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

歷史上確實有人這麼幹過,不過死得慘不忍睹

公元前299年,大概四十歲、正值當打之年的趙武靈王趙雍,爲了專心帶兵打仗(打胡人、中山國,同時研究打秦國),把趙王的位置傳給了十一歲的兒子趙何,而他自己則自稱“趙主父”(差不多就是後世的“太上皇”)。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爲了讓兒子儘快上手,他還盡心盡力地安排了一套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對其進行輔佐。

四年後,專心研究軍事的趙主父終於如願以償:不僅橫行北方、打的草原民族俯首帖耳,而且還滅了心腹大患中山國。

然而就在同一年,他獨自一人,被親生兒子趙何的手下圍困在沙丘宮,斷水斷糧3個多月,餓到掏鳥蛋充飢,最終變成了一具皮包骨的屍體。

有這樣的殘忍案例在前,哪個帝王還敢在壯年傳位給自己的儲君?

當然,後世有三個例外(宋代的不提):

一是李淵,他傳位給李世民的時候身體應該還很壯實,因爲他後來還生了不少兒子。但他退位顯然是被逼的;

二是李隆基,但他是自己作死,面對安史之亂時束手無策、名聲掃地,不得不交權;

三是乾隆,他之所以傳位主要是不敢讓自己在位時間超過爺爺康熙。但他雖然名爲太上皇,實際上大事還是親自抓,只有不入流的小事務才交給嘉慶帝。

而其他的帝王,直到死後,纔會進行自動的權力交接。之所以這樣,一是不願意,二是不敢。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第2張

封建專制制度下,帝王這個職位擁有人類所能想象的一切權力,沒人會主動放棄

古往今來,自從階級誕生後,男人愛權力、女人愛美麗,這是人類的天性。就從我們身邊來說,小到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或者主管,也絕對不會願意讓位給其他人。爲啥?職位的區別,不僅僅是頭銜好聽,關鍵的是其對應權力和資源分配天差地別。舉個例子:在一些正規公司,如果你是業務員,跟誰應酬、花銷多少,得向主管報告、徵求同意;而人家則就能在一定額度內自行做主,甚至還能夾帶點私貨。

一個基層領導的小小權力尚且讓人如此沉迷,古代的帝王是什麼概念?所謂的封建專制制度,是皇帝一個人擁有專制權;其他所有人的榮華富貴、生死存亡都得仰其鼻息。即使是太子,皇帝想廢也不是什麼難事,甚至殺掉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他不在意長遠後果(或者意識不到)的話,理論上來說,在所處時代生產力能滿足的條件下,他真的可以爲所欲爲;在這樣的絕對力量壓迫下,封建時代的臣子、百姓無不對帝王俯首帖耳,(即使面對那些能容納諫言的開明皇帝,臣子也得注意方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從帝位上退下來,假使能以太上皇的身份養老,物質待遇比不上皇帝那是一定的,關鍵的是你說的話不算數了,這可真的讓人難受。

比如: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自然要大量啓用自己的親信,以前那些老臣必定會面臨洗牌。這些老人此時面臨三條路:認命、抱新皇帝大腿、求太上皇說好話。

第一個最現實,第二個有難度但也有可能,第三條那就是找死。但目睹這種情況發生的太上皇,內心會作何感想?曾經掌控一切,如今卻無能爲力、成爲孤家寡人,這感受估計比死好不到哪去。

比如李淵在當太上皇時,他的頭號心腹、鐵哥們——裴寂就被兒子李世民好一頓收拾,以報當年劉文靜被殺之仇。而此時的李淵,一句話都說不出,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酒肉老友被髮配、寥落而死。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第3張

建帝王的權力絕對排他,不允許在某方面有個凌駕於自己之上的存在

在國家管理上,皇帝是當之無愧的頭號權力擁有者,但有個例外:血緣方面。

爲了穩定統治,中國封建統治講究“外儒內法”,所以儒家的那一套理論,面子上是必須要過得去的。其中,孝道是歷來中國人最爲在意的,比如夯實了封建制度的西漢王朝,除了開國的劉邦,後世所有皇帝的諡號中都帶有一個“孝”字,比如漢文帝全稱是“太宗孝文皇帝”,漢景帝——“孝景皇帝”,漢武帝——“世宗孝武皇帝”,甚至漢獻帝——“孝獻皇帝”。

這也能理解,所謂三綱五常,除了君爲臣綱,還有個父爲子綱。如果皇帝老兒你本人不孝順,哪能指望手下忠臣?

但這就會帶來一個尷尬:如果上面還有個精神頭十足的太上皇,皇帝是聽他的呢?還是不聽呢?

因此,爲了維護皇權的絕對至高無上,最好的辦法就是皇帝上面沒老子。如果一個正值壯年皇帝自己願意退居二線當太上皇,接位的兒子心裏會踏實嗎?結果就可以自行腦補了,製造意外/裝作毫不知情並不是個大困難。

所以,自己當皇帝的人,是不敢在壯年拱手讓位的。

古代皇帝爲什麼都不願主動退位?自己退位結局會怎麼樣? 第4張

再回到趙武靈王這裏來。當初他愛屋及烏,立了小兒子趙何爲王,後來又覺得老大趙章可憐,所以想在北方劃一塊地給他管理,類似於分立第二個王。

這無異於癡心妄想:現成的趙王趙何首先不答應,他身邊的那些大臣更是不會同意——已經在手的權力,誰會願意分出甚至一成給他人?因此,當趙章在沙丘發動政變後,趙何的人馬不僅乾脆利落地將其一黨全部幹掉,甚至順帶把趙主父也給整死,免得以後節外生枝。

而裝作一切都不知道的趙何,這下終於可以成爲名正言順的趙國老大了,但心狠並意味着人家是昏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惠文王,手下的藺相如、廉頗、趙奢等,無一不是一代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