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滅亡時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雖然說古代沒有不亡之國,但一個朝代或帝國滅亡時刻真正到來時,其畫面之慘烈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恐怕沒有幾人能承受。比如,立國近300年的明朝(包含南明),其滅亡時的場景便堪稱極度悲慘。

崇禎帝自殺殉國後,明朝遺臣又在南方相繼扶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唐王朱聿鍵(隆武帝)、桂王朱由榔(永曆帝)爲帝,以圖對抗清朝、收復故地,期間還存在過魯王朱以海(監國)、唐王朱聿鐭(紹武帝)等政權,但不被視爲正統。這段時期儘管被史學家稱呼爲“南明”,但在實際上仍屬於明朝的延續。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永曆帝(朱由榔)劇照

永曆帝在位16年間(1646-1662年),明朝的形勢愈發嚴峻,起初佔據南方七省之地,局勢仍然大有可爲,就算不能光復故土,但效仿南宋,割據江南卻沒有問題。然而壞就壞在小朝廷內部黨爭異常激烈,加上主帥孫可望(後降清)私慾膨脹、屢起內訌,終將好端端的局面搞到山窮水盡的程度。

1659年,走投無路的永曆帝逃往緬甸避難。因爲明朝是宗主國的關係,所以緬王莽達對永曆帝君臣相當客氣,不斷地給予他們飲食、物資。然而在另一方面,莽達卻跟清軍談判,希望以送交永曆帝君臣爲代價,要求清軍幫助其消滅南明李定國、白文選部,以穩定中緬邊境局勢。等到新王莽白上臺後,緬甸對南明小朝廷的態度陡然變得極其惡劣。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第2張

永曆帝玉璽圖

永曆十五年(1661年)五月,莽達的弟弟莽白弒君自立,非但沒有向永曆帝奏請冊封,反而向其索取賀禮。此時,永曆帝由於資財匱乏,根本拿不出像樣的賀禮,同時又考慮到其事不正,於是決定拒派使者朝賀。被拒絕後的莽白惱羞成怒,決定對南明小朝廷動粗。

當年七月,莽白遣使造訪永曆帝,先是責備他怠慢緬王,不久又通知南明君臣過江議事、同飲咒水,以重申交好之意。對於莽白的建議,南明君臣覺得其中有詐,便由世代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出面,先是責備緬王大失藩臣之禮,如今又想設計危害明朝君臣,行爲實在可惡。

然而南明的態度雖然強硬,但在緬甸使者的威脅下,永曆帝最終還是被迫接受“邀請”。不過考慮到此行的危險性,大學士馬吉翔、大太監李國泰決定替皇帝赴約,並偕同沐天波一同前往,希望藉助他在西南各國中的威望,使緬王有所忌憚。

然而從之後發生的變故來看,純屬一廂情願。七月十八日,馬吉翔率衆渡河,僅留13名內監和跛足總兵鄧凱守護永曆帝及其後宮。當天上午,南明官員剛剛到達目的地,即被3000名緬兵包圍。隨即,緬軍主帥派人將沐天波拖出人羣,並下令擊殺其餘的明臣。沐天波不願偷生,便奪過緬兵的刀反抗,在擊殺9名敵兵後,終被對方亂刃砍死。其他明臣見狀,自知已無活路,於是效仿沐天波羣起反抗,用血肉之軀跟緬兵拼命,其結局可想而知。很快,包括大學士馬吉翔、大太監李國泰、總兵魏豹、錦衣衛掌衛事任子信等30餘名明臣悉數被殺害,場面極爲悽慘,史稱“咒水之難”(“緬酋殺我文武官僚三十餘人。”見《行在陽秋》)。

明朝大臣幾乎全部被緬兵屠殺,緬軍屠殺明朝羣臣後,又迅即渡江圍攻永曆帝的住所,並肆意搜掠財物、侮辱婦女,致使劉貴人、楊貴人、吉王妃等百餘人不堪凌辱,全部自縊而死,而永曆帝因爲驚恐一度想要自殺,幸虧被內侍勸阻。

南明的行宮被攻佔後,永曆帝及太后、皇后、太子等人均被緬甸扣爲人質,形同“高級囚徒”。莽白在扣押永曆帝后,本想利用他來壓服周邊小國,並跟清廷討價還價,以爭取有利於自己的邊界談判,但在清軍日益逼近的情況下,該計劃卻很快破產。當年十二月,清軍迫近緬甸國都阿瓦,莽白大驚失色之餘,只好將永曆帝等人獻給對方主帥吳三桂。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第3張

平西王(吳三桂)劇照

1662年6月1日,永曆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煊被吳三桂下令用弓弦縊殺於昆明篦子坡,其家眷除王皇后、馬太后在此前自殺身亡外,其餘人等被押送至北京。永曆帝遇難時,終年40歲,死後被焚骨揚灰(“遣固山楊珅、章京夏國相等縊永曆於篦子坡,焚其屍揚之,家屬送京。”見《雲南府志·卷五》)。隨着永曆帝的遇難,立國294年的明朝正式覆亡。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第4張

永曆帝殉國處

揭祕明朝時滅亡場景 皇室族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