所以家家爭着燃放。古人還喜歡選擇在初八開門,初八是新的一年裏第一個“發日”,做生意的人當然最喜歡選擇在這一天開市,把爆竹燃放得響聲大大的,寓意“大發財”。對現代上班族來說,初八燃放爆竹另有意。這天是第一個法定上班工作日。“上班爆竹”,除了熱鬧外,老闆還有“歡迎員工歸來”的意思。需要說明的是,過年燃放爆竹,古人特別講究“一響到底”,中間不能熄火或啞聲,否則不是好兆頭,新的一年裏會遇“厄運”。因爲這個講究,古人對爆竹的質量很看重,不燃放“斷頭爆竹”。

新年爲何要放爆竹?新年燃放爆竹的含義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