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朝朔方軍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歷史中,唐王朝的軍隊完全稱得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以唐王朝歷史上的安西孤軍爲例,當時駐守在安西北庭的唐朝孤軍,面對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吐蕃軍隊,硬是堅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而這個歷史片段更是成爲了唐朝歷史的一個縮影。終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國祚,唐朝軍隊總體上的戰鬥力始終都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以至於,唐武宗在位的中晚唐時期,唐朝甚至一舉擊敗了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可歷史上的唐王朝因兵勢而強,同時也因兵勢而衰。公元755年,一場爆發於盛唐時期的邊鎮叛亂,將唐王朝推向了難以挽回的地步。而也正是在這場叛亂過程中,一支唐王朝的精銳力量開始走進了入人們的視野,這支精銳力量便是於“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的朔方軍。歷史上的朔方軍誕生於武則天在位時期,當時朔方軍的職責主要爲應對北方的遊牧民族與吐蕃勢力的侵襲,這支軍隊可以說是盛唐時期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2張

在“安史之亂”中,因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中原地區的唐朝軍力無法更好地應對安史叛軍的步伐。其中,在保衛長安的潼關之戰中,唐軍的羸弱更是被暴露無疑。無可奈何之下,唐王朝只能依仗於一直抵禦邊患的朔方軍來同安史叛軍鏖戰。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3張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唐朝的選擇是正確的。在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的率領下,朔方軍得以克復兩京並平定“安史之亂”可見,在“安史之亂”中,唐朝朔方軍完全是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但就在這場叛亂被平定後,朔方軍也開始陷入了一個低谷期,因爲平叛過後的朔方軍旋即便成爲了唐王朝的重點打壓對象。那麼,這是爲什麼呢?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4張

首先,我們若想要了解朔方軍爲什麼會受打壓,便不得不瞭解朔方軍於“安史之亂”中的存在。“安史之亂”中唐王朝最爲接近覆滅的瞬間,無疑是潼關失守的瞬間。當時,在唐玄宗西逃,唐肅宗於靈武克承大統的背景下,唐朝能夠依仗的只有兩股軍事力量,一支是河南地區節度使編練的新軍,而另外一支便是以朔方軍爲基礎,加上部分安西軍與北庭軍等邊軍爲主的軍事力量。這樣一看的話,我們就能發現,對於唐王朝而言編練的新軍顯然沒有以邊軍爲主的朔方軍靠譜,而在這場長達七年的叛亂中,朔方軍一直都是唐王朝平叛的主力。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5張

根據《新唐書》中的描述,“安史之亂”中的唐王朝“唯倚朔方軍爲根本”但這樣的情況,在叛亂被平定後旋即便成爲了過去。“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爲了打壓朔方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而最先打壓的對象就是朔方軍的軍事將領。如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在叛亂被平息的前一年,旋即便被唐王朝奪去兵權,而李光弼更是因此鬱鬱而終。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6張

在削奪武將兵權之後,唐朝馬上便對朔方軍本身就行了打壓,以至於朔方之地被唐王朝分爲多份,使得朔方軍被割裂。後來爲了能夠更好的壓制朔方軍,唐朝更是大力發展神策軍,以神策軍的強大態勢來壓制朔方軍。由此可見,曾經力挽狂瀾的朔方軍,在“安史之亂”後馬上便成爲了唐王朝的“眼中釘”,而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上還是唐王朝害怕朔方軍尾大不掉,成爲另一個安史叛軍。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7張

歷史上的唐肅宗的被擁立,其背後主要的力量便是朔方軍。這支軍隊在長達七年的叛亂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開始展露出了令皇帝擔憂的一面來。爲了達到平定叛亂的目的,唐朝不得不大量授予節度使職務,而在這些節度使中朔方節度使所掌握的軍隊實力是最強大的。而在叛亂快要到收尾階段的時候,朔方軍實際上已經成爲了唐王朝內部不亞於安史叛軍的存在。所以,唐朝皇帝選擇打壓朔方軍也是基於這一現實考量。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8張

其次,“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內部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節度使藩鎮在叛亂結束後很快開始遍佈於唐王朝的每一個角落,這種類似於軍事割據的節度使制度,使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困局。而在這個歷史節點以朔方軍爲代表的西北藩鎮,實力絲毫不亞於“河朔三鎮”,對於這樣一個肘腋之患唐王朝自然會採取打壓的辦法。

朔方軍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 最後爲何會遭到唐王朝重點打擊對象 第9張

歷史就是這樣,這支曾挽救了唐王朝的軍事力量,在日後中晚唐的舞臺上,陷入了一個被長期打壓並且壓制的尷尬境地。以當今的視角來看,唐王朝的做法確實有些“鳥盡弓藏”的意味,但洞察歷史的深處,便能發現,選擇打壓朔方軍實際上也是吸取了“安史之亂”教訓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