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安史之亂後到黃巢之亂前,唐朝有出現藩鎮割據嗎?

在安史之亂後到黃巢之亂前,唐朝有出現藩鎮割據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後期某些藩鎮的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鎮割據主要表現在河北,而河北割據又集中在三鎮。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安史之亂後到黃巢之亂前,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裏,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少數藩鎮割據(例如河朔三鎮),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爆發,纔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導致唐朝滅亡。

唐代藩鎮節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資格自擅一方的,其財政基礎依賴於國家的賦稅收入,其武力憑藉是法律上屬於國家的軍隊——即所謂“官健”。藩鎮裏的那些割據藩鎮既企圖遊離於中央集權之外,又不能徹底否定中央統治。唐代藩鎮割據的社會基礎是投身軍戎充當職業僱傭軍的破產農民和無業遊民。

在安史之亂後到黃巢之亂前,唐朝有出現藩鎮割據嗎?

唐代後期的藩鎮裏,東南藩鎮從財力上支撐朝廷,邊疆藩鎮對外作戰,中原藩鎮則具有鎮遏河朔、屏障關中、溝通江淮的作用。河朔藩鎮與中原藩鎮在割據與防割據的相持關係上,中原藩鎮與邊疆藩鎮在維繫內外均勢的平衡關係上,邊疆藩鎮、東南藩鎮與中原藩鎮在武力和財力的相互依賴關係上,構成了一個既密切聯繫又互相制約的整體結構,從而維繫唐王朝相對穩定地統治了一百多年。

安史之亂全面爆發後,爲了平定叛亂,軍鎮制度擴展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之名,觀察處置使也兼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之號,都成爲地方上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方鎮並非都是割據者。唐朝的絕大部分藩鎮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出於朝命。而今河北地區則存在着雖是唐朝的地方官但卻割據一方的河北三鎮。

但是,大量事實表明,唐朝的政策法令在河北地區亦有施行。比如,河北地區州縣行政區劃的改易和廢置,官吏員額的增減,唐廷的敕令就起一定作用。河北官員也有從中央調進或徵出的。

安史之亂期間中原各地新設立了許多藩鎮,在戰後不曾罷去。安史之亂以前,“惟邊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復用”,這種內外不均的形勢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以後,河北、河東、劍南、嶺南依然要駐兵戍守,而西北地區尤其是激烈的戰場。這些地區的軍隊不僅不能削減,而且還時有所增。邊疆之重兵既不可去,如果唯罷內地諸鎮、盡銷其兵的話,勢必又會使內外的軍事佈局失去平衡,重演安史之亂。而如果中原諸鎮繼續保持足夠的兵力,那麼就可以維持住一種均勢,使內外互相牽制。

在安史之亂後到黃巢之亂前,唐朝有出現藩鎮割據嗎? 第2張

故王夫之認爲如果安史之亂時有大臣率重兵駐紮在兩河、汝、雛、淮、楚之間,安史叛軍就不敢進攻函谷關,“夫使祿山之亂,兩河、汝、雛、淮、楚之閒,有大臣屯重旅,拊其入關之背,而迫之以前卻兩難之勢,賊其敢輕窺函谷哉!”中原諸鎮的宿兵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原型藩鎮正居於河朔藩鎮、東南財賦之地、關中地區這個三角形的中心,史稱“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只咽喉,通淮湖之運漕”,“今之徐方,控臨東極,淮海閩越,千里邀賴。”汝州“捍蔽東都,聯唐許,當蔡西面”。河陽“乃魏博之津”。滑州,“用武地,東有淄青,北魏博”。昭義“據山東要害,魏博、恆、幽諸鎮蟠結,朝廷恃此以制之”。總之,中原型藩鎮居腹心之地,具有控遏河朔,屏障關中,溝通江淮的重要戰略地位。唐朝後期伐叛戰爭,經常徵調這些藩鎮的軍隊。

永貞元年八月(805年),唐憲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後,中央軍力和財力都有了一定基礎,他開始執行削藩政策。

唐憲宗李純是個奮發有爲的皇帝,他改革弊政,勤勉政事,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局面。

元和元年(806年),西川節度使劉闢進行叛亂。憲宗派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等率軍前往討伐。劉闢屢戰屢敗,最後徹底潰敗被俘,被送到長安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