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謝師宴”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再過幾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今年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全國各中學都延遲開學,可能會對高三學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不管怎麼說,在這裏李夫子也衷心的祝願各位高考學子能夠金榜題名,得償所願!高考一旦結束,就會有將近三個月的超長假期,對於經歷十年寒窗苦讀,尤其是高三一年魔鬼訓練的高考生來說,是一次從心靈到肉體的解放,不過這次難得的假期,也不能光想着去玩,還得多多關注自己的高考成績,一旦金榜題名,被心儀的大學錄取,那麼就得好好辦一場宴席了,畢竟考上大學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啊。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古代謝師宴的由來

但是辦這個“升學宴”也有很多的講究,考生請老師這叫“謝師宴”。親朋請考生叫“恭賀宴”。同學們之間請客慶祝這叫“告別宴”。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國家,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尊重老師”,比如說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他的一生都放在教育上了,弟子有上千人之多,著名的有七十二賢,比如子貢、顏回等等,都比較出名。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2張

其中“子貢”就特別的尊重老師。有個魯國人經常說孔子的壞話,他說孔夫子這不行、那不行,但是他對孔子的學生子貢評價卻很高,當子貢聽說了之後很生氣,就對這個魯國人說:“你不對,一個人的能力就像一個房子似的,我的老師的房子光圍牆就有十丈高,而且房子豪華無比,普通人根本沒有辦法透過圍牆看到裏面的豪華,而我的房子的圍牆也就肩膀那麼高,我老師孔子那是太陽,光芒萬丈,不是一般人能超越的。”這個魯國人聽完之後,感到挺尷尬,就走了。所以說子貢非常注重維護孔子的名聲,尤其是在老師去世之後,子貢還在墓地旁邊守了6年。可想而知他有多愛自己的老師。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3張

古人科舉有“四宴”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子貢尊師重道,是咱們千古以來最重要的一個禮法。早在魏晉時期,其實就有“慶祝學子、晚輩加官進爵”爲主題的宴請。等到了唐朝發展壯大了,因爲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體系的形成,各種的宴請就有了固定的形式。及至宋朝、明朝、清朝都有類似的宴會。比如說科舉有四宴,就是大名鼎鼎的“鹿鳴宴”、“瓊林宴”、“鷹揚宴”、“會武宴”!其實在古代,學子考中之後,舉辦的宴會遠遠不止這四種,規格、方式、名稱都不相同。還有一些宴會是朝廷花錢,還有一些宴會是AA制,都不一樣。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4張

比如唐朝,據《新唐書選舉志》的記載,及第學子宴請不是隨便吃,有講究,文科的考生有“鹿鳴宴”、“燒尾宴”、“聞喜宴”、“相識宴”、“關宴”等不同規格的形式宴席。唐朝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很高,沒事的時候人們就喜歡聚餐,所以公宴和私宴都很盛行。朝廷談公事有時候也在飯桌上,這是“會食制度”!所以考生高中後就得聚會,古代來說“謝師宴”,大部分是官方組織的,比較有講究,宴會上都要吟詩做對,跟現在咱們光吃吃喝喝的可不一樣。

古代最早的謝師宴“鹿鳴宴”

比如“鹿鳴宴”,在《新唐書選舉志》中記載,“鹿鳴宴”在唐朝是放榜的第二天,地方官員爲了本地通過鄉試的新科舉人們舉辦的一種宴請。爲什麼叫鹿鳴宴呢?因爲在宴會上會演奏《詩經·小雅·鹿鳴》篇來助興,所以又叫“鹿鳴宴”。古代人認爲,諧音“鹿”跟官場仕途上的“祿”同音,意思也差不多,而福祿壽喜中的“祿”通常代表的是官運。“鳴”是代表着“天賜”,所以叫“鹿鳴”。等到了明朝,宴席的菜品中就真的出現鹿肉了,那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鹿鳴宴”,一直盛行到了清末,《鹿鳴》在周朝原來是宮廷的樂歌,還有曲子,後來失傳了。《鹿鳴》作爲宴會上的主題歌,它有餞行、勵志和禮遇賢才的意思。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5張

也有種說法是說“鹿鳴宴”是在周代“鄉飲酒禮”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聚會形式。“鄉飲酒禮”是周代流行的一種宴飲的風俗,目的是向國家推薦一些賢者,由鄉里的大夫做主人設宴,後來就演變成地方官員,設宴招待這些賢才,這叫“鄉飲酒”。蘇東坡有一首詩叫《鹿鳴宴》,其中就寫道:“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其實宋朝的時候已經不是這麼個叫法了。

古代進士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宴會“聞喜宴”

在唐代,比“鹿鳴宴”級別還要高一些的叫“聞喜宴”。這是新科進士的宴請,普通老百姓沒有資格參加,你想去都不行,因爲你沒有那個身份。通常在考生進士中榜之後,在曲江的亭子裏邊,設宴玩樂,所以這也叫“曲江宴”,或者是叫“曲江會”。唐朝“聞喜宴”是新科進士參加的一個大規模的聚會,最早的時候是學子們一起湊錢聚會,朝廷也會有所表示,給添點贊助。到了晚唐時期,皇家會賞賜一些宮廷的美食,賜進士“紅菱餅”各一枚。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6張

國宴標準的“瓊林宴”

五代後唐時期,聚會大部分就是朝廷買單了,據《舊唐書》記載:“後唐明宗天成二年,詔命新進士聞喜之宴,年賜錢四百貫”,就是說唐明宗天成二年,下詔命令新科進士,舉行聞喜宴,年賜錢四百貫,這是朝廷花的錢。到了宋代,這種類型的宴請很盛行,而且聚會的規格也越來越高。宋朝在唐代“聞喜宴”的基礎上,出現了相當於國宴的“瓊林宴”。爲什麼叫“瓊林宴”?因爲是設在御花園內的“瓊林苑”中,所以也叫“瓊林宴”。這個宴會是宋太祖趙匡胤,當皇上之後親自宣佈進士的名次,然後賜宴請客。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7張

例如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南宋寶祐四年的狀元,他就參加過瓊林宴,爲此還寫過一首詩,叫《御賜瓊林宴恭和詩》,就描寫了宴會的盛況。詩中雲“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李夫子以前看黃梅戲經典選段《女駙馬》,裏邊的主人公馮素珍女扮男裝得中頭名狀元,其中就唱道:“我也曾赴過瓊林宴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人人誇我潘安貌 原來紗帽罩嬋娟 ”,其中也提到了“瓊林宴”!

瓊林宴的迭代版“恩榮宴”

在費用來源方面,宋代也繼承了後唐的做法,新科進士的聚會不需要學子們籌分子錢,基本上都是朝廷賜錢。據宋人王栐《燕翼詒謀錄》記載:“熙寧六年,宋神宗賜給進士及第錢三千緡,諸科七百緡”。再後來到了遼代,也曾經設宴招待新科進士,地點設在禮部,或者是設在內果園,也沿襲宋代稱爲“瓊林宴”。但是元代就改稱呼了,後來叫“恩榮宴”,賜宴於翰林院。到了明代宣德八年,設“恩榮宴”於禮部,開始寫成書面的法令。

清朝又沿襲明朝的制度,在殿試揭榜的第二天,禮部設“恩榮宴”,鑾儀衛使、禮部尚書、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各官與新科進士一體赴宴,欽命內大臣一人爲主導,主導大臣每員一席、受卷以下每官,兩員一席、狀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餘的盡是四個人一席。宴席中皇上還會親自賞一些錢財衣物。甭管這個宴席後面有沒有改名稱,老百姓都還管它叫“瓊林宴”。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8張

武舉生的宴會“鷹揚宴”

以上李夫子聊的這些宴會大多數都是文科生參與的,那麼自隋唐以來,也有武舉科考,那麼對於武科生來說,又有哪些宴會呢?

武科生也有類似的宴會,它叫“鷹揚宴”。這個“鷹揚宴”是武科鄉試放榜之後設立的宴會,考中的武舉、主考官、外場考官都參加。清代吳榮光先生在《吾學錄貢舉》中寫道:“武鄉試揭曉翌日,燕監射、主考、執事各官及武舉於順天府,曰鷹揚宴,儀與鹿鳴宴同”。爲什麼叫“鷹揚”?取的就是“威武如鷹之飛揚”的意思。《詩經》中就有“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的句子,大意是頌揚太公望的威德如鷹之飛揚。所以取名“鷹揚”,既是對新科舉人的勉勵,也是考官們的自詡。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9張

鷹揚宴的升級版“會武宴”

在古代,比“鷹揚宴”更高級的宴會是“會武宴”,這是武科舉殿試放榜之後舉行的宴會。從隋朝開始,武科殿試放榜之後,都得在兵部爲新進士舉行了宴會,以示慶賀。殿試是高於鄉試的,所以規模要比“鷹揚宴”氣派多了,另外武科學子聚會、飲酒、吃飯、聊天的同時,還得進行武藝交流或者現場表演武術。因爲參加聚會的人都是練武的,所以說描寫“鷹揚宴”、“會武宴”之類的詩詞流傳的很少,估計都忙着比武,看都看不過來,也沒工夫寫詩作詞。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10張

自掏腰包的離別宴——關宴

在唐朝,據說還有一種宴會是跟“聞喜宴”相呼應的,叫“關宴”。“聞喜宴”是新科進士參加的第一個大規模的聚會,而“關宴”則是新科進士在京城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聚會,因爲也在曲江一帶舉行,又名“曲江關宴”或“曲江會”。“關宴”的費用都是學子們自己掏腰包,朝廷不給錢,這就相當於同學們之間的告別聚會,吃完“關宴”,咱們各位就各奔東西,所以“關宴”也叫“離別宴”。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11張

最壕“升官宴”——燒尾宴

在唐朝,不止升學要有“謝師宴”,升官還要有“謝恩宴”。“謝恩宴”就是大名鼎鼎的“燒尾宴”了。“燒尾宴”始於唐中宗時期,終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在歷史上一共就存在了20來年,爲什麼只存在這麼短的時間呢?李夫子估計是套路太深,而且太奢侈。“燒尾宴”的由來跟唐代武則天時期的一位宰相“楊再思”有關係。楊再思很聰明,而且有手段,他會溜鬚拍馬。武則天有個男寵叫“張昌宗”,又叫“張六郎”,長相俊美。當時人都說,“六郎似蓮花”,唯獨楊再思誇他的時候,換了一方面,他說是“蓮花似六郎”。由此就可以看出楊再思非常的會說話,情商很高啊!

所以憑着他拍馬屁、賄賂的能力,他讓武則天一步一步地提拔,到最後居然當上了宰相。但是,他當宰相時間不長,武則天因爲歲數也大了,就得病了。後來朝中發生變故,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登基。這事對楊再思是一個很大的變故。因爲他是一直依附着張昌宗等幾個男寵,纔有了今天的地位。現在這武則天都退位了,這幾個男寵也都被殺了,他的地位就沒有了保障,想來想去,就約了自己的好朋友,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另外一位宰相“韋巨源”,倆人商量該怎麼辦呢?

倆人最後商量了一個辦法,咱們再組個局,張羅一桌好菜,弄點好酒,請皇上跟皇后吃飯,那麼這桌飯叫什麼呢?這桌飯就叫“燒尾宴”,這個名字就是楊再思起的。話說在定好了飯局之後,大夥都不知叫什麼名字,楊再思也在思考,忽然有人來報,說“龍門守楊俊人到”!楊再思一聽到“龍門”這倆字來靈感了。想到鯉魚躍上龍門的時候,會遭到雷擊,尾巴會被燒掉,才能變成“真龍”。由此,楊再思得到靈感,就給這桌宴席取名“燒尾宴”。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12張

這桌飯太豐盛了,以至於韋巨源後來把菜單都記下來了,留下了《韋巨源食譜》,這份不完全的菜單裏,有名字的菜就多達58種,有各種山珍海味、家畜飛禽,種類和用料十分講究。各種飯、粥、點心、果脯、菜餚、醬料、羹湯等等,採用了米、麪粉、牛奶、酥油、蔬菜、蜂蜜、魚、蝦、蟹、雞、鴨、鵝、牛、羊、兔子,甚至還有鹿、熊、鶴等等原料製作…… 風味多樣,名字華麗。而且到最後,宴席上還有一道“看菜”,也叫“工藝菜”,是用來裝飾、觀賞的,只能看不能吃,叫“素蒸音聲部”,是70個蓬萊仙人造型的饅頭,用素菜和蒸麪做的,沒有餡,味道也差不多。只是讓大家看看宴會有多壕!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13張

關於“燒尾宴”的典故

後來這個宴席只流行了20多年,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燒尾宴”的風氣基本就消失了。爲什麼呢?因爲唐中宗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臣叫“蘇瑰”,蘇瑰升任了尚書右僕射之後沒有舉行“燒尾宴”。有人說你怎麼不舉行呢?難道是不高興嗎?他就說了,“宰相應該調和陰陽,代天子理順萬物,現在糧價暴漲,百姓窮困,宮裏邊禁軍還有三天吃不上飯的,這都是臣不稱職造成的,所以不敢舉行燒尾宴。”他這個舉動得到了當事人的尊重,打這起,“燒尾宴”漸漸的風氣也就淡了一些。

“謝師宴”是怎麼來的?古代高中之後怎麼置辦“謝師宴”? 第14張

當然還有一件事跟“燒尾宴”也有關係,唐朝有個進士叫“宇文翃”,出身名門望族,迷戀科舉,但是能力不足怎麼辦?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認識一個人叫“竇璠”,這個人的哥哥在朝廷做官,有實權,能幫宇文翃考進士,恰好這會竇璠想續絃,宇文翃有個閨女,花樣年華,爲了自己能考中進士,就把自己如花似玉的閨女嫁給了70歲的竇璠。 金榜題名之後,宇文翃給辦“謝師宴”,但是他辦宴的時候有一隻老鼠的尾巴着火了,跑來跑去,跑到長安城杜尚書的庫房裏引起了火災。京兆尹藉着火災就諷刺宇文翃,說“魚將化龍,雷爲燒尾,近日老鼠亦有燒尾之事”。有個成語叫“老鼠燒尾”就是出自這個故事,後人用來諷刺無才卻醉心科舉及第的人。

說了這麼多,不難發現,古代的宴席品類很多、也很隆重,從古一直流傳到今天,雖然樣式、規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宴席背後核心的“尊師重道”的思想卻始終沒有變,這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值得我們去繼承與發展!當然了,宴請的規格和樣式還是要適當節儉,以心意到了爲主,不至於像“燒尾宴”一樣弄得如此奢華,反而失了最初的意義!最後也衷心的祝福天下學子能夠鯉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