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漢文帝“妙用”黃老道家學說:無爲治國

漢文帝“妙用”黃老道家學說:無爲治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後期的劉向評價說:“文帝遵漢家,基業初定,重承軍旅之後,百姓新免於干戈之難,故文帝宜因修秦餘政教,輕刑事少,與民休息——即位十餘年時五穀豐熟百姓足,倉廩實,蓄積有餘。”

道家思想問世後,便對政治、養生、思維等產生影響。漢文帝以力量薄弱的藩王身份繼位,初登皇位“常戰戰慄慄,恐事之不終”,而黃老學“卑弱以自恃”、“以弱勝強”的特點適合他“蓋力不能取,而以智取”的特點,被其奉爲“南面君人之術”。

 無慾無爭,保全性命

漢文帝與景帝父子兩代都採用了“黃老”道家學說。首先這與他們的家教有很大關係。漢文帝與漢景帝的母親,都喜好《道德經》而深受其影響,在母親們的教育理念下,道家思想成爲文景二帝治國思想的主要來源。時代環境對於道家思想的青睞也影響了二位皇帝。在楚漢相爭時期,張良、陳平、韓信等人靈活地運用道家思想,才使楚軍大敗、漢政權得以建立。而秦末酷法暴政則令人深惡痛絕,在反思其深層原因時,道家思想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並融入包括文帝在內很多人的思想深處。

漢高祖劉邦死後,政權落入其妻呂雉手中,她想將帝位轉給自己孃家的人,於是,大開殺戒,將劉邦的兒子幾乎趕盡殺絕,只有小兒子劉恆倖免於難。這不是呂雉心軟才刀下留人,而是劉恆及其母親“無慾無爭”的姿態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劉恆母親薄氏知道宮廷鬥爭的殘酷現實,便苦讀《道德經》,領略道家思想的精髓,走上清淨無爲的道路。在母親潛心寡慾思想影響下,劉恆或無意與其他皇子爭奪繼承權,甘願被分封到西北邊疆、毗鄰匈奴的荒漠貧瘠地帶爲代王。劉恆在沒有其他皇子願意來的偏僻地方爲官,幾乎被朝野遺忘,正因如此,才躲過了呂雉的迫害。

呂雉死後,大臣們在尋找合格的皇位繼承人時發現,皇子只剩劉恆一人了。於是,這位遠在邊疆、性情樸實、清心寡慾、守道尚德的代王便被請到長安,是爲漢文帝。

漢文帝“妙用”黃老道家學說:無爲治國

  謙卑下位,獲得皇位

劉邦曾談過自己能夠虛心聽取能人的意見是戰勝項羽的主要原因。他說,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自己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且百戰百勝,自己不如韓信。以“謙卑”之心知人善用,纔是自己取勝的根本。這種思想也影響着淡薄名利、潛心學道、在邊塞爲代王的劉恆。當他聽說長安來人要迎接他回去當皇帝時,仍舊保持着謙卑下位的姿態。他請示母親,是否可以去當皇帝。母親幫助他分析了形勢,認爲,此時是中央政權最混亂的時期,且朝中大臣多是劉恆父輩,很難駕馭。如果冒然前去,可能遭到殺身大禍。於是劉恆派人前去長安打探消息,一瞭解實情,二爲延緩時間來獲取人心。之後,劉恆斟酌再三,才最終決定回長安繼位。

此時中央政府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周勃手裏,周勃對於劉恆的弱勢瞭如指掌。對於劉恆來說,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對待這樣的關鍵人物須非常慎重。當劉恆從邊塞來到長安城外的渭橋,周勃率領百官跪下接駕,劉恆也立即下馬跪下還禮。這種禮節的選擇,正體現了《道德經》倡導的“謙德”精神。在渭橋過禮之後,周勃想單獨與劉恆說話,劉恆覺得私自與周勃交談,可能引起百官誤解,於是,便拒絕了私人談話,體現了《道德經》所謂“無私”的運用。在周勃將玉璽送上後,劉恆仍然謙遜地說:“玉璽我可以代管,但這個皇帝不一定非是我來當不可,可以爲皇帝的人很多,此事過些時日再議。”劉恆運用了道家“不用之用”的智慧,避免了不必要的妒忌發生。

劉恆收下玉璽後,又等了九個月才登基,這一是考慮到同宗兄弟中,還有年紀比自己大的、辦事能力比自己強的,要在獲得他們的支持後登基才能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二是爭取獲得那些追隨劉邦打天下的老將軍們的支持,自己的政權方能真正穩固。在一切條件完備時,劉恆才榮登皇位。

  躬行節儉,增益利民

老子有所謂“三寶”的說法: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除了待人待物的“慈”和“不敢爲天下先”之外,在待己方面需“儉”,只有躬行節儉,才能增益利民,而這一點尤爲漢文帝所注重。《史記·孝文本紀》中說:“孝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爲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爲飾,不治墳。”文帝帶頭爲天下人作敦樸的示範,並制定一些節儉的規章制度,推動自上而下實行。據說他的一件黃袍,一直穿了二十年,補之再補。他儘量減輕刑罰,減輕賦稅,寬大包容,爲人稱頌。

時人賈山曾說,漢文帝即位後,“親自勉以厚天下,損食膳,不聽樂,減外徭衛卒,止歲貢;省廄馬以賦縣傳,去諸苑以賦農夫,出帛十萬餘匹以振貧民;禮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賜天下男子爵——亡不被澤者;赦罪人,憐其亡發,賜之巾,憐其衣赭書其背,父子兄弟相見也而賜之衣。平獄緩刑,天下莫不悅喜”。所有這些舉措,均體現了黃老道家“尚儉”、“不敢爲天下先”的原則,其目的是體諒百姓,與民同樂同憂。西漢後期的劉向因此評價說:“文帝遵漢家,基業初定,重承軍旅之後,百姓新免於干戈之難,故文帝宜因修秦餘政教,輕刑事少,與民休息——即位十餘年時五穀豐熟百姓足,倉廩實,蓄積有餘。”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此後直到景帝、武帝初期的五六十年間,因在政治上貫徹道家的“謙卑”、“無爲”之智慧,而使得國強民富,爲漢朝四百年政權打下了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