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三國魏晉的史書也好,小說也罷,我們總是被各式各樣的官職名稱繞暈,文官還好,多看幾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書、州牧、刺史、太守等,大多能搞清楚,可輪到武職,徹底抓瞎了。

不少人知道武職中的級別高低,例如最高級別的大將軍,次一級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次一些的四鎮(鎮東、鎮西、鎮南、鎮北,徵、平也是加方位)、四徵、四平,以及最後的雜號將軍。

這些將軍名號大多是瞭解的,可對於護軍、領軍以及三國兩晉時期的“都督”就有點懵了,護軍、領軍、都督同我們上述的將軍,哪個權位更重呢?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兩漢時期,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並不常設,朝廷有戰事,便會任命一位大將爲車騎將軍或車騎大將軍,帶不帶“大”字,須得看這位大將的威望、資歷的高低。

東漢外戚鄧騭、竇憲,領兵討伐匈奴、西羌等,皆是以“車騎將軍”的名義出征。兩漢時期,一旦出現驃騎、車騎名號,便是時局不穩有了戰亂。

東漢末年的曹操,雖然大多沿用漢朝制度,卻也有所變化,比如驃騎、車騎的名號,就不能隨便用,畢竟曹操沒有當皇帝,劉備登基前不過是左將軍,驃騎、車騎地位太高,誰又有資格做呢?

三國時期不同於兩漢,它時局混亂,因此兵制在不斷完善變革中,車騎、驃騎、大將軍僅僅代表官位,具體實權,其實在護軍、領軍、都督手裏。我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下魏晉(以魏國、西晉)的兵制。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2張

魏晉時期,朝廷的軍隊分爲兩種,一種是中央軍,由中樞朝廷直接掌控,另一種是地方兵,由刺史(管州兵)、太守(管郡兵)、縣令(管縣兵)等掌管。

漢末諸侯,董卓、袁紹、袁術等人,都是靠地方兵割據一方。因此司馬炎滅吳後,決定“罷州兵”,不允許州郡建立地方兵,這是有歷史根據的。

地方兵一般僅僅負責本地防務,防備敵方、維護治安等,有的時候還得接受中央軍指揮,開赴戰場。中央軍是曹魏作戰主力,分爲中軍、外軍。

三國早期(曹操時期),各方勢力都在擴張發展中,制度都不完善,沒有所謂的中軍、外軍之說。直到曹丕黃初三年,命大將軍曹真爲“都督中、外諸軍事”,纔有了中外軍的說法。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3張

曹魏的中軍的根基是虎豹騎,虎豹騎最早是曹操親軍,從這也能看出中軍的大致作用——保衛君主安全。一般來說,中軍是拱衛都城、皇宮的軍隊,也會參與對外作戰,這並不是死規定。

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等,都是中軍將軍,而四鎮、四徵等確是外軍將軍,兩者不僅有地位上的差別,還有職權上的區別。

曹魏的中軍由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五營組成,其中武衛營爲精銳主力,許褚便是武衛將軍,負責保衛曹操、曹丕安全。

中軍的統帥便是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爲正,負責皇宮、城內防務,中護軍爲副負責京城外部防務。司馬師藉助中護軍的職務之便,才能私養3000死士,最後有了發動高平陵之變的資本。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4張

外軍更好理解——中央軍駐守地方的軍隊,外軍的指揮權在“都督”手中。司馬懿淮南三叛中的毌丘儉、諸葛誕,都屬於四鎮將軍,也掛有“都督”銜。四鎮頭銜,只是表面毌丘儉、諸葛誕二人級別高,都督保證了二人手中權力大小。

毌丘儉是鎮東將軍,揚州都督,諸葛誕也曾爲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正是二人能執掌一揚州的外軍(都督銜),纔有反抗司馬氏的資本,不過司馬氏實力更爲強大。

司馬氏篡魏過程中,爲了收攏大權,不斷將中軍規模擴大,到了後期,司馬氏手中握有20萬中軍,以絕對實力碾壓曹魏,自不存在被曹魏翻盤的可能。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5張

兩晉時期,兵制發展逐步完善,能讓我們一窺究竟。同曹魏一樣,西晉也分中央軍、地方軍,雖然司馬炎下旨罷州兵,但是不少州郡仍握有兵權,這是世家的“特權”。

東漢時期,大將軍爲軍事首領(其實皇帝纔是,只不過被外戚架空),西晉卻是“都督中、外諸軍事”纔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所以司馬炎一朝,僅有司馬孚擔任過,便一直空着,防備權臣篡權。

中央軍同樣分爲中、外二軍,中軍也是西晉的精銳以及主力。西晉中軍分爲宿衛軍、牙門軍二部,宿衛軍拱衛皇宮、京城,牙門軍駐守於城外,起着機動部隊和預備役的作用。

宿衛軍只是一種習慣上的稱呼,而非官方名,它整體建制有六軍、四軍、六校、二營。六軍指領軍、護軍、左衛軍、右衛軍、驍騎軍、遊擊軍。六軍是中軍主力,負責守衛皇宮內部宮殿,地位較高於其他宿衛軍。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6張

四軍指左右前後四軍,每軍有1000人,負責皇宮宮門警戒,前後左右表示方位,說白了就是東城門守衛軍、西城門守衛軍等。

六校營指原五校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加上新設立的細軍校尉。每個校營大約1000人。二營指積弩和積射二營,每營2500人,由積弩、積射將軍分別統領。

太子東宮同樣有宿衛力量,也可劃歸爲宿衛軍,早期僅有左右衛率,後來又增加前、後衛率和中衛率,一共五軍總兵力1萬多。

外軍同曹魏一樣,中央軍派駐地方的軍隊,一般由帶有“都督某州諸軍事”頭銜的人(大多是西晉宗室)率領,都督制能促進西晉政局安穩,卻也爲“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徵、四鎮哪個權位重? 第7張

兩晉時期,車騎將軍沒有兩漢那麼顯赫了,當然這裏指的是權柄,而非地位,車騎將軍還是最高級別的那一波,不過權柄已經歸於“都督”手裏,東晉皇帝和地方士族平分權力,諸如王敦、桓溫都帶着“都督中外諸軍事”的頭銜,而都督也成了權臣標配。

西晉的中軍、外軍在內亂中消耗殆盡,使得匈奴、鮮卑、羌、氐等趁虛而入,使得神州陸沉,偏安江左數百年。這算是制度的錯,還是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