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安史之亂後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河朔三鎮

安史之亂後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河朔三鎮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藩鎮割據一直是唐朝最大的問題,這一問題在唐玄宗時期爆發,最終引發“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給予唐朝重創,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樣,將唐朝“攔腰斬斷”,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歷時七年,在唐朝將士的艱辛奮戰下才終於被平定。不過安史之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唐朝的藩鎮割據問題徹底解決,事實上,唐朝的藩鎮問題,反而愈演愈烈。

安史之亂後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河朔三鎮

河北地區在唐朝時既是經濟中心,又是軍事重地。在唐朝時河北已經高度開發,經濟發達,《全唐文》載:“河北貢篚徵稅,半乎九州。” 而且,河北多產戰馬與勇士,杜牧說“河北氣俗渾厚,果於戰耕” ,“冀州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 河北本是唐朝的重鎮,然而在安史之亂以後,它卻成爲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

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唐代宗將降將李懷仙就地封爲幽州等三鎮節度使,田承嗣據魏博、張忠志據成德,這就是河朔三鎮的雛形。朝廷希望李懷仙等人鎮守西北重地,守衛唐朝屏障。然而唐代宗沒有想到,河朔三鎮竟尾大不掉,成爲唐朝的心腹大患。

不久以後,李懷仙被部下殺害,田承嗣死後,他的侄子田悅承襲。德宗時,張忠志死,其子要求承襲。德宗已經看出河朔三鎮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父死子繼只會讓他們不斷坐大,於是他拒絕了張忠志其子的要求。

然而河朔三鎮已經形成一個勢力集團,德宗的拒絕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於是河北各藩鎮聯合造反抗命。德宗連忙讓李希烈率軍討伐,可是李希烈卻臨陣倒戈,與河北藩鎮勾結。眼看安史之亂的慘劇就要再次上演,德宗懼怕不已,倉皇下罪己詔,河北之亂這才平息。自此以後,河北三鎮開始獨立於中央,自立節帥,中央已經失去對河北地區的控制。儘管河朔三鎮內鬥不斷,殺將奪權屢見不鮮,但這些家族大多都不臣服於中央。陳寅恪認爲,唐朝“雖號稱一朝,實成爲二國”,而這個“二國”,就是河朔三鎮。

安史之亂後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河朔三鎮 第2張

不過,河朔三鎮名義上仍奉唐朝爲正統,各地節度使也時常向中央進貢。起初唐朝想收復河北三鎮,但在後來朝廷退而求其次,只要求他們拱衛京城即可。唐文宗時,宰相牛僧孺曾說:“范陽自安、史以來,非國所有……今日誌誠得之,猶前日載義得之也。因而撫之,使捍北狄,不必計其逆順。”

就這樣,河朔三鎮與唐朝朝廷形成錯綜複雜的關係。河朔三鎮的節度使需要朝廷名義上冊封,纔可以名正言順,而朝廷亦需要河朔三鎮等割據勢力來守衛京城。然而這種情況終究是病態的,唐末天下大亂,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尹源纔會評說道:“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