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北伐,成功攻取大都,元順帝率大臣宗室等迴歸漠北草原,但是,此時的北元勢力依舊強大,僅在北方戰線,除了擴廓帖木兒佔據西北之外,還有東察合臺汗國稱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貴族佔據河西走廊。爲了鞏固西北邊疆,明朝軍隊在成功控制河西走廊之後,設置了關西七衛。關西七衛,是明朝在嘉峪關以西冊封的七個羈縻衛所,分別是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衛,後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

關西七衛的設置,使得明朝的政治和軍事勢力達到西域附近,對拱衛西北邊疆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鑑於嘉峪關以西地區的複雜情況和明朝自身軍事佈置側重於“九邊”防禦鏈,明朝對關西七衛只是採取比較鬆散的羈縻管理制度,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使得明朝對關西七衛缺乏有效的管轄,使得其在外界軍事壓力下離心力不斷增強,而明朝朝廷又對關西七衛缺乏足夠的重視,最終使得嘉靖以後完全被吐魯番汗國吞併。

關西七衛設置的歷史背景

元順帝勢力退出大都之後,北元勢力依舊十分強大,除了在漠北地區的北元朝廷外,北元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勢力佔據西北,太尉納哈出佔據遼東一帶,東察合臺汗國稱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貴族佔據河西走廊。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廓帖木兒率軍進攻蘭州,徐達、李文忠在甘肅定西大敗擴廓帖木兒,隨後徐達、李文忠、趙庸、馮勝、傅友德等又不斷在西北擊敗北元殘餘勢力,明朝的勢力範圍發展到了嘉峪關一帶,之後設置了甘州、肅州等衛,“甘肅悉平”。但是,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徐達擔任主帥,帶領李文忠、馮勝兵分三路進攻北元,徐達率領的中路軍隊遭遇擴廓帖木兒的圍攻,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兵,只有馮勝、傅友德的西路軍攻取甘州、蘭州。

“五年復大發兵徵擴廓。達以徵虜大將軍出中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東道,徵西將軍馮勝出西道,各將五萬騎出塞......獨勝至西涼獲全勝”。

面對這一情況,朱元璋認爲短期內掃清北方蒙古勢力不大可能,再加上東北方向的高麗和佔據雲南的北元樑王把匝剌瓦爾密都在與北元朝廷積極聯繫,明朝需要集中精力消除北元和雲南樑王勢力的威脅。爲此,明朝開始在北部邊疆採取以防守爲主的軍事戰略。明成祖朱棣時期又在北部邊疆設置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個軍事重鎮,被稱爲九邊,屯集重兵防禦蒙古部落南下。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第2張

自西漢張騫“鑿通西域”以來,西域就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範圍,到了唐朝時期,更是在西域廣袤的土地上先後建立了四個都護府行使主權,但是,隨着唐朝滅亡和五代十國時期的紛爭,到了宋代,中原王朝已經失去了對西域的有效管轄,西域屬於回鶻及吐蕃、元代時西域則屬於察合臺汗國統治。直到大明,才又有了經略西域的機會。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陝西行都司徒置甘州,基本上實現了對河西走廊的有效管轄和軍事控制。然而,由於我國西北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複雜的民族分佈情況,特別是東察合臺汗國佔據西域,而西域與嘉峪關之間的廣大區域仍有大量蒙古部落生活,明朝難以將資源有效地輸送至遙遠的西域,這樣一來,西北邊疆乃至更遙遠的西域的重要性就大不如前。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先後設置了安定衛、曲先衛、阿端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哈密衛等七個羈縻性質的衛所,史稱“關西七衛”。

關西七衛的設置架構

明朝在有效控制河西走廊之後,構築了嘉峪關,以嘉峪關以東作爲自己實際國土範圍,關西七衛地域在嘉峪關以西、祁連山以南、青海以北,西至敦煌、哈密一帶,其統治者多爲蒙古族,故亦稱“蒙古七衛”。

“長陵初設關外七衛:曰哈密;曰安定;曰阿端;曰赤斤蒙古;曰曲先;曰罕東左。七衛皆在嘉峪關西,哈密又在六衛西。東去肅州,西去土魯蕃各千百里,北至瓦剌數百里。”(《殊域周咨錄·卷十三》)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第3張
明朝“關西七衛”是怎麼設立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敗亡的? 第4張

由於明朝朝廷對嘉峪關以西地區缺乏有效的控制權,只得對關西七衛採取羈縻管理制度,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任用當地人員爲官,不派流官。每設一衛,均由朝廷指定的該地部族首領及土官分別擔任千戶、百戶、指揮使、副指揮使之類的官職。僅有最重要的哈密衛,朝廷曾派出一次官員輔佐指揮使。據史料記載,朝廷這次派出周安和劉行出任哈密衛官職,但僅此一例。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設哈密衛,給印章,以其頭目馬哈麻火者等爲指揮、千百戶、鎮撫,辜思誠哈只馬哈麻爲經歷。周安爲忠順王長史,劉行爲紀善,以輔脫脫”。

二是朝廷不派駐軍隊,防務由當地負責。按照明朝衛所制的規定,各衛所均應有規定數量的軍事力量。基於關西七衛的特殊性質,其所需要的軍士來源於當地部落原有的武裝力量,由充任衛所軍職的部落首領負責訓練和指揮,所需的糧餉均就地解決。這就相當於明朝朝廷對關西七衛的軍事指揮毫無保障而言,對邊防十分不利。

三是不開展屯田。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衛所制構想,各衛所軍士應適當開展軍事屯田以保障糧餉供應,特別是邊疆地區的衛所更是如此。朱元璋曾爲此政策自誇自己“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但是,由於關西七衛由當地蒙古部落實際控制,朝廷並未派出軍士駐紮,屯田自然無從談起。

四是不課以賦稅。由於明廷沒有對關西七衛行使實際的行政管轄,當地的賦稅全部上繳部落首領,使得關西七衛具有較強的經濟獨立性,

五是不干預衛所涉及的各種糾紛。明廷對關西七衛的管理屬於比較超脫甚至到了不負責任的地步,對於各衛所之間或是與周邊地區發生的糾紛和摩擦,明廷向來態度消極。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罕東左衛只克部遭遇番族劫掠鄰境,守將請兵清剿。兵部卻答覆說:“西戎強悍,漢、唐以來不能制。我朝建哈密、赤斤、罕東諸衛,授官賜敕,犬牙相制。不惟斷匈奴右臂,亦以壯西土籓籬。今番人相攻,於我何預,而遽欲兵之。宜敕都督只克,曉諭諸族,悔過息兵。”

明廷對關西七衛採取羈縻經營策略的原因

現在看來,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爲,明廷對關西七衛採取“以夷制夷”的經營手段,實施比較鬆散的羈縻管理體系,是關西七衛對明朝的歸屬感不強,關西七衛最終敗亡內附的主要原因。那麼,明廷爲什麼採取這樣經營戰略,從關西七衛建立之初就有意削弱甚至放棄對嘉峪關以西地區的管轄呢?大致可從以下方面分析:

一是北元蒙古勢力長期是明朝的心腹大患。雖然北元政權退出中原,但是仍舊保持着較強的軍事勢力。

《明史紀事本末》:引弓之士不下百餘萬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裏也,資裝鎧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

即使是北元后來分裂爲韃靼和瓦剌,他們長期遊走於漠北,對明朝形成了強大的壓力,瓦剌甚至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一度打敗明軍主力並且俘獲明朝英宗皇帝、兵臨北京城下。而韃靼則一直堅持到了明末清初,最終與滿洲人建立的後金政權合作,共同對付明朝,並且最終看到了明朝的滅亡。因此,明朝長期把軍事重心放在北方的“九邊”防線上,對西域方向難以投入過多的軍事資源。

二是西域和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政權和軍事力量的存在。在明朝建國初期,西域被同屬於蒙古的東察合臺汗國所統治,在中亞乃至中東地區還曾一度存在強大的帖木兒帝國,明朝進軍西域面臨着巨大的軍事壓力。即使是被認爲是關西七衛中最重要的哈密衛,也曾長期是元朝武威王的封地,幾經周折才納入明朝勢力範圍。即使如此,哈密也長期處於被周邊伊斯蘭政權的包圍之下,這就使得雖然明朝認識到哈密衛的極端重要性,但也不願意過多地將各種資源投入到關西七衛。

三是與漢唐時期相比,西域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都大爲下降,使得明廷失去極力經營西域的動力和興趣。在宋朝之前,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長期在關中地區和中原河洛一帶,由於距離河西走廊較近,爲了保障自己統治重心的戰略安全,漢唐政權積極向西域擴張版圖,創造較大的戰略縱深,對西域的控制格外重視。而到了明朝時期,都城先是在南京,後又遷往北京,帝國政治中心較其他朝代比明顯東移,此時遠離政治重心的嘉峪關以西地區,其政治地位大爲下降、另一方面,自唐朝之後,西夏、蒙古等國崛起,中原王朝丟失了大部分西北地區,陸上“絲綢之路”貿易大不如前,宋朝轉而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 再加上中原王朝的經濟重心轉移至江南地區,西域地區對中原王朝的經濟意義日益下降。上述兩點決定了明廷沒有太多利益在西域地區,使得明廷對西域的經營戰略由主動進攻、着力經營轉爲依託嘉峪關、駐兵防守。

關西七衛的作用與影響

一是關西七衛的設置,使得明朝將東察合臺汗國以東、嘉峪關以西的地區納入勢力範圍,阻斷了北元與東察合臺汗國之間的聯繫,對拱衛明朝西北邊疆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關西七衛中,哈密衛是戰略地位最重要的衛所。由於哈密位於塔里木盆地東北部,是溝通中原王朝和西域乃至中亞的戰略要地。當時西域和中亞的國家和明朝進行朝貢貿易,其中轉站就在哈密衛。王世貞言:“西域、天方等三十八國,貢使至者,鹹置哈密譯文具聞乃發”。這裏深入西域地區,是明朝防禦察合臺的前哨陣地,擔負着“弭西戎東窺之心,斷北虜南通之臂”的重任。霍韜在《明經世文編·哈密疏》中提到哈密衛的作用:“一以斷北狄右臂,二以破西戎交黨。外以聯絡戎夷,察其逆順而撫馭之,內以蕃屏甘肅,而衛我邊郡”。

二是在經濟方面,關西七衛的設置有利於“絲綢之路”的順暢,加強了內地與西北地區和西域的經濟交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開展馬匹交易。由於關西地區是當時重要的產馬地之一,而馬匹是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因此,明廷對關西七衛開展了馬匹交易,據明史記載,關西七衛中的赤斤、罕東衛“每季許近肅州城互市一次”,民間交易則是無法估計。開展茶馬交易。由於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飲食結構原因,茶葉是其生活食品構成中不可或缺的,“不得茶則困以病”,但由於氣候原因卻不能自給,只能依賴與內地貿易獲取。因此,《明史·西域傳》記載:“明初設安定、阿端、曲先、罕東、赤斤、沙州諸衛,給之金牌,令歲以馬易茶”,通過茶馬互市這一經濟交流渠道,中原王朝與西北遊牧民族之間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有利於維護邊疆穩定。

三是在軍事方面,關西七衛不但成爲明王朝抵禦西域外部勢力入侵的屏障,有利於加強對西北地區的控制,而且可以使得明廷得以把軍事重心放在北方的蒙古勢力方面。在應對吐蕃和吐魯番對哈密衛的進攻時,關西七衛能夠協助明軍作戰。成化十八年(1482年),哈密衛都督罕慎聯合赤金、罕東二衛率兵萬人收復哈密就是例證。

關西七衛的敗亡內附

正是由於明廷權衡利弊,雖然意識到其的戰略重要性,但不願投入過多資源和精力着力經營,不願意將關西七衛真正納入國土版圖,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關西七衛在周邊勢力的壓力之下最終敗亡內附的悲劇。這其中以戰略地位最爲重要的哈密衛的悲慘遭遇最爲典型。

在關西七衛中,“交通西域, 屏蔽西涼”的哈密衛最爲重要,哈密衛自設置起,就成爲抵禦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入侵的橋頭堡。它的得失,對明朝西北邊防意義重大。明朝先後與瓦剌和新興的吐魯番汗國展開哈密爭奪戰,特別是與吐魯番汗國的爭奪中,哈密衛“四失四得”,最終哈密被吐魯番徹底佔據,關西七衛相繼敗亡內附於嘉峪關以東地區。

到了明朝英宗時期,瓦剌逐漸走向衰落,新興的吐魯番汗國趁機崛起。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癿加思蘭乘隙襲破其城(哈密衛),大肆殺掠,王母率親屬部落走苦峪,猶數遣使朝貢,且告難。朝廷不能援,但敕其國人速議當繼者而已。其國以殘破故,來者日衆”。1472年,速檀阿力以吐魯番爲基地東進,攻破哈密,忠順王的母親以及金印等被擄走,哈密衛首領罕慎等率殘部避居於苦峪城(今屬甘肅安西縣),這也是哈密首次被吐魯番汗國佔領。成化十八年(1482年),罕慎聯合赤金、罕東二衛率兵萬人收復哈密,罕慎因功被明廷晉封忠順王。這是哈密衛“一失一得”。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吐魯番汗國再次襲擊哈密,殺死忠順王罕慎,再次佔領哈密,哈密都指揮阿木郎等率衆再次遷往苦峪城避難。此時的吐魯番汗國還不敢公然與明朝爲敵,只是遣使入貢,請求代領西域職貢,遭到明廷拒絕。不得已之下,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在明廷的干預之下,吐魯番汗國被迫交還哈密王印、城池和擄走的軍民500多人,次年,哈密衛在明廷的背書下復立。這是哈密衛“二失二得”。

吐魯番汗國並不甘心失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吐魯番汗國再次攻破哈密城,並擄走忠順王陝巴、哈密王金印等。明廷不願意爲哈密動武,在採取經濟制裁和聯合周邊部落武力威脅的情況,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吐魯番汗國上書悔過並歸還陝巴和金印。次年,明廷再次封陝巴爲忠順王,這是哈密衛“三失三得”。

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時任忠順王的陝巴之子拜牙郎在吐魯番可汗滿速爾的引誘下叛逃吐魯番,吐魯番再次佔領哈密。此後,吐魯番試圖進攻嘉峪關,於嘉靖元年被都御史陳九疇擊敗,明廷再次收復哈密。這是哈密衛“四失四得”。這也是明廷最後一次收復哈密衛。

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吐魯番再次佔領哈密。到了這個時候,明廷已經被哈密衛折騰得筋疲力盡。於是,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明廷就是否棄守哈密展開辯論,儘管詹事霍韜等人極力反對棄守哈密:“置哈密者,離西北之交,以屏藩內郡。或難其守,遂欲棄之。將甘肅難守,亦棄不守乎?太宗之立哈密,因元遺孽力能自立,借虛名以享實利。今嗣王絕矣,天之所廢,誰能興之!惟於諸戎中求雄傑能守城印戢部落者,因而立之,毋規規忠順後可也。”,但最終嘉靖帝批准哈密“專圖自治之策”,哈密再也沒能被收回。

在關西七衛中最重要的哈密既失,明廷更是無暇其他六衛,關西七衛相繼內附,自此明朝在西北地區的邊防侷限在嘉峪關,使得明朝西北邊防放手壓力更大。

結語

明朝建立之後,爲了鞏固西北邊疆,明廷還是在嘉峪關以西設置了關西七衛。但是,鑑於北方和西北地區蒙古勢力依舊十分強大,帝國的政治和經濟重心都遠離西域,明朝對嘉峪關以西的區域投入力度並不大。對關西七衛採取“以夷制夷”的經營手段,實施比較鬆散的羈縻管理體系,使得關西七衛對明朝的歸屬感不強,在瓦剌和吐魯番汗國持續上百年的爭奪中,明廷最終決定放棄關西七衛中最重要的哈密衛,哈密遂被吐魯番汗國佔據,關西七衛最終敗亡內附於嘉峪關以東地區,使得到了明朝滅亡,明朝在西北地區的邊疆區域只能維持在嘉峪關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