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陽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上者罰謀,中者伐交,下者伐兵”,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意思是說最好的用兵策略是用謀略勝敵,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制勝敵人,下下策纔是通過野戰交兵來制勝敵人。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而最高明的計謀,就當屬陽謀了。那什麼是陽謀呢?陽謀的意思就是站在明面上施展計策,讓對手們不得不跳下爲他安排的陷阱之中。在中國古時候,就曾出現過非常著名的兩大陽謀,當時,敵方明知道是對方設下的坑,卻不得不往裏跳,千年以來竟然無人能解開其中玄機,難道無數謀士,這到底是怎麼樣的2個計策呢?

第一個所說的陽謀,這便是齊軍圍攻魏軍的詭計吧,好的計劃迫使魏國軍隊拿掉大軍而使趙國解圍故事。在公元354年,魏王派龐涓大將去趙國進行討伐,龐涓帶領魏軍艱難的披荊斬棘,打的趙國節節敗退。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2張

圍剿了趙國的大都城邯鄲,此刻,趙國只能想向齊國求助支援,齊王爽快的答應幫趙王圍剿魏軍,命令得力干將田忌爲將領出徵魏軍,然後,讓從魏國來的孫臏當軍師。然後兩人領兵出征,解救當下圍困的趙國。

孫臏和龐涓早年是師兄弟,對龐涓,孫臏那是十分的瞭解,當時田忌想直接進軍邯鄲,逼迫魏國軍隊撤離,但一向足智多謀的孫臏卻不讓他握拳去打,換一想法去排解鬥志,蠻力是行不通的,緩解氣氛而且抓住對方主要弱處,想着去乘虛而入。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3張

然後,孫臏讓田忌趁魏國精兵在外的時候,去偷襲處於空寂的魏國後方,這樣趙國圍困的事定然解決。田忌依照軍事孫臏辦法做事,果然魏國告急,魏軍撤離了趙國的都城邯鄲,魏軍不想中途竟遇齊軍。雙方大戰於桂陵,魏軍長期奔波勞累,導致潰不成軍,這就是圍魏救趙的故事。

史書《三國演義》裏記載,神算諸葛亮當年也用過這個計謀,在赤壁之戰硝煙消散以後,曹操帶着心中的仇恨率領30萬大軍直奔江南,這時諸葛亮和劉備接到了馬超的求救信,但他倆卻沒反應,反而給馬超快速的傳去了一封信,信裏說服馬超給所被曹操殺了的兄長報仇,然後,攻打曹操最在意的關中。果然此計生效。曹操罷兵回救。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4張

而這第二個陽謀,就要屬漢武帝爲了鞏固實權的實施的推恩令了,在西漢建立之初,劉邦爲了穩住天下百姓的心,重新授封了一些諸侯王,雖然當時的一些異姓的諸侯王基本全部剿殺,但同姓的諸侯王卻還存在。

這對於當時的漢王朝是極大的威脅,西漢的漢景帝,曾經就嘗試過將諸侯王手裏的權力收回一部分。但在當時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還在公元前154年的時候爆發了七國之爭的戰亂,雖然叛亂已經平定,但對於當時漢朝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對於剩下的那些諸侯王的一舉一動還是不能放鬆警惕的。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5張

怎樣才能不勾心鬥角,又可以講他們的氣勢一起泄掉呢?漢景帝的繼承者漢武帝在大臣主父偃的參謀之下,推動實行推恩令,讓各位諸侯王大將們可以將自己封地傳給自己的兄弟和兒子,特此允許。

這樣一來,諸侯國的範圍越分越小,漢武帝又趁機對諸侯王在權力制衡上削弱,這樣一來,威脅到漢朝政權的諸侯王們就都不存在了。其實,諸侯王們心裏明知道漢武帝這次的推恩令是並非善意的,但誰又能反抗呢?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6張

在這裏,我想問一下大家。如果天子同意你分配自己的土地,你會將領土劃分給其他的人嘛?其實,大臣主父偃,此計秒就妙在。成功地將國有矛盾轉化爲個人矛盾之中了。

說說古代有名的兩個陽謀 明知是一個陷阱,都得往裏跳 第7張

圍魏救趙和推恩令這兩大陽謀,在歷史上多次被人效仿,而且可謂是屢次實驗都沒有差錯,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兩大陽謀的呢?對於兩大陽謀,大家有什麼破解的辦法嗎?